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726节(2 / 2)

  驿将勉强一笑。

  “夏王占据相州,薛驿将怎么看?”王知言发挥锲而不舍的精神,追问道。

  “夏王没有乱来,看着比较爱惜百姓,不错。”驿将回道。

  “夏王一来,定然收重税,征丁入伍。州兵多半也断了生计,不知多少百姓受影响,就没有怨言?”王知言奇道。

  “管不了那么多了。州军已溃,烟消云散。固然有人不满,但也就那样。没人挑头,外无援兵,何人能反?况且夏王并没有征丁入伍,还张贴告示,各安生业。”驿将说道。

  王知言点了点头,又问道:“自后周起,关西人便大肆杀戮河北人,就没人担心?邺城之战,宇文忻、高颎屠戮百姓,毫不留情。邺城也是杨坚拆毁的,好好一个河北名城化为废墟,一蹶不振。武周年间,武懿宗屠戮河北百姓。艰难以后,官军数次入河北,军纪奇差。邵树德亦是关西人,还是宇文黑獭勃兴之地崛起,尔等就不担心?”

  驿将听了有些沉默。他虽然还没见到夏兵大肆屠戮百姓,但大家都这么说,应该假不了。关西人还能有例外?

  但夏王又下令重修相州窦建德庙,坊间也有传闻,都是夏王,这个关西人应该会善待河北百姓,甚至还有更离谱的传闻,但驿将不信,夏王也没有承认。

  总而言之,就目前看来,大伙还在观望,不至于立刻就反,激烈抵抗。

  而且,不少有头有脸的士人也说夏王好。至于好在哪里,他们说话云遮雾罩的,什么天命之类的乱七八糟,驿将听不懂,也不想懂,但他知道毛锥子们都说夏王好就行了——当然也不是所有毛锥子都这么说,一些与武夫关系深厚的措大就没好话,把夏王骂得一文不值。

  “夏兵军纪不错,比晋兵强。”驿将不想和这人多废话了,临走之前道:“尧城县已经被夏兵攻克了,不知道有没有屠戮,官人不妨去看看。”

  王知言有些无语。这驿将好生无礼,就不怕相州重回魏博挨收拾么?同时也对得到的信息暗暗心惊,尧城往东可至永济渠,顺着渠水而下,一路通到魏州。

  午饭到了未时才被端上来。

  王知言一边吃着粗茶淡饭,一边听出去打探消息的僚佐汇报。

  “夏人已在相州组建州军,在安阳、汤阴、尧城、林虑四县募兵一千五百。”

  “林虑?”王知言迟疑道。

  “回别奏,夏兵昨日已克林虑县。”有僚佐禀报道。

  王知言点了点头。还好,尧城、林虑二县都是被攻克的,不是主动投降的,这让他稍稍好过了些。同时也对邵树德抓时机的本领很是感慨,相、卫二州本不至于如此空虚的。

  “州军指挥使叫王济川,乃巢将王遇之子。”

  王遇刚刚去世,邵树德将一直在世子身边读书习武的王济川叫来,授予他相州州军指挥使一职。

  卫州州军指挥使给的是定远军退下来的老人,以十将衔上任。

  相、卫二州州军的组建模式差不多,各支夏军拣选一千名年岁较大的老卒,一般都是四十岁左右的,分作两部,相、卫二州各得五百。都教练使衙门陕州院再各送一千新兵至相、卫,辅以本地招募的一千五百人,州军便组建起来了。

  “有商徒说卫州黎阳县有人造反,众至千余,为天德军使蔡松阳镇压。其俘获了两百余人,尽数斩杀,悬首于黎阳县大街小巷。”

  王知言听了不惊反喜。

  邵树德明显在使用怀柔之策,他的爱将蔡松阳又辣手屠戮降人,势必能抵消他的很多努力。

  “城中有传闻,晋人或要南下,不会坐视相、卫为夏人所得。”

  王知言点了点头,继续吃饭。

  李克用帐下大将安金俊任邢洺磁都团练使,镇守昭义山东三州多年。听闻最近又多了侍卫金枪直、厅前黄甲军、五院军等援军,兵强马壮,未必不会南下。

  这本来是坏消息,如今看来可能是好消息。

  李公佺作乱之事,可能还需一段时日才能平定。而且以魏博如今的状况,单靠自己怕是打不赢夏人,有外镇势力插手,也不是坏事。

  “方才回驿馆之时,看到有夏兵调动北上,往安阳桥的方向走,不知何意。”

  “其实没什么。”王知言放下筷子,说道:“杨抱玉率军攻杀草桥的叛人罢了。”

  之前与杨抱玉会面之时,他就提到邵树德只派了“五百羸卒”守草桥,他打算率军夺回,毕竟那个地方离邺城太近了。

  不能给邵树德收拾整饬相卫二州的时间。他的目标非常务实,知道短时间没那个能力吃下整个魏博,便先切下一块,花费心思整顿。但越是这样越危险,绝不能让他站稳脚跟。

  “这几日你等不要乱接触什么人。”王知言吩咐道:“相、卫二州,邵树德想吃下去没那么容易。现在还不到时候,再等等。”

  “遵命。”僚佐们知道厉害,纷纷应道。

  ※※※※※※

  相州州衙之内,邵树德刚送走王济川,赵光逢又赶了过来。

  “大王,威胜军休整完毕之后,东进蕲州,围攻蕲水县十日,克之。不过大军在蕲州大败,玉山军使时瓒战死,损兵三千余人。”赵光逢说道。

  “怎么败的?”

  “淮人诈降,时瓒率部入城,大败。”

  “时瓒人缘这么差?还是他立功心切?”邵树德问道。

  “或许兼而有之。”赵光逢说道。

  “用兵以来,已有李铎等多员大将战死,虞候、十将以下,几不下百人。”邵树德感叹道:“录时瓒之子到吾儿身边为亲随。玉山军残部,就地编入威胜军。着折宗本继续围攻蕲州,此战——淮兵可受降,贼官贼将不受降。另嘱咐一句,不得随意屠戮百姓。”

  “遵命。”赵光逢默默记下,一会找人办理。

  “泰宁军沂州刺史郭处宾率军北援,为飞龙军所败,一路追袭,刺史郭处宾举城而降。”赵光逢继续禀报。

  这是郭处宾第二次北上援助兖州了,两次都败在飞龙军手下,军士损失殆尽。局势如此恶劣,他还努力了两次,说实话,对得起朱瑾了。

  “调李修去沂州,组建州军。郭处宾仍为刺史,令其谨守疆界,无需立功心切。”邵树德下令道。

  赵光逢当然知道李修是谁。他与王济川一样,都是世子身边的“玩伴”、“学伴”,正儿八经的世子系军将。同时,他还是战殁的武学生李重之子。夏王对第一届武学生非常看重,生时着意提拔,死后还照拂他们的后人,确实非常不错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