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682节(1 / 2)

  忠武军赵岩部,目前还有接近七千人,兵马新旧参半,出镇作战的战斗力也就那样。

  护国军还有七千多,战斗力比忠武军略强,但士气似乎比忠武军还低。这问题不是出在战场上,在于夏王长期酷烈压榨河中,引起了当地人的极大不满。这也是去年夏王派人帮王瑶镇压局势的主要原因。

  坚锐军已经是“三姓家奴”了,活脱脱的老油子部队,目前还有六七千人。打仗就是应付差事,要钱要粮却很积极,指望他们扛起大任不现实。

  朱珍的捧圣军就军龄来说,比龙骧、广胜等军还要短。但上下一体,朱珍又把他费心打造的精锐部队英武都补入其中,目前还有一万一千余人,上下一体,形同私兵。

  至于捧日军,战斗力比捧圣军还差,应该是目前屯驻在郓、兖诸镇的各支部队里最差的。况且他们也不归李唐宾指挥,这会正在押送郓州俘虏回汴州,顺便取一批粮草、器械回来,无法投入作战。

  满打满算四万人出头,战力可疑,心思可疑,李唐宾的决策并没有任何问题。

  满地的牛鬼蛇神,全靠夏王压着。若他老人家出点事,李唐宾自问收拾不了残局。

  ※※※※※※

  东阿县城内,劫掠已经结束。

  朱全忠的部队与早期的巢军到底还是有些区别的,没有杂乱无章一拥而上地劫掠,而是有秩序地烧杀抢掠,但看起来似乎更冷血。

  城内百姓的财货被抢掠一空,到处都是尸体,这是奋起反抗的百姓,全都做了刀下之鬼。

  妇人被装到车上,打算拉走,分配给军士。

  “大王,王将军遣我来报,已入阳谷县境,俘获甚众,得精壮三千,正遣人押来。”一名信使冲入城内,禀报道。

  不料朱全忠听了眉头大皱,道:“此等精壮之妻多被掳,王殷为甚不肯一起完聚发来?这个比杀人那个重!当破贼之日,将头目、军人一概杀了,倒无可论。掳了妻子,拨将精汉来我这里,陪了衣粮,又费关防,养不住。”

  老朱的意思很明了,你若全杀了倒没什么,可抢了人家妻子,还把精壮发到他这边来,这是何意?

  被抢了妻子的三千精壮,他要费多大劲来收服人心?除非学秦宗权裹挟这些人再去抢另外一波人的妻子,尽情释放人性的恶,让他们彻底堕落为兽兵。

  但朱全忠还不想这么做。

  烧杀抢掠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正规化的。这会让军士们乐一乐,后面还是要有块地盘,让大伙收收心,正规化,如此才能有前途。

  “给王殷写份牒文。”朱全忠吩咐道。

  敬翔领命,摊开纸笔。

  朱全忠想了想后,说道:“俘获甚众,难为囚禁。今差人前去,教你将精锐勇猛的留几百,若系不堪任用之徒,就军中暗地去除了当,不必解来。”

  敬翔稍稍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写完了。写完后就沉默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使者拿了牒文后,便与领命而去的蒋玄晖一起上马,朝城外奔去。

  “朱珍有消息了吗?”朱全忠找了个地方坐下来,问道。

  “还在接触。”李振见敬翔没什么说话的兴致,立刻回道:“大王不计前嫌,朱珍还不得受宠若惊,解甲来降?”

  朱全忠不想接这种话,又问道:“郓州可有办法敲开?”

  “怕是难。”李振皱眉苦思了一下,道:“贼将也不知道是谁,守御严密,甚至没让人出城樵采,便是想抓个俘虏拷讯都做不到。看样子他们也不放心衙内军,看得很紧。”

  “此乃必然之事。”朱全忠叹道:“贼将还能是谁?不是李唐宾,便是朱友恭。左右不出这几个人,都是熟人啊。”

  李唐宾曾是长安北面游奕使张全义的部将,与东面游奕使朱全忠部多有接触,双方确实很熟悉。

  李唐宾、朱珍、朱友恭,还有郭绍宾、张筠、赵岩之辈,哪个不是熟人?

  每一想到此,朱全忠就恨得牙痒痒,但又不得不自降身段,虚与委蛇,耐着性子与他们周旋。

  时局若此,奈何,奈何!

  “大王,过河的博州兵怎么办?”李振又问道。

  博州兵大概过来了千余人,倒不是为了支援朱全忠,而是自作主张南下劫掠财货、女人的。他们也不会听朱全忠的指挥,也不会替他顶雷,只不过浑水摸鱼捞好处罢了。

  “挑选几个美貌妇人给陈将军送过去。”朱全忠起身说道:“再略略提一下,今晚我亲往拜会。”

  “陈将军”是这帮南下的魏博武人的头头,十将衔。

  朱全忠花了不少心思在这个人身上,试图通过他打入魏博武人的圈子,结识更多的军将。

  如果在郓州站不住脚,他还有备用计划。

  艰难以后,田承嗣一手打造了魏博武夫群体,桀骜不驯,自成一体。但外系武人真不能当节度使吗?未必。

  朝廷势大之时,李愬就当过一年多节度使。

  灵州军校何进滔跟着忠于朝廷的田弘正至魏州,田弘正移镇成德后,何进滔留在魏州。后来取得本地武夫支持,兵变杀了史宪诚,自任节度使,然后传了三代人。

  何进滔一个朝廷背景的外地武人,都能让魏博武夫支持他,杀了根正苗红、田承嗣旧部后人史宪诚,当上节度使,那么此中或有机会。

  武夫们不在乎你是哪里人,哪怕是只猴子,只要维护他们的利益,猴子也能当节度使。

  当然,谁都知道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但这个世道,武人不怕风险,不怕死,就怕没有机会,不能将富贵传诸子孙后代。

  朱全忠决定暗中想想办法,虽然罗六哥对他支持自家儿子当上节度使寄予厚望。

  

第070章 折腾与冒险

  乾宁五年正月二十四,朱珍收到了一封信,看完之后捧腹直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