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102节(2 / 2)

  邵承节征服过蜀中,对百姓们的这番表现已经见怪不怪。他策马冲到一座宫殿前,将马儿栓在门口的石狮子上,信步走了进去。

  “这便是西京宫殿?”邵承节挥舞着马鞭,看着明显经历过一番厮杀的殿宇,问道。

  昨日渤海西京留守张定保出降,但守军的意见并不统一。毕竟渤海立国二百余年,终究还是有忠义之士,召集兵勇,与入城的夏军展开巷战。最后一股百余人残兵,便聚集在宫殿内外,抵抗到了傍晚时分。

  这让邵承节对渤海人刮目相看。

  草原部落,很多比渤海人能打。但他们一旦失败,降就降了,十分干脆。毕竟草原部落仇杀、吞并,历来如此,牧人们对部落的归属感不是很强。

  但立国建制,有文字、有城池、有稳固的地方治理体系的国家就不一样了。国祚二百多年,确实有很多人不愿渤海灭亡,宁可战死。

  他曾经听父亲说过这类事,知道这叫民族意识,虽然还十分粗浅,不甚牢固,但真的有点苗头了。

  如果放任不管,再过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渤海国中会不会出现鼎革之事?一旦有所谓的义军推翻大氏,建立新朝,会不会让渤海浴火重生呢?这是有可能的。

  到了那时候,大夏是否还有那个精力来对付如日初升的“新渤海国”?很难说。

  小国亦有兴衰、升降,就该趁着它病了的时候彻底搞死,不留机会!

  “殿下,这便是西京宫城。”昨晚就进城的内务府少监张筠走了过来,说道:“其实不错了,前唐、大夏的行宫,也就这个样子。”

  “蕃邦小国,也有如此豪奢的殿宇。渤海国,确实不能让它继续存在下去。”邵承节摸了摸廊柱上的雕花,说道:“缴获了多少东西?”

  “殿下,按照约定,皮货、药材内务府估价收购,以毛布支付。”张筠说道:“殿内计有锦缎两千余匹、柞蚕布五万余、金银器五百件、珍珠七十袋、各色毛皮近万件……”

  邵承节慢慢听完,赞道:“进城之前,我看周围都是山,田地不多,以为没甚油水呢。其实在看到如此坚城之时,便该推翻这个想法的。渤海人还是有钱,神州为水陆转运之地,素来繁盛,断不至于令我失望。”

  “殿下,城中尚有坊市,那才是大头……”张筠提醒道。

  “放心,已有人前去查封、清点了。”邵承节说道:“战利品的处置,还是老规矩,你们做个单子出来,我要当场宣读给武夫们听。”

  “是。”张筠很干脆地应下了。

  大夏武夫们还是很好说话的。不要求你当场发赏,回去后兑现就可以,三十年来一直如此,大家早就接受了。但如果当众宣读,告诉大伙缴获了多少东西,他们还是很开心的,士气可以得到提升。

  邵承节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多年的行伍生涯,他对如何调动武夫士气一清二楚。

  张筠也清楚这一点,因此很爽快地答应了。

  “那就没事了,你速去办理。”邵承节摆了摆手,说道。

  “殿下。”张筠没有立刻离开,而是问道:“接下来兵发何处?”

  “你又不是监军,问那么多作甚?”邵承节转过身来,似笑非笑地问道。

  “圣人有旨……”张筠说道。

  “好了!好了!我知道。”邵承节拿马鞭点了点他,没好气地说道:“不就是向东攻龙原府嘛。”

  龙原府是渤海东京,曾经做过其都城。

  渤海文王大钦茂因在上京丧妻、丧子,认为这是不祥之地,于是迁都东京。

  大钦茂去世后,子宏临早死,族弟元义继位。但他只在位一年,“国人杀之”,推宏临子华屿为王,复还上京,改元中兴。

  大钦茂迁都,表面原因是丧妻丧子,实际原因是上京国人势力的壮大,令他感到害怕了。

  这个国人,并不是普通人,而是随着大钦茂改革渐渐兴起的贵族门阀势力。他们已经成长到足以左右渤海王位的程度,因此在迁都东京后,还能杀大元义,扶立大华屿,并还都上京。

  渤海国五京之间是有主干驿道的,曰日本道、新罗道、鸭绿道(朝贡道)、营州道、契丹道。

  西京神州处于朝贡道的水陆转运枢纽位置。从这里北上,陆行四百里可至中京显州。而一路向东的话,有南北两线可至东京。

  “张少监,我欲走北线,先去中京,再东征龙原府。”邵承节想了想后,说道:“显德府横亘在中间,若不拔之,腹背受敌,不美也。况渤海人重点整修了中京至东京的驿道,分为39驿站,车马足备,路好走,补给方便,行军当很迅速。第三,圣人在仙州,将欲东行,若不攻拔中京,或有危险。综合此三点,先北上,再东进为妙。”

  张筠沉默了一会,道:“殿下记着目标即可。龙原府是一定要拿下的。”

  渤海国迁都东京以后,大力整修中京、上京与东京之间的道路,配备了三倍以上的驿站和车马,是国中当之无愧的主干道。

  东京临海,有驼门河(亦称土门河,即图们江),南岸附近有一港,曰“龙济港”,是渤海国通往日本的始发地。

  渤海迁都东京以后,国家发展重心便是与日本进行海上交流,因此大力整修港口、码头,迁移户口,兴建坊市,龙济港一度成为十分兴盛的商埠。

  邵树德也想到这个地方来看一看,甚至比上京还感兴趣,因此才有了张筠的那番话。

  “就这么定下了。”邵承节心下一喜,道:“你速速清点财货,我来整备军队。北上之事,宜早不宜迟,不能给贼人反应过来的时间。”

  说完,邵承节直接出了宫殿,见门外的军士们无所事事,拿着马鞭就打,笑骂道:“这才哪到哪?各回各营,过两天随我去中京耍耍。”

  几乎与此同时,报捷的使者也飞奔而出。

  ※※※※※※

  邵树德很快收到了消息,此时他已带着宫廷卫士、银鞍直及佑国军一部进入了瑕州,进驻苏密城(桦甸市桦甸镇)。

  佑国军现有两万人上下,其中大约一半来自老禁军各部,剩下的多为原佑国军及威胜军士卒。

  佑国军也是大夏第十支禁军步队。刘鄩、孔勍、李璘、王郊、王彦温、李存信等人出任各级将官,堪称将星云集,都是一时之选。

  一路之上,邵树德都在与这支部队交流感情,成效颇为显著。

  抵达苏密城后,他便让佑国军、银鞍直驻于城外,宫廷卫士驻守城内,等待各方消息的同时,顺便巡查地方政务。

  瑕州刺史秦翰、别驾蒋玄晖等官员陪同。

  秦翰是兰州人。邵树德早年西征之时,举家投靠,算是较早一批从龙之臣了。担任过兰州都部落使、团练使、临州长史、河州别驾,履历非常完整,一直是在陇右任职,属于根正苗红的关西集团成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