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038节(2 / 2)

  他们分成数股,先在城外转了一圈,确定没有伏兵之后,分出数人往城池方向而去。

  “开门!”有军士大声喊叫。

  守军一见打着“符”字将旗,不敢怠慢,立刻通报了下去。

  冯道、李存贤等人得到消息后,匆匆上了城头。

  “来者何人?”两人对视一眼后,李存贤大声问道。

  “我是李承约,诸位当认得。”承天军镇将李承约策马上前,大声道:“符都头存审奉大夏天子之命,率师十万,至晋阳戍守。尔等既已降顺,当知军令之重,速速开门,勿要迟疑。”

  “还真是李承约!”李存贤一拍女墙,呸了一声,道:“好贼子,大王未走之前,他就与夏人勾搭上了,而今又来叫门,好不要脸。”

  冯道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波动,只提醒道:“将军,城外既是李承约,当开门了。”

  李存贤叹了一声,问道:“要不要准备什么?”

  “无需准备什么。”冯道说道:“将军亦是大夏军将,保宁军一万三千将士亦是大夏之兵,开城即可。”

  冯道的意思是不用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投降仪式。

  义儿、突骑、突阵等军既然接受了改编,已是夏军,那么大伙的身份也都是夏官、夏将了,与李承约甚至符存审份属同僚。

  大开城门,接纳友军入城,仅此而已。

  “还是冯司马老成,不然我可要闹笑话了。”李存贤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转过身去吩咐道:“速速开门!”

  命令很快传到了城下。

  晋阳城规模庞大,分东、中、西三城,城内又有大明宫城、晋阳宫城、仓城三座独立的城池。严格来说,晋阳可以称为六城。

  整个晋阳外郭周长四十二里,在唐时仅次于长安、洛阳,是为北都——相比之下,汴州城周就只有二十里,很多小县城甚至只有数里。

  晋阳城高池深,十分坚固。城墙周边,还有整整五座卫城,与晋阳三城互为犄角——这五座卫城,应该都毁于历史上的五代兵灾了,此时尚在,不过空无一人,没有兵丁驻守。

  晋阳开有二十四座城门。城门之多,也是非常罕见的,但考虑到晋阳三城庞大的规模,这么多城门又显得差不多了。

  历史上赵光义攻克晋阳后,将这座难以攻克的雄城彻底拆毁,以防有人再割据晋阳起事——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可都是起于晋阳。

  北宋后来又重建了晋阳城,但规模远不如之前。城墙又矮又薄不说,城周也只有十一里,城内无仓城,城外无卫城,不再具备长期坚守的条件,不再是那座五代时让人望之兴叹的雄城。

  保宁军将士们的动作很快,一共开了南北两座城门,即:大夏门、延夏门——晋阳古称大夏,以夏作为门的名字其实也很正常。

  汹涌的骑兵顺着敞开的街道冲进了城内。

  符存审抬头左右张望了一番,心中感慨万千。

  这样一座堪做都城的雄城、坚城,就这样落到他的手里了?

  如果晋人在城内堆满积储,再多征召一些丁壮协助守城,要死伤多少人命才能攻下来?

  他不敢想象。五万?十万?还是更多?

  万幸圣人文韬武略,晋阳得以不战而降,善哉善哉!

  “带我去见李克柔!”符存审长笑一声,吩咐道。

  ※※※※※※

  李克柔匆匆赶到了楼烦监牧城。

  这座城池不大,也有些破败。本是楼烦牧监的驻地,前唐时就有了,历任河东节度使断断续续修缮了一些,传到李克用手里时,已经是一副摇摇欲坠的模样。

  此时牧场之内其实已经没多少马了。管理不善、战争消耗、投入不足以及监守自盗等行为,耗尽了楼烦牧场最后一丝元气,一如这会的河东。

  破城所在的山谷之内,已经修起营寨,许多军士在那东张西望,探头探脑。

  李克柔甫一抵达此地,就猛地心中一沉。

  这不像有秩序的样子啊!

  “留守来了!”

  “留守来啦!”

  有武夫看见他们,在城头大声呼喊了起来。

  袁建丰左看右看,心中有些不安,低声说道:“留守,有些不妙。”

  李克柔嗯了一声。他又不傻,如何看不出来?整个营垒、城池看起来乌烟瘴气的,不像有人做主的样子。

  片刻之后,城头上来一将,大声道:“可是李留守?”

  “你是——”李克柔手搭凉棚,眯着眼睛仔细分辨了一番,迟疑道:“石绍雍?”

  “末将正是石绍雍。”石绍雍苦笑了一声,道:“司徒在城内,请君入内相商。”

  “吾兄为何不来见我?”李克柔问道:“周德威呢?是不是还在岚州?”

  “周将军在岚州养伤呢。”石绍雍说道:“还请留守入内商议大事。”

  话音刚落,东门已经打开。

  李克柔犹豫了半天,最终咬了咬牙,下了马匹,步行往前。

  “留守!”袁建丰拉住了他,缓缓摇头:“不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