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781节(1 / 2)

  阿保机神色凝重,策马靠了过来,道:“伯父为何……”

  “夏人精悍善战,我等束手无策。阿保机,你是挞马狘沙里,可敢率军直冲敌阵,将其击退?”耶律释鲁问道。

  阿保机看着伯父满怀深意的眼神,重重点了点头,道:“有何不敢?”

  说罢,让部下换了战马,大旗一挥,便寻找浅滩,试图过河。

  释鲁也相当配合,立刻下令各部夷离堇整顿兵马,大举渡河,配合阿保机的五千精锐。

  一时间,七万骑纷纷行动,四处寻找涉渡点。

  对岸的夏军见状,没有耽搁,立刻呼啸着打马远去。

  阿保机和释鲁仿佛心有灵犀一般,暗暗松了一口气。

  “杀!”阿保机仿如天神一般,勇猛直追。

  契丹人也勇气倍增,仗着十余倍的兵力优势,一批批渡河,追击夏兵,一时间好不热闹。

  但洞悉内情的人都知道,夏人此来,本就是打着出其不意的主意,在你没有集结、没有动员起来的时候各个击破罢了,这边既然已经集结了大军,他们断然不会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继续与你折腾,走是必然的。

  闹剧般的追击战持续了整整一天,夏军趁着夜幕掩护,消失在了茫茫松林与草原之间。

  阿保机一路追到了潢水石桥,收复了平地松林,随后便下令停止前进。

  各部损失了多少人,很难说,但多为附庸部落。契丹本部之中,只有在平地松林有牧场的楮特部损失惨重,品部也有些损失,但没楮特部大。

  这一仗,怕是让夏人掠去了五六万口人、牛羊马驼数十万。

  而他先攻幽州镇山后诸戍,又劫掠渤海国铁利府,攻拔扶余府,所得差不多也就这个数。其实还是亏的,因为还损失了大量牲畜,战死了很多士卒。

  接下来,该好好合计一下了。有些亏,吃一次就够了,吃第二次就是蠢了。

  

第097章 边塞体系

  “还是都头厉害。”

  “都头所谋甚远,佩服佩服。”

  “若非有此神来之笔,这趟竟然是亏的。”

  “大同太穷了,什么都没有。”

  “李克用的蕃部都去哪了?”

  燕昌城外,一群柔州行营的将校正在恭维老杨。

  这些日子老杨也没闲着,不断扫荡大同军三州,几乎把地皮薅了一个遍,都快秃了。

  同时,他还组织抓到的数万俘虏,重修了三座城池。

  第一座便是燕昌城了,位于云州北四十里,慕容垂所筑,后半废弃,又有人续修,今又大力修缮乃至扩建,可驻步兵四千、骑兵千余,储存半年以上所需粮草、物资。

  这座城池的修建,主要是为了压制久攻不下的云州,给北面的参州旋鸿县乃至更北面的柔州集宁县增添一道屏障。

  第二座是遮虏军城,控扼草城川通道,同时也是参州、朔州的前哨基地。

  第三座是柔州新置的兴和县。

  这座城本来没有,是真的从头到尾新建,与遮虏军、燕昌城大不一样。

  城池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提前储存物资、驻守兵力,是一个稳固的据点。

  这是你迁移一些部落过来无法达成的效果。部落里的牧人从早到晚都要忙活,很容易被人突袭。突袭之后,你的物资还没征调,兵员还没集结,器械还没发放,结果脑死亡了,冤不冤?

  三座城池之中,在夏晋之间数次易手的遮虏军城不谈,燕昌、兴和二城的修建,意味着夏人的势力开始进一步增强,在大同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这与之前的经营是分不开的。

  参州、柔州农牧业的发展,局势的稳定,是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关键。

  “契丹暗弱,一打就试出来了。”杨悦也很高兴,捋着胡须笑道:“要我说呢,比当年的吐蕃差远了。想当年,我父、我祖在灵州防秋,与吐蕃人连番大战,打得那叫一个艰难。便是分裂后的吐蕃,也比契丹人有章法。”

  杨悦还是对祖上的事情耿耿于怀。

  家族数代人都在灵夏与吐蕃人干,几代人的群体记忆、人生价值就在那里了,现在两个儿子都去了南方,说实话他是不太乐意的。

  但儿孙有儿孙的追求,就那样了。凭着当年夏王征讨拓跋思恭的关键时刻,杨家率榆多勒城的数千步骑投靠过来这个情分,杨家就差不了。

  二十年前的投靠,与现在的投靠可不是一回事。那时候的夏王,也不过就一万多兵马。

  “谢随使来了。”亲兵走了过来,禀报道。

  “哗啦啦!”方才还簇拥在杨悦身边的将校们纷纷转身,一时间甲叶、兵器碰撞声四起。

  杨悦早就见怪不怪了。

  关北的军队,或许桀骜,但他们终究姓邵,不姓杨。

  “见过杨都头,见过诸位将军。”谢瞳行了一圈礼后,笑道:“甫至燕昌,便听闻捷报。折、梁二位将军两路出师,杀贼逾万,获人丁十余万、牛羊马驼数十万,此诚为一大捷。殿下若知,定然还有赏赐。”

  众人喜笑颜开。赏赐嘛,谁不喜欢。

  此番出兵,众至十万,消耗极大。本来光靠大同军地盘上的缴获,是远远值不回出兵的开销的,打一次亏一次,还亏得很厉害。但两路出兵奔袭契丹,却所获甚大,差不多能弥补掉绝大部分亏空了——完全回本,光靠那几十万头牲畜,估计还不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