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691节(1 / 2)

  他觉得,朱琼此番回师,可能不会太妙。不过这对他而言也是个机会,若能等到时机,吞了朱琼的部众,本钱就更多了。

  李嗣业的嘴角微微翘起了点弧度。衙内两次动摇,都被他拉回来了。朱瑄包藏祸心,朱琼关心则乱,跟着他俩一起撤,齐州兵绝对是个不稳定因素,一旦崩溃,连带着青州兵也士气大泄,一溃千里。

  如果真发生了这样的事,异日九泉之下,他无颜面对有知遇之恩的故太尉王公,也无颜面对青州父老。

  如今这个局面,已经是他能极力挽回的最好结果。先撤回去,重整之后观望局势。实在不行,劝大帅与夏王修好,便是臣服认怂,每年上供一些钱粮,也无伤大雅。

  邵树德如日中天,一定就坐稳天下了吗?他征伐至今,真正也就打了朱全忠一个强敌,剩下的走着瞧。河东、河北、淮南,只要谨守疆界,不浪战送人头,邵树德要花多少时间平定?

  李克用手握四镇,河北还有定、镇、沧、魏,河南还有兖、青,杨行密手握扬、宣、徐三镇,这十几个藩镇,你以为打赢几次决战,消灭人家精锐主力就可以传檄而定?笑死人了,遍地野心家,有那么容易平定?

  李嗣业敢肯定,朱琼此番回齐州,一旦出点事,朱瑄定然有行动。

  他突然也有点同情邵树德了,天下事就坏在这些武人野心家手里,若少点这类“上进心十足”的武人,乱世应该能很快平定吧?

  ※※※※※※

  乾宁五年二月二十,铁林军左厢兵马使郭琪率七千余步卒抵达了郓州。

  衙内军副使韩洙大开城门迎接。

  “郭将军,总算等到你了。”韩洙感慨道:“再不来,贼人都要溜了。”

  郭琪已年逾五十,但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气不喘脸不红,道:“路上被朱瑾耽搁了一会。杀败兖兵后,行军谨慎了一些,故迟来几日。”

  他刚刚被临时任命为齐州招讨副使,隶于封藏之帐下。

  但郭琪压根没把封藏之放在眼里,一个外将、客将而已,大王抬举,当个什么招讨使,统领一干乱七八糟的兵马,还打成那副鸟样,有什么资格指挥他?

  “戴思远、李仁罕呢?”郭琪进入州衙之后,堂而皇之地坐在首位,问道。

  戴、李二人分任捧日军正副军使。

  “已奉招讨使之命,押运一批粮草开往东阿县。”韩洙回道。

  唐宋两朝,郓州往平阴,驿道都要先向北至东阿,然后一路向北至卢县,经杨刘渡过河进入博州,一路向东,渡济水前往平阴。

  “济水已可行船,让捧日军不要干这些活计了,立刻整顿粮草、器械、军舍,等待我铁林军儿郎抵达。”郭琪说道。

  “郭将军何日北上?”韩洙问道。

  “兵贵神速,今日就走,到东阿再休整不迟。”虽然已经连续行军多日,路上还打了一仗,击退兖兵,斩首千余级,整体较为疲惫,但郭琪还是尽快北上。

  不能连续行军作战,算什么强军?想当年,俺老郭肠子都流出来了,还敢塞回去再与吐蕃人大战……

  “进城之时,我看羊马墙内寄养了不少牲畜,都宰杀了吧。前阵子济水未化冻,将士们许久没吃肉了,嘴里淡出鸟来。不吃肉,是没力气打仗的。”郭琪又道。

  “是。”韩洙没有丝毫犹豫。

  那些牲畜都是本州百姓的,先杀了再说。武夫平日里生活好,一年24斛粮、10缗钱、10匹绢的赏赐,而一只羯羊在关北两百多钱,河南四百钱,也就一匹杂绢的价钱,他们吃惯了肉,这才有力气锤炼武技,频繁训练,提升战斗力,韩洙没有理由拒绝。

  “军使、郭将军。”刚刚杀羊煮肉,吃得正欢呢,却见一名文吏匆匆进了州衙。

  只听他说道:“斥候探报得知,平阴贼营似有异动。贼军骑卒四出,散得很开,大肆拉网驱逐我军游骑。这很不寻常,听望司的人判断贼人可能要撤了。封招讨使下令平阴守军出战,试探一下贼人,又令捧日军往平阴开进。”

  “好贼子,跑得倒挺快!”郭琪将一根羊棒骨扔在地上,油腻腻的双手在军服上擦了擦,道:“不吃了,追敌!”

  

第081章 追击与意识

  王师克匆匆抵达了济水北岸,看着火光冲天的大营,破口大骂。

  早知道杀了朱瑄、朱琼好了,这两个不要脸的东西,竟然深夜悄悄走了,摆明了想要青州兵替他们断后,自己先溜。

  李嗣业在一旁劝道:“衙内,事已至此,嗟叹无用。何必与邵贼这会就一分生死呢?邵贼兵进齐鲁,与魏博、沧景一河之隔,这些河北老混子怕是惊慌失措,人人自危。李克用、杨行密这会应该也很头疼,再不遏制邵贼,令其全据河南,还打什么打?”

  王师克心下稍安,但还是说道:“损失了不少兵马,平海军陷在河南了。”

  平海军是一支来自登州的外镇军,军额五千。

  眼下在济水北岸的正儿八经的部队也就五千,外加差不多同样数量的土团乡夫。乡勇能过河,还是因为之前遣人修浮桥,派到了济水以北、黄河以南。

  “衙内,回去重建就行了。全镇想当兵的民人不知凡几,招募一批,发给器械、甲胄,练就是了。”李嗣业满不在乎地说道:“淄青不缺匠人、铁冶,良马也不缺,纵是一时不足,去青州渤海馆买就是了。”

  渤海馆在青州城内,代宗年间设立,算是大唐的涉外机构,专营对渤海国的贸易。

  渤海国自称“海东盛国”,人口众多,商贸发达,与新罗、日本、大唐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

  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馀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绸,位城之铁,庐城之稻,湄沱湖之鲫,丸都之李,乐游之梨。

  李嗣业提到买马,自然是“率宾之马”了。率宾,在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

  淄青镇从李正己时代开始,就很注重与渤海国的海上贸易,为了发展马政,大力采购率宾马,“岁岁不绝”。

  淄青节度使的全称是“淄青节度使、平卢军使、海运押新罗渤海两蕃使、管内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等使、青州刺史”。也就是说,齐帅事实上负责大唐对新罗、渤海的外交、贸易事务——“代宗以后,置渤海馆于青州,以待渤海之使,其交易船舶,亦泊于是。”

  这种贸易甚至持续到了五代时期。

  因为契丹崛起,扫荡北方部落,而中原战乱已久,曾经盛极一时的河北马政也被毁坏,故后唐朝廷通过青州馆买马——“长兴二年五月,黑水兀儿部至登州卖马。”

  “李副使,这……唉!”王师克长叹一声,跺了跺脚,在亲兵的护卫下,向北远行。

  在他走后,挽强都三千甲士沿济水巡守断后——挽强都来自莱州,也是一支外镇军。

  他们看着放火阻敌的平海军袍泽,都升起了兔死狐悲之感。万一哪天留下来断后的是他们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