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909节(1 / 2)

  唉,死得也太惨了。

  随手交给亲兵后,氏叔琮走到士兵们面前,微笑看着。

  军士们都服气了。

  原来梁人也是会打仗的,梁将的本事也确实很厉害,可能就比圣人差一点。

  今天打了这场大胜仗,回乡之后,甚至可以吹一辈子。

  两千多契丹骑兵,最后只跑了数百,连阿保机的亲弟弟都被砍死了。杀得如此荡气回肠,别人听了,谁敢不赞一声好汉子?

  “契丹人劫掠的财物,全分给弟兄们。”氏叔琮大手一挥,说道。

  诸州州将们一听,下意识觉得不太合规矩。

  不过规矩是规矩,战场之上,执行得往往没那么严格,千百年来一贯如此。打扫战场得到的财物,只要不是数额太大,仨瓜俩枣的,分了就分了,上官也不会深究。

  “打扫完战场之后,全军扎营。明日——随我西进云州。”氏叔琮又命令道。

  将领们大声应是,士气高昂。

  氏叔琮却注意到了他们的服从性,心中甚为满意。

  关北道的州兵,其实底子都不错。如果圣人放心大胆地委以全权,让他按照自己的办法来治军,再打上几年仗,他敢将其捏合着一支禁军水平的部队。

  这样一来,他也就有本钱了,而不是纯靠着朝廷之命来指挥部队。他可以用自己的威望来代替朝命,至少可以代替一部分。

  有些人,庸庸碌碌,在一个位置上干几十年,最后还是靠朝廷命令来指挥部队,打得还不咋地。

  有些人,天生将才,只要给了他机会,他能用人格魅力感化士卒,结交军官,带领他们打胜仗,拿赏赐,威望日深,走到哪里,军官们大气都不敢出。

  威望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如今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最宝贵的物事。

  制度在威望面前,可以被扭曲。

  风气在威望面前,可以被改变。

  武夫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

  

第061章 争吵

  白登山之战击杀耶律剌葛之后,氏叔琮清点了下物资,随后果断下令往云州方向前进。

  九月二十二日上午,抵达云州东郊立寨。

  云州兵少,守军不敢出击,只能坐视他们兵临城下。

  当天下午,飞龙军一部至城西,云州已是两面受敌。

  人心惶惶是难免的,但又没任何办法,主力部队可在燕昌城呢。

  此城在云州北四十里,羊水(淤泥河)北岸。

  来自大同、幽州、河东三镇的数万人马日夜攻打,城墙残破不堪,但却始终没能拿下。

  这一日,李嗣源亲自登上了高山,观察城中动静。

  其时北风劲吹,雨雪渐起,天气冷得非常快。

  夏、晋双方,还是第一次在代北打到这么晚呢。

  最近一些时日,随着夏军持续增兵,其实对燕昌城的围攻已经逐渐停止了,大军陆续撤到了羊水南岸——昨天夜里,随着大同镇兵烧掉营垒阻遏追兵,最后一支部队也撤回了,围城战已经事实上结束。

  其实不结束也不行。

  夏人仗着兵多,不断派遣骑卒,携带数日粮草南下,试图包抄他们这支部队。晋军自然要派出大量骑兵搜索敌军,将其驱逐了。但打着打着,士气受到动摇是难免的。

  这仗,已然打不下去了。

  按照李嗣源的本意,在得知契丹撤退的那一刻起,晋军就该退回云州了。失去一次机会,总比全军覆没要好。但石善友不同意,此番如果吃大亏,全怪此人。

  四十里的距离,你让我怎么退?不掉下一大块肉是不可能的了。

  羊水河北岸又响起了一阵厮杀声。

  李嗣源只稍稍瞄了一眼,便没兴趣了。诸如此类的骑兵交锋,近些时日太多了,都是属于发泄式的互相厮杀,对战局起不到根本性的扭转作用。

  风更大了,还夹着一些雨雪,打在人身上湿寒无比。

  李嗣源下了山,策马回营。

  再过一些时日,小小的雨夹雪就会变成鹅毛大雪,这就更没法打仗了。

  “南边有夏军围过来了。”甫一进营,李嗣源便听到了幕僚的汇报。

  此人甚为年轻,乃幽州人。因为在幽州为官多年的缘故,李嗣源还是很喜欢奖掖、提拔燕人的,他军中很多亲信都是燕兵燕将。

  自前任军判官年老回乡后,他推荐了祖籍瀛洲的冯道至李嗣源身边,从下级幕僚做起,主要是文书工作,并不显眼。

  但李嗣源觉得这人有些本事,交谈几次之后,便提拔他到身边做判官,处理粮草等杂务,兼且出谋划策。

  此时便是冯道在向李嗣源禀报。

  “仔细说说。”李嗣源坐了下来,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