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975节(1 / 2)

  “自然是读过的。”李能回道。

  “圣人在制书中说得很明白了,心怀忠诚之辈,‘当各安怀,勿为挂虑’。你等部落,可编户齐民,量口授田,以后便是大夏良民了,何忧也?”邵嗣武说道:“至于这些战阵俘虏之辈,酋豪举族诛戮,没有任何转圜之处。普通民人,则发往他处,编为府兵部曲。”

  二人说话的地方还有很多披甲持械的归德、龙武二军士卒,此时听了赵王的解释,个个神色振奋。有那脑袋活络的,甚至已经打算去千金冶城找铁匠打制一些农具了。到了安东府,没有好的农具,如何开垦?大爷有钱,木头的农具看不上,打个十余件铁农具带回去,租给部曲,也是一笔收入。

  当然,这事朝廷也会做,完全用不着他们操心。

  幽州镇的冶铁能力还是很强悍的,打制农具完全不在话下,而且质量上佳,成本价卖给军士们了,就当是辽东开荒的福利。

  “如此我便放心了。”李能一听,心中一颗大石落了地,旋又问道:“不知在何处授田?”

  “几个新设县份。”邵嗣武道:“朝廷有意在乐安镇置乐亭县,在昌黎镇置昌黎县,并复抚宁县,就这几个地方吧。”

  乐安镇在晋代曾经有乐亭县,抚宁县在前唐初年设立过,后来废除了。当时还有过一个临渝县,后来也废除了。

  罢县的原因就是户口太少,这其实也是有唐一代的老毛病了。很多在其他朝代户口殷实的大郡,唐时人烟稀少——至少户籍上人口很少——比如登州、莱州、幽州、平州、蓟州等地。

  当然,幽州镇有客观原因存在,即迁入了大量战争俘虏,如突厥、靺鞨、高句丽、契丹、奚人等。也有很多主动来降,定居过来的,比如室韦、粟特等族。

  考虑到游牧所需的土地较多,就养不活太多人了,因此将北朝时就存在的乐亭、抚宁等县罢废,一直没能重新设立起来。

  即便是开元盛世之时,幽州的人口也远不如汉时,至少表面上不如。

  邵树德决心扭转这种不正常的态势,因此在幽州大力清理户口、收缴甲兵、编户齐民、量口授田。

  平州增设三县之后,便有了六个县,以后就老老实实种地吧,别想太多。

  隔壁的蓟州也增设了三县,即徐无、昌城、土垠。

  徐无县在后世遵化一带,昌城在唐山丰南西北,土垠县在唐山丰润左近,都是汉晋旧县,而今重设。

  如此一来,蓟、平二州从原本六县之地变成了十二县,接下来就是狠狠清理户口,再造籍册,并安置移民了。

  是的,移民的数量将会很庞大,因为邵树德根本不信任这些新近降服的蕃胡部众。他的“最爱”,一是关西基本盘的民众,二是相对老实听话的河南百姓——呃,也仅仅是相对老实,突出“相对”二字。

  整个开元盛世,蓟、平二州在户籍上仅仅只有四万多人口,但这可是后世的秦皇岛、唐山两地级市全部,外加天津、廊坊的一部分,才这么点人,简直让人笑掉大牙。要知道,西汉时这里就有几十万人口了,邵树德觉得不整个二十万人出来,简直对不起这里的大片荒芜之地。

  “殿下,我等部民会种地的不多,垦荒恐有难处。”李绍业突然说道。

  “此事自有工部、户部、司农寺三方会同办理,尔等勿忧。”邵嗣武说道:“现在农学生很多了,都等着积攒功劳升官呢。不会种地,学就是了。另者,照料牲畜是你们的强项,这等手艺也别落下了,且牧且耕,好好过日子吧。”

  “殿下是说一边放牧一边种地?”李绍业惊讶地问道。

  “非也。”邵嗣武有些不满耐了,最近他的心中满是烦忧,心情不是很好,但依然最后一次回复了二人,只听他说道:“此牧非彼牧,深究起来,其实还是种地。我就问你件事,同样大小的两亩地,一亩任其荒芜,长满杂草,一亩全是牛羊最爱吃、长得也最快的牧草,你说哪个好?”

  “自然是牧草好了。”李绍兴不假思索地答道。

  “这就对了。”邵嗣武说道:“以前你等但知放牧,田地尽数荒芜。农学教你们的便是如何种牧草,像种粟麦一样种牧草。”

  要不说草原人落后呢。他们连培育牧草种子、提高牧草产量的概念都没有,只知道逐水草而居,生产效率是十分低下的。

  农学的人就是想告诉他们,同样是养牲畜,我有比你效率更高的办法。

  种牧草和种麦子其实是一样的。麦田不打理,全是野麦、杂草的话,那收成同样很感人。农田种上优质牧草——且是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牧草——细心打理,可比你现在瞎几把放牧产量高多了,也能养活更多的牲畜。

  听到邵嗣武这话,李绍业、李能二人面面相觑。

  如果说夏军那强悍的战斗力让他们惊惧不已的话,那么邵嗣武刚才那一番话,则让他俩感受到了发自骨髓的绝望。

  难道中原人还可以通过种植产量巨大的牧草,来养活远超草原的牛羊马驼?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草原很可能再无翻身之地了。

  没人家有钱,没人家兵多,没人家武器好,如果连马匹优势也没了,怎么和人家打?难道全靠一腔蛮勇吗?或许可以,但难度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以后老实点。”邵嗣武看了他俩一眼,道:“你二人这次表现很好,或可得官位、财货赏赐,如果运气好,或还有洛阳一套房。不要坐井观天,圣人在关北、河陇、关中经营二十余年,不说家家户户有马,但如果大举征丁,数十万骑唾手可得。你们这点本钱,根本不够看。”

  李绍业、李能二人无语。

  邵圣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他看起来是在“胡化”整个中原啊。

  “速速办差。”邵嗣武一甩马鞭,说道:“诸部降人,无分男女老幼,一部送往乐亭,一部发往泥姑口。”

  泥姑口就是后世的大沽口,位于幽州、沧州交界处。自晋以来,时有海船逆流而上,驶入河内,躲避外海风浪。

  这是一处非常不错的航海出发地,部分降人发往此处,其实就是打算利用这里的航道,提高运输效率——理论上来说,船只也是会拥堵的,既然要往安东府发送大量府兵部曲,自然是任何港口都要利用起来了。

  

第062章 北都规划

  “东西二都,各有多少畿县?”临朔宫的建设工地上,邵树德正在巡查,随口问道。

  “回陛下,京兆府辖有十县,河南府有二十县。”新任蓟州刺史萧叠回道。

  “萧卿记得很清楚嘛。”邵树德笑道。

  萧叠出身萧氏南梁房,大顺三年(892)出任河州枹罕令,后转任各处,今调河北任职。

  乾宁元年(894),以奉天、好畤、武功、盩厔、醴泉五县置乾州,隶于奉天节度使。奉天罢镇后,乾州并没有废除,依然存在。

  乾宁五年(898),又以华原、富平、三原、同官、美原、奉先六县置耀州。

  也就是说,京兆府被一分为三。目前的京兆府,辖下就只有十个县了,依然是大郡,但与以往却不可同日而语。

  东都所在的河南府辖区只有微小的变动,如今有二十个县,应该是全国第一大州了。

  “北平府现有九县,略少了点。”邵树德说道:“大军既已出动,朝廷意图已然明确,便无需遮遮掩掩了。顺州罢废掉吧,怀柔县并入幽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