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961节(1 / 2)

  仗还没打完,就说李存孝功居第一,这话却没人不服。

  事实摆在那里,他先全歼晋援军安远部三千余人,随后突入易州,极大动摇了前线敌军的意志,迫使义武军撤退,涿州损兵折将。今日在城下,又生擒敌将安重诲,挽救了不少溃散夏兵的小命。

  细细算下来,立了三功了。可谁能想到,就在两个月前,他还被晋军、义武军围攻,被打得跟狗一样,连城都出不了。

  葛从周当然知道其中原因,但看起来李存孝脑子还是有点不清楚,或者他很清楚,但性格上的缺陷让他有些飘,认为自己功劳大,别人都是陪衬。

  “葛帅这话我爱听。”李存孝一笑,道:“安福迁就这一个儿子成器的,遣人招降吧。若不降,割了安重诲小儿的脑袋送给他,看他会不会气得吐血而亡。”

  此话一出,人人脸色有异。

  这尼玛是人话?你杀了人家唯一成器的儿子,还指望人家投降?怕不是尽散家财遍赏诸军,再把妻妾扔给军士们玩弄,玩完后杀了充作军粮,鼓舞士气,和你死磕到底?

  刚被绑起来的安重诲更是对他怒目而视,同时也有些担忧。

  他不是第一次被俘了,之前在齐州已经被抓过一次,而且是父子二人同时被抓。那次被释放了,这次还会被放走吗?怕是没这么简单了。

  “小安将军,你怎么看?”葛从周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问道。

  安重诲有些羞愤。

  想求饶,又觉得丢面子,但不求饶,万一真被杀了,那真是万事皆休。思来想去,终究觉得面子比命重要,打定主意不说话了。

  死就死吧,此时若求饶,纵然活了下来,那可真是比死还难受——一辈子被人指指戳戳,还不如死了。

  葛从周似是能猜透他内心的想法,说道:“少年郎壮哉!我征战多年,看到有人为了活命,出卖挚友给敌人,冀图立功;有人为了偷生,献上妻女给敌人玩弄,冀图博其一乐;有人为了富贵,不惜数姓家奴,毫无廉耻。你——很好。真准备引颈就戮了么?”

  安重诲咬紧牙根,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神色,但终究硬挺着没说话。

  “可惜!”葛从周笑了笑,道:“你想死,却没机会了。你阿爷不想你做出这么残酷的选择。父母之爱子,唉!”

  安重诲听了一惊,转头望去,周围人影憧憧,什么都看不到。

  但很快,风中传来了声音:“晋人开城了!安福迁开城了!”

  随即传来密集的战鼓声,角声也连连响起,大群军士前出列阵,提防晋军直冲过来。

  北风中安静地令人感到心慌。

  涿州刺史安福迁带着两千余人出城,缓缓站定。

  北风呼啸,军旗猎猎。两鬓斑白的安福迁骑在马上,定定地立了许久。

  良久之后,他轻叹一声,挥了挥手。

  一骑奔出,至夏军阵前,道:“邵圣远提义旅,迭克名都。捷音继振,恶蔓皆除。罪将安福迁深悟前非,诚献郡邑。乞圣人念及生民,保全黎庶。”

  骑士念完一遍后,又大声念了两遍,随后自返阵中。

  葛从周也很快接到了消息。

  他并不感到意外。涿州本来就没多少兵了,抵抗得甚是辛苦,全军上下士气低落,茫茫然不知明日如何。如今儿子又阵前被擒,饶是安福迁想继续抵抗,也实在提不起精神来。既然如此,不如降了。

  邵圣与晋王乃义认兄弟,并非朱全忠那等生死仇敌,降了也没什么。

  “安使君深明大义,圣人听闻,定有奖赏。”葛从周下令解了安重诲身上的绳索。

  安重诲仍坐在地上,垂头丧气,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那边厢,安福迁在得到明确信号后,下令守军脱下衣甲,与器械一起扔在地上。

  龙骧军副使王虔裕带人上前,把两千余降兵驱赶到一处,仔细看守着。

  左厢兵马使阎宝得到命令,带着两个步兵指挥进城,控制各处要点。

  至此,范阳城落入夏军手中,前后不过月余。

  李存孝在一旁无聊地看着,走过安重诲身侧时,还轻笑一声,道:“你父子二人算是两度就擒了。”

  安重诲低着头,什么也没说,但紧握的双拳揭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李存孝哈哈大笑,纵马回到了清夷军大阵之中。

  葛从周当天下午就进了城。

  范阳(今涿州)置于隋开皇元年,一度改名永阳、涞水、涿县,本身在易州、幽州之间归属不定。大历年间置涿州后,便一直是涿州理所。

  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幽州南方非常要害的地方。失此地,则成德、易定、河东兵马蜂拥而至。据此地,则可利用地形,将敌人拒之门外——这不,葛从周第一时间派人整修祁沟关。

  祁沟关位于涞水、范阳中间,史上曹彬大败处。

  关城多年未曾整修,早已破破烂烂,且无戍兵,几不设防,确实需要修缮添兵。

  除此之外,他还让安福迁亲自出马,说降涿州辖下的归义、新昌、新城诸县来降——抵挡天雄军许久的固安县刚被攻克。

  这些属县,除固安正当大道,有些许兵将外,其余兵力寡弱,多为土团乡夫镇守。有安福迁帮忙,相信没几个人愿意为河东卖命了。

  ※※※※※※

  “陛下,涿州传来捷报。葛帅克复范阳,收取诸县。”马车之内,邵树德很快就收到了来自前方的捷报。

  邵树德伸出手,储慎平恭敬递上。与捷报一起来的,还有监军的信件。

  仔细审阅一番后,他大致明了了此战的过程。

  葛从周比较公正,没有曲饰经过,但他也委婉地指出,李存孝桀骜不驯,不太好驾驭,又得罪人太多,不利于军中团结。

  邵树德看后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