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017节(1 / 2)

  从取名之事上,就完全可以看出邵树德的偏爱。

  粗粗数了一下,他现在已经有29个亲生孩子了,还不错。

  比起曹孟德,还差了2个,但孟德兄儿子、女儿的比例达到了4:1以上,过于悬殊,真实数量恐不止31个。

  比起李世民,还差了6个。他死得太早,没有办法。

  比起朱元璋,还差了15个,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追上。不过考虑到老朱在五十岁之后还生了十来个儿子,邵树德自觉现在耍得了重剑、骑得了烈马、挽得开强弓,还大有潜力可挖。

  邵氏宗族,还有待他来发扬光大。

  也是在这一天,他收到了晋阳传来的绝密消息:李克用沉疴深重,已卧床静养,幕府大小事务,除非紧要之事,一般交由李袭吉、冯道、李落落、李嗣昭四人分理。

  终于得到切实消息了!

  邵树德精神一震,立刻召集政事堂、枢密院主要官员商议。

  “陛下,此事不太好张扬,也不宜操切。”陈诚说道:“最好派一位亲近重臣,至晋阳探望。若在平时,或有不妥,但在此时,断无大碍。”

  此话一出,人人侧目。

  陈侍郎这人很迷,有时候明哲保身,有时候又大胆进言。

  自私自利耶?大公无私耶?都不像。

  完全自私自利、明哲保身的人,不会得到圣人看重。但过于大公无私,得罪的人又太多,未必有好下场。

  陈侍郎这人,太矛盾了,很多人看不懂他。

  “陈卿这话言之有理。”邵树德思忖一番后,缓缓说道:“何人可往?”

  陈诚沉默了一下,道:“臣愿亲身前往晋阳。”

  “不可!”邵树德醒悟了过来,这事怎么能让臣子推荐呢?只能由他乾纲独断。

  “鸿胪寺李卿身体不适。这事还是让裴冠去吧。多挑选些上等药材,礼物须不能薄了。”邵树德做出了决定,说道。

  裴冠目前是鸿胪寺少卿,多次出任各行营监军,胆气不小,经验也很丰富,由他出使确实不错。

  李杭年纪不小了。年轻那会风里来雨里去,四处出使,兵荒马乱的情况下,餐风露宿也是常有之事,有时候甚至会受伤。到了如今四五十岁的年纪,诸病缠身,已经不再适宜出使了。

  裴冠如果能顺利完成任务,将来就由他接李杭的班,以酬其功。

  “另者,让王郁夫妇一并跟着回晋阳。”邵树德最后吩咐道。

  

第014章 父子与选举

  建极五年七月二十,临朔宫宝华殿建成,邵树德、赵玉在此宴请邵嗣武、张月娘夫妇。

  竹林之内,凉风习习,颇为幽静。

  赵玉容光焕发,言笑晏晏,热情招呼着新婚夫妇吃些点心。

  吃喝得差不多后,邵树德终于点出了今日的正题,只听他说道:“大夏北地一统指日在望,而在南方,三川业已收入囊中。这个天下,接下来或许不存在什么艰难的战事了。统一最大的阻碍,主要是南方的疫病、交通和气候。这些,其实是可以克服的。嗣武,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邵嗣武心中一顿,抬头看了一眼父亲。

  月娘关切地拉了拉他的手,用眼神鼓励。她在宫中生活了好几年,了解的东西可能比常年在外的邵嗣武还要多。成婚以来一月有余了,夫君一直心神不宁,有时候会怔怔发愣,让她很是忧心——既已嫁为人妇,当然要为丈夫考虑。

  “儿惟阿爷之命是从。”邵嗣武说道。

  邵树德微微颔首。

  这个回答中规中矩。没有以前那么锐气十足了,但经历了这么多事,将锋芒藏起来也是应有之意。

  “别看如今各地攻势顺利,进展颇速,但隐藏起来的问题还有很多。”邵树德说道:“为父也需要你们的帮助。”

  邵嗣武有些惊讶。

  邵树德笑了笑。他能分辨得出,大郎这是真的惊讶。

  赵玉轻轻将茶碗放下。那日在临波亭中所谈之事,两个人都没有说。

  她不说,是不想引起圣人误会。

  圣人不说,大概是因为秦王还没回来。他是个谨慎的人,一辈子都这样,虽然秦王离太子之位越来越近,但只要一天没下定决心,他就不会把所有退路都堵上。

  前天魏王遣人送来两条鲟鱼,说是在海上钓的,知道父亲爱吃鱼,特遣人送来。

  魏王的履历十分扎实,当过县一级的小吏,也干过正儿八经的县尉、县丞,如今在平海军当副将。唯一失色的部分,就是缺乏军功,不能服众——平海军至今不过万人,还能指望水师上岸帮忙不成?

  但如果圣人起了心思,安排他南征,建立功勋,培植亲信,也不是不可能。

  “不谈这个了。”邵树德摆了摆手,道:“大郎,你觉得攻取成德、河东之后,下一步该取哪里?”

  邵嗣武犹豫了下,一咬牙,道:“儿觉得可先灭契丹,尽收其部众,然后驱之攻淮南、江西。如果吴越不从,亦可攻拔。”

  “渤海国你怎么看?”邵树德问道。

  邵嗣武毫不犹豫地说道:“阿爷攻契丹之时,渤海国怕是就要反了,或可一并料理。”

  “你在辽东四年,看来是下过工夫的。”邵树德欣慰地点了点头,道:“击败他们容易,但想要彻底控制,你可有良策?”

  “阿爷要彻底占了渤海?废藩置郡?”邵嗣武有些震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