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669节(1 / 2)

  李延古闻言很失望。

  “你能想到这个,也不错。”邵树德又笑道:“银鞍直尚有文吏空缺,你若愿往,今日便可入军。”

  李延古大喜:“固所愿也。”

  “你是关东人?”

  “仆祖籍赵州,今落籍洛阳。”李延古回道。

  “好!关东多豪杰,我一视同仁,有功则赏,有才录用。今后若立功勋,封妻荫子寻常事也。”邵树德说道。

  邵树德想起朱全忠在河南拳打脚踢各镇后,多有其他地方的人才前来游历,观察他是否值得投效,一如当年关中豪杰、士人到关北投效他一样。

  已经入主汴州了,统治地域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一个关西政权,适当吸纳一些关东人才本来就是必需的——关西、关东出身,并不是看你籍贯在哪里,还要看你最初投效的是哪一方,派系渊源是非常复杂的。

  “若有得力人才,亦可举荐一二。”邵树德又道。

  “大王,仆自荐。”一厨子拎着剁肉的斧子冲了过来,大喊道。

  “哗啦!”数名甲士上前,将他摁倒在地。

  野利克成抽出佩剑,用眼神询问邵树德,是否将这个冒失鬼给杀了。

  “让他过来。”邵树德招了招手,道。

  亲兵们取了他的斧子,又仔细搜检一番,这才让此人过来。

  “你是驿卒?”邵树德问道。

  “驿卒张温参见殿下。”张温行礼道。

  “哪里人?”

  “魏州人。”

  “魏人缘何到此?”

  “始为梁军小校,军溃后无处可去,便在驿站谋生。”

  “又想当兵了?”

  “不得富贵不甘心。”张温道。

  “可会骑马?”

  “会。”

  “今日你运道不错。”邵树德道:“银鞍直要扩军至千人,我做主,收你进银鞍直。”

  “谢大王。”张温喜道。

  邵树德笑了笑,起身道:“走吧,时辰不早了。”

  银鞍直指挥使杨弘殷站在门口,闻言立刻让人整队,准备回汴州。

  他的部队有八百人,全部是关北酋豪、边疆豪强的子弟,是夏王非常信任的部队,几可媲美亲兵都。

  这次将少许扩军至千人。两百个名额中,夏王塞了不少人进来,主要是汴宋人氏,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

  不过那些人的本事倒也不算差。比如有名董璋者,听闻是在黑水城牧羊的朱友让的童仆,友让被俘后,家门破败,董璋等人便散去,一度在汴州城内当杖家,后来被石彦辞收编,这次被石某人举荐过来当兵。

  类似之人不少,多为梁地少年骁锐之士,似乎表明了一种隐隐的倾向。又或者是夏王的政治权谋之术,反正杨弘殷不太懂。

  但他知道,从今往后,这类人估计少不了,一如朱全忠当年提拔的刘捍、寇彦卿之辈一样。

  

第055章 怠而取之

  “怎么都快腊月了,又要出征?”晨间的厨房内,郑氏一边指挥仆婢忙活早膳,一边问道。

  “运粮。”刘仁遇打熬完筋骨,无精打采地说道。

  济水已经封冻,船运停了,如今只能靠大车运输。

  按说这天气,路不好走,早该停战了。贼人舒舒服服地躲在城寨内,你还要冒着漫天风雪打仗,虽说武夫们就是受的这个罪,但时间长了,总不是个事。

  李唐宾再狠,也不至于如此。事实上前线已转入对峙,年关将至,风雪漫天,大伙各自罢兵岂不美哉?

  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非得在过年打?

  刘仁遇唉声叹气地坐了下来,大口吃饭。

  屋里头又有孩子的哭闹声响起,他更加心烦意乱,斥道:“你这嫠妇,帮不上家里忙就算了,还带着童儿稚女回来,终日哭闹。开过年就把你改嫁出去,跟个军汉过也好过在家添乱。”

  屋里隐隐响起年轻妇人的啜泣。

  刘仁遇三口两口吃完蒸饼,就准备出门了。郑氏给他拿来了包袱食水,老仆牵来了马,儿子搬来了甲胄器械。武夫出征,还挺费事的。

  “哭哭哭,就知道哭!”刘仁遇骂道:“你阿爷、弟弟几个马上就要上阵卖命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玩意。”

  大街上已经有人出门了。

  刘仁遇作为州兵军校,地位不低,不断有人打招呼,都是以前的老兄弟。

  不过他们的人数不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