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921节(1 / 2)

  有人吃得急了,食物堆积在喉咙内,急得连忙喝两口肉汤。缓过来后,又拿起饭碗、肉脯狼吞虎咽。

  守卫们站在集体食堂的各个角落内,默默看着。

  再是好汉,进了砖窑场,不死也要扒层皮。更何况俘虏中的精壮早就被挑走补入禁军了,进砖窑场的都是些本事不怎么样的羸兵——或许谈不上羸兵,但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技艺经验,肯定非上等。

  在座的其实也不全是俘虏了,事实上还有不少罪犯,其中有些甚至是曾经的官员。

  艰苦的生活,对他们的摧残尤其巨大,不过他们有家人在身边,总体精神状况还算不错。

  菜一道接一道被端了上来。果然如之前所说的,管够!

  众人吃喝得摇头晃脑,渐渐开始交头接耳,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丰富。

  “诸位!”一位中年看守突然说道;“释放后,可有生计?”

  正在吃喝的众人一愣,一时间无人回话。

  “看你们那熊样,便知道没有任何生计。”看守哈哈一笑,道:“若活不下去,还可以留在砖窑场上工。”

  这下所有人都呆住了。难道他们还没被释放?

  “不要多想。”守卫笑了笑,道:“给工钱的,月给四百钱。”

  众人长舒口气,以为之前的所谓释放,只是逗他们玩呢。

  其实一月四百钱已经不错了。如今河南太平无事,各地粮谷不断输入京城,粮价已稳定在三十余钱一斗(10.832斤)。这点钱,差不多可以买十一二斗的粮食了,养活一个人绰绰有余,养活两个人都可以。

  或许有人说,武夫训练或出征时,一天吃三升面(3.25斤),一月便是九斗。这点钱也就够养一个人多一点。但别拿普通老百姓和武夫对比。

  这不是饥民充军编成的军队,他们是职业武人,训练量很大的,每天不光要三斤二三两的面饼,还有酱菜补充盐分,有带着点油花的蔬菜汤佐着饼吃。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发下肉脯、干酪、果子、酒调剂一下,如此才有力气训练和打仗。

  就普通百姓而言,即便是干体力活的,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标准,削减一半都完全可以。如今这个世道,不是所有人都吃得饱饭的,每天饿得肚子咕咕叫,却还要干活的大有人在。

  所以,一月四百钱真的不错了。若不是工程实在太多,又真的缺人,怎么可能开出这个价?

  “想留下来干的,吃完后便来找我。”中年看守说道:“朝廷殊恩,许尔等在砖窑场左近盖建屋宇安家,落籍河南、洛阳二县。每日来窑场上工,每月望日结算工钱,领钱或领粮皆可,不过我劝你等领粮为好。”

  众人又低头开始吃喝。看守不以为意,也端来了一些吃食,坐下吃喝起来。

  这些即将被释放的俘虏、犯人,如果有意的话,自然会来找他们,如果没这份意思,也不强求。

  他们的去处其实不多的,要么在被他们称为“苦窑”的砖窑场上工,要么去给人当佃户耕种田地,除此之外基本没其他路子了。

  就上官们的本心而言,肯定是希望这些熟练工留下的。洛阳建设以及移民屯垦,对各种建筑材料和铁器的需求量极大,对应下来,对熟练工徒的需求量也极大。光靠农闲时田舍夫们过来打零工,产能是严重不足的。

  另外,砖窑场也不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人用得熟了,每月产砖的数量也会增加。邵圣改革农业二十年,已经可以养活一批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徒了,并不存在太大的压力。

  ※※※※※※

  就在这座砖窑场隔壁的一处农场内,同平章事、刑部尚书裴贽轻车简从,突击视察。

  说是突击视察,但这种级别的官员下去巡视,除非事先不通知任何人,否则很难做到真正的突然性。

  裴贽是提前通知了的,所以一到农场门口,官员们便迎了过来。

  裴贽面无表情地与官吏们见礼,然后抬头看了看木栅栏、监舍等设施,大踏步走了进去。官员、守卫们纷纷跟上。

  这里其实是司农寺与刑部合作的一处试点农场——有刑部掺和进来,你便可知在此劳作的都是什么人。

  “裴相,这边请。”农场监恭敬地在前边引路。

  裴贽点了点头,进了监区。

  监狱内打扫得非常干净,瞧不见一个石子、一片落叶、一处污渍。囚犯们席地而坐,踩缝纫——不是,是面无表情地搓着麻绳。

  “我在城外看到有犯人清理沟渠,这些人为何不用出外干活?”裴贽问道。

  “裴相。”场监解释道:“这些都是贼胚,服刑期间又犯了事,故予以收监。”

  简而言之,他们被剥夺了监外服刑的权利,改为在狱内劳动改造,也没法再见家人了。

  是的,北朝以来,流放犯人就可以带着家属一起上路——如果家属愿意的话。

  这是一种变相的移民徙边方式,以增加偏远地区的人口。

  眼下这座农场,其实摸索如何在渺无人烟的地方拓荒生存,熟悉其管理方式,为正式推广打好基础。

  裴贽继续不紧不慢地往前走着。

  他穿过了长长的走廊。走廊两侧都是囚室,木头建造的,没有上漆,散发着一股原木的味道。

  囚室面积其实不小,两排大通铺靠接在一起,犯人们分成两排睡,头对着头。铺位没有编号,中间也没有挡板,因此理论上睡40人也行,睡140人也行。

  通铺上还摆着毛巾、鞋、木碗等物事。通铺底下摆着箱子、包袱、口袋、工具及各种捡回来的破玩意。

  囚室墙上还挂着衣服、饭甑、水囊,架子上搁着针头线脑等缝补衣物的玩意儿。

  看得出来,监狱的条件其实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是在洛阳首善之地。

  转悠一圈后,裴贽离开了监舍区,登上了院中一处高塔,眺望着远处被开垦出来的农田、果园、牧场。

  “犯人开垦出来的田,归犯人,可有严格执行?”裴贽问道。

  “执行了的。”场监立刻答道。

  按照司农寺和刑部商量的结果,原则上来说,驱使犯人们在蛮荒之地开疆拓土,改造自然环境,使其始于生存、耕作。

  开垦出来的田地,尽归犯人所有。田地产出的粮肉果蔬,除上缴很少一部分用于维持监狱农场运转之外,全归犯人所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