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111节(1 / 2)

  对了,此城东、北、西三面均为悬崖峭壁,南面则是牡丹江。城墙沿山脊修建,周长3590米,墙外侧筑有双重城垣,掘有护城壕。城内有一道腰墙,全长800米,腰墙中辟有瓮门。

  整个城墙用巨石砌成,修有15座马面,始建于渤海前期,辽金沿用。

  这么一座地势险要的坚城,夏军路过看了一眼就放弃强攻了。

  渤海君臣投降后,守军也跟着投降。夏人不费一矢就拿了下来,渤海先人看了要流泪。

  附近其实还有一座比之略小一些的山城,周长3000米,两面临湖、一面悬崖。这座城池更离谱,守军一哄而散,逃了个精光。

  坚固的石质城墙,还是在半山腰上,有水,有部分田地,围困不住,大炮来了都不好使。若有三千意志坚定的守兵,夏军要攻到猴年马月才能攻取?

  说白了,王朝末期了,啥坚城都白费……

  第四个属县是上京东南的长平县,位于马莲河流域。这里有重要驿道沟通东京龙原府,人口也不少,后世辽国迁其民至辽西,一下子设了三个县,每个县最少都有两千户。

  后世宁安市一带置佐慕县。

  渤州整体置贡珍县(牡丹江市桦林镇)。

  独奏州郢州也遣使来降,置白岩县(林口县古城镇)。

  归并完之后,大夏辽东道龙泉府辖永宁、富利、长平、肃慎、佐慕、贡珍、白岩七县,户籍上有二十多万人。

  即便因为战争而损失了一些,但如果清查一番隐户,差不多可以抵消,甚至会有增加。

  二十多万人口的府州,关内有些地方还达不到呢。这样的地方,除非实在守不住,不然谁舍得放弃?

  鄚州辖粤喜、万平、弘义三县。

  粤喜便是哈尔滨阿城区,渤海旧县。万平在今肇源一带,渤海旧县,本名万安,因与五管属县重名,故改名万平县。

  以高州置弘义县。高州本渤海鄚颉府所属二州之一,在府治粤喜北二百里,差不多就是后世绥化一带。

  鄚州三县在契丹、渤海之间反复拉锯,人烟稀少。去年就开始统计,只剩编户之民两千来户,万余口。辖区内还有差不多同样数量的靺鞨部落,加起来也就两三万人,与上京真的不好比。

  中书诸位宰相一度想要罢废鄚颉府二州,化为草原,但被邵树德阻止了。以后可以发配犯人过来嘛,中原反对朝廷的民户,被击败后也可以强迁过来,比如魏博、成德的大爷们。

  事实上,第一批移民已经在路上了,最多再有一两个月即可抵达鄚州。他们都是蜀中叛乱者的家属,首批三千户,将安置在鄚州三县。

  至于蜀人能否适应鄚州的气候,朝廷就不管了。鄚颉府的渤海人曾被契丹掠走,留下了许多空空如也的宅园,直接住进去即可。自己抓紧时间准备一点木柴,学着冬天怎么烧火炕,慢慢熬吧。

  对了,这些蜀人也是部曲,已经有一千名等不及排队的大同军士卒愿意到鄚州落户了——蜀人会种水稻,比啥都不懂的部落野人更能创造财富,还是有不少府兵心动的。

  其实也不止蜀人了。

  高仁厚正在围攻播州,贼军连战连败,战事十分顺利。

  蛮獠们不是傻子。罗太汪也很有号召力,巧妙利用形势,分化瓦解杨端的部众。在这个背景下,很多部落便降了。

  高仁厚按照朝廷旨意,对叛乱者进行甄别。

  罪行较轻的,稍稍惩戒一番,比如罚点财货、牲畜,再推几个替罪羊出来杀了,便算过关了。

  参与叛乱程度较深,且是在王师进攻下,迫于形势投降的,惩罚就比较重了。其中相当一部分要被迁移至辽东道,贬为部曲——他们腾出的空间,或可从河北、关西移民填充。

  慢慢来,不着急!

  朝廷手里的人力资源还算充沛,粮食也不缺,移民过境的成本还可以承担。至于抵达目的地后,前两年的维持成本,部分由关内承担,部分由渤海国承担,大家都苦一苦,熬过前两年,一切走上正轨之后,基本就不怎么需要输血了。

  ※※※※※※

  移民狂人、大夏战神、各民族的慈父邵树德正在承恩殿内休息。

  内务府丞储仲业奉诏前来觐见。

  入殿后抬眼一看,女儿储氏与圣人坐在一起,笑容满面。

  几个契丹人女人坐于下首,或煮茶,或做点心,各自忙着各自的事。

  圣人倒将这一帮子女人调教得好生出色!储仲业不敢多看,分别向圣人及储婕妤行礼。

  “坐下吧。”起身回完礼后,邵树德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说道。

  储氏也起身回了个礼。

  她已年近四十,荣宠不衰。圣人喜欢抱着女人一起睡觉,以前赵贵妃最受宠,经常陪圣人过夜。到了后来,就换成她和张惠了。

  圣人对女人,不仅仅有生理需求,也有心理需求。

  这种过夜也就是单纯睡觉而已。圣人真要发泄,宫官、契丹女奴都可以服侍,发泄完就打发走,在得到信任之前,基本不会和她们一起过夜。

  储氏已经侍奉邵树德超过十年,先后怀了五个孩子——当然,按照两人私密间的助兴说法,不是“侍奉”,是邵树德已经“使用”了储氏十二三年。

  “人都齐备了吧?”邵树德无事可做,不断翻看着渤海典籍。

  积极学习汉文化的国家就是好,一应公文都能看懂。他最近就在翻看渤海历代君王北略以及与日本、新罗交往的典籍。

  秘书监也派人进行誊写,原版送往洛阳保存,两份抄本分别送往北平、长安二京入档。

  邵树德发现,在渤海对外贸易中,粟特人是主要推动力量,而不是渤海人。

  而新罗的对外贸易,同样如此。

  粟特这个民族,确实有几分门道,善于钻营,能影响上层人物的决策。

  渤海国的航海技术相当不错。他们的船只主要从盐州出发,横渡日本海,抵达本州岛的出羽、加贺、能登一带。34次官方使团,只有3次出过事,31次安全往返,比唐朝的成功率高太多了,不知道是航海技术先进,还是日本海的风浪较小。

  但龙原府、南海府的水手、工匠们却可大加延揽,本身水平应该是很出色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