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723节(2 / 2)

  司空颋微微点头,道:“有晋人为奥援,事情就好办多了。”

  心中却在暗想,这事得尽快报给夏王知晓。

  公允地说,他并没有完全投靠邵树德。罗弘信、罗绍威父子交办什么事下来,他还是会尽心竭力去做的。这样固然有墙头草的嫌疑,但怎么说呢,司空颋也很矛盾啊。

  “留后来了!”

  “留后来了,快给钱。”

  “留后,不能厚此薄彼啊。我等弃李公佺而投留后,怎么也该得点赏赐吧?”

  从李公佺那边跑回来的衙兵们吵吵嚷嚷,聚集在节度使衙前。

  已经领过赏的衙兵脸上笑嘻嘻的,抱着双臂在那看热闹,一点阻止的意思都没有。

  “诸君且让一让,该有的都会有的。”罗绍威有些狼狈,大声呼唤家奴前来接应。

  没领到钱的衙兵见罗绍威不正面回答,顿时大哗。

  有人故意抽刀入鞘,冷笑连连。

  有人横眉怒目,紧握刀柄。

  有人沉默不语,就跟在罗绍威身后,走了好长一段。

  罗绍威狼狈地冲进了衙门,这才惊魂未定地长吁一口气。

  他与司空颋对视一眼,又默契地转过了视线。

  ※※※※※※

  八月十二,卫州。

  修葺一新的窦建德庙内,香火袅袅,人头攒动。

  “君以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而动,义安天下也。”

  “义气纵横,重诺守信;行军有律,爱护百姓;听谏有道,礼贤下士,此君之所以勃兴也。”

  “然天命渺渺,岂可猜度,云散雨覆,亡也忽然。”

  “知义而尚仁,贵忠而爱贤,无残虐及民,无暴凶于己。今日见君,焚椒生香,行礼致敬。夏氏为国,亦当如君之愿,四海升平,民皆乐焉。”

  说完祝词,邵树德取了香器在手,州官、将校紧随其后,取香盏,分左右而列。

  一僧人见了,立刻道:“将军请坐本座。”

  邵树德坦然坐下,顿了顿后,道:“夏氏为国,以仁为本。今日祭窦王,感慨万千。卫州五县免税一载,孤寡鳏独,生计艰难者,皆赐以衣食。此令即刻施行,不得有误。”

  “遵命。”众人纷纷应道。

  谢瞳偷偷瞄了一眼邵树德,暗暗欣慰。

  虽然已经参赞很久了,但他仿佛第一次认识夏王一样。

  上得战阵,豁得出去,敢打敢拼,有武夫的凶狠和勇气;重信守诺,说一不二,耐心经营,得志之时并没有飘在九天之上,有大人物的气度;神思清明,分寸有度,不拘一格,什么招都用,又有老官僚的狡猾。

  这个武夫不一般,有戏!

  而来自卫州本地的官员、将校、士族则又是另一番感受了。

  夏王总体而言并不苛暴,也愿意给魏博本地人机会,还主动祭祀窦王,示好的诚意相当足了。

  “夏氏为国”这四个字,萦绕在众人心间。

  夏王得这个封号很多年了,而他又神奇地打到了魏博,对前朝夏王窦建德推崇备至,本人还不歧视河北军民,相反释放了很多善意,莫非这真是天意?

  嗯,事情真的太巧了。

  邵树德这个夏王是李唐皇室封的,不是他为了攀附谁而自封。今日祭祀窦建德之后,不出意外的话,他一定会成为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种种离奇乃至离谱的传说也会不胫而走。

  不是什么坏事,或有惊喜也说不定呢。

  

第027章 北巡

  八月中旬,卫州进入的繁忙的收获季节。

  今年魏州幕府尚未来得及收夏税,夏王又免了秋税,对卫州百姓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喜事。

  但该出的夫子还是得出。

  粟、麦、豆两年三熟制有个好处,那就是有人今年是秋收,有人是夏收,时间错开了。任意时间内,总有部分夫子可以征发,转运物资。

  八月十四日,邵树德率突将军左厢、效节军一万七千余人东行。

  东巡的路线是精心规划好的。先从卫州汲县出发,经朝歌故城、淇门镇,于十五日傍晚抵达卫县。

  新乡、淇门、黎阳津这三地,都应该有镇兵。

  新乡镇兵被抽调走了不少,只剩千人,已被消灭。

  淇门镇兵几个月前就被调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