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788节(2 / 2)

  “邓、随二州呢?”

  “我离随州之时,有一万六千户、七万五千余口。邓州有两万户、八万六千余口。”赵匡璘说道。

  “汝州有五万八千户、三十一万余口。”韩建立刻补充道。

  “修个国道不需要这么多人。或可调集五六万民人,开挖古白河。”赵克裕以拳击掌,道:“此事还需大王定夺,我回去后便报上去。”

  “其实,要我说,还不如导洛入汴。”赵匡璘说道:“殿下所忧者,唯汴水少而平缓,泥沙淤积,不利漕运罢了。但洛水较为丰沛,或可沟通洛阳、汴州两大水系,补充汴河之水。”

  导洛入汴工程,是宋神宗时完成的。而在宋太祖时期,其实就想这么做了。他在位最后一年,曾动用五千人疏通了洛阳的三十五里漕渠——是的,洛阳漕渠,就是一个五千人级别的小工程,征兵一次都不止五千,五万还差不多,激起民变什么的,不存在的,不给饭吃才会有人造反。

  “殿下对洛阳的水十分看重,不可能分出去的。”赵克裕说道:“引黄济汴还差不多,就是泥沙太多。”

  赵匡璘、韩建都叹息不已。

  “诸君也不用嗟叹。襄、洛间八百五十里,有七百里水路,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赵克裕笑道:“殿下有言,江汉之间,大有可为,后面可能要大力整饬这一片了。”

  简单来说,河阳、河南及河北部分地区,是洛阳的粮食基地。但江汉、南阳也不可偏废,尤其是襄阳、鄂州一带,地广人稀,沼泽、森林密布,如果开发好了,岂不是一个大粮仓?

  “襄阳还在赵匡凝手里。”赵匡璘提醒了一下。

  他的这个堂弟,心思可不少。这些年来不断入侵荆南,就在十月中,忠义军衙内都指挥使赵匡明率军攻破江陵府,擒许存,结束了这场漫长的拉锯战。

  江陵一下,忠义军又击败了前来抢夺的西门道昭等人,克峡州,一路追至归州城下。

  听闻赵匡凝已经亲至江陵府,打算派衙军万余、土团乡夫两万南下,攻打已经与西门道昭结盟的雷满。

  雷满惊慌失措,与岳州邓进思、邓进忠兄弟结盟,并遣使联络湖南马殷,以为奥援。

  荆南的战事,或许将深入发展下去。

  “殿下或不欲赵氏兄弟兼领两镇。”赵克裕含糊地说道。

  开什么玩笑?都看不出来夏王在大力削藩么?赵匡凝兄弟情深,多年前就想打江陵府,给弟弟赵匡明也找块地盘。如今趁着李侃死后,荆南内斗严重的有利时机,攻拔下此等重镇,夏王注意到之后,必然会采取措施。

  赵匡凝、赵匡明兄弟只能在襄阳、江陵之间二选一,没有其他可能。

  不,甚至选择的机会也不会有。夏王多半想得到襄镇,将襄、郢、复三州收入囊中,赵家兄弟最好的结果还是去江陵府,当荆南节度使。

  想到这里,赵克裕看了眼赵匡璘。

  赵匡璘脸色如常,没有任何异样。投靠夏王这么多年了,他的利益与堂兄弟们早就不一致了,没什么可多说的。

  这其实也是地方土族的生存智慧,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头下注,更能保证家族的延续。

  堂弟取江陵府,在赵匡璘看来未必是坏事。襄阳太重要了,你拿得住么?还不如早早交出去,到江陵府上任好一点。

  不过,唉!赵匡璘默默叹了一口气,荆南镇早晚也是要撤藩的,终究什么都拿不住。

  “听闻李茂贞攻克东川后,一面清扫残敌,一面大举造船,似要东出?”韩建突然问道:“怕是在做样子吧?”

  “兼有东、西二川后,不北上取龙剑,鬼才信。”赵克裕笑道:“不过蜀中人多、钱多、兵多,谁又说得准呢。派一支偏师走出峡内,给西门道昭等人一点盼头,也不是不可能。”

  赵匡璘笑着点了点头,不过他的心思还在自家的堂兄弟身上。作为同宗,他是真的不希望赵匡凝、赵匡明兄弟没有好下场。他细细想来,匡凝似乎对李家圣人挺忠心的,至今贡赋不断,为许多人嘲笑。

  鄂州杜洪被折宗本偷袭拿下,夺了地盘,江汉诸州人人自危。他现在是真的担心匡凝、匡明二人想不开了,唉,夏王也是个欲壑难填之辈,不给他人一点活路,这不是逼人造反么?

  

第009章 上洛

  荒凉的草地之间,人头攒动。男女老少齐齐上阵,挥舞镰刀,抢割草料。

  乡间的野草,军中的马儿不爱吃,但乡下的土马、土骡子、土驴、土牛、土羊啥的没那么娇贵,还是吃得很欢的。

  官府弄了一批牛羊过来,赊给民户,只要愿意就可以领回去养。价钱也不贵,只要二百五十钱,分五年付清即可,因此人人争抢。

  地方官府得了这笔钱,也可以拿来兴修水利,算是夏王对唐邓随地方建设的拨款投资了。

  羊的来历也搞清楚了:契丹。

  真是个大冤种!迁居唐邓随的军士家人消息并不闭塞,已经知道这是缴获的战利品,因此纷纷嘲笑契丹人。

  有人甚至开玩笑,明年再去契丹抢一把。更有人说,这是契丹纳的“岁币”。总之一片欢乐。

  隔壁村其实来了一些草原上的俘虏,都是这几日陆陆续续抵达的。

  大伙对此见怪不怪了,唐邓随绝大多数都是移民,比如迁居唐州的效节军家人,以及他们这些迁居邓州的拱宸军家属。听说随州过去了一批效节军右厢军士的家眷,来自河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日子过得怎么样。

  枯黄的野草随风摇摆,不远处的河汊里苇絮飘飞,间或钻出一只野兔,惹得人们大呼小叫。

  有人割完了草,集中堆在一辆驴车上。男人爬上爬下,用尽全力将干草扎紧。

  扎完之后,赶着驴车回家。小孩跑前跑后,在上坡的时候甚至还要帮着推一把。

  枯黄的野草没有太多营养,但依然是牲畜过冬必不可少的食物,是农村家庭的重要财产。有时候官府还要来征税,南边打得那么激烈,对草料的需求一直很大。

  驴车摇摇晃晃地驶回村子,妇人们放下手里的活,立刻过来帮忙。

  她们是在纺纱织布。

  纺的是羊毛,织的是毛布(呢绒)。这种东西现在越来越流行,因为产量较大,价格远远低于绢帛,保暖之类的特性又高过麻布、绢帛,确实是一种适合大众消费的商品。

  比如这会天气寒冷,需要穿暖和的衣服,市场上能提供的商品就那么几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