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502节(1 / 2)

  众军纷纷高呼。

  邵树德兴致起来了,策马前行,每至一处,挥舞马鞭,总能迎来一阵热烈的欢呼。

  气氛组给力!邵大帅很满意,军心还在他这一边。

  古来皇帝为何喜欢出巡?最主要的便是宣示威权,即“以示强,威服海内”。

  想当年,汉武帝巡视朔方,“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

  并遣使告知单于,“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

  这是何等的豪情?

  邵树德是武人,审美观也是武夫的模样,就喜欢这种做派。

  马上天子,就该有马上天子的样子,终日缩在宫里总不是个事。

  自北朝以来,中原的老百姓都是有点刁的,整体没宋朝以后那么顺服。皇权也没多神圣,盛世时都不少人造反,一个文弱之主,其实是十分危险的,不一定能把控住局面。

  出巡除了宣示军威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影响力。

  秦汉的郡守制,国朝的刺史制,地方官的权力非常大,文武分野不明显,中央集权程度不够高,民风比较尚武好斗,这些特殊国情都注定了出巡的必要性。

  汉代皇帝出巡,经常诛杀太守,处理地方官员,就是这种国情的体现。

  策马奔回后,邵树德行至一众将佐面前,目光扫视。

  “王使君,孟、怀二州,怀州百姓较众,田中粟麦可已收完?”邵树德问道。

  王班有些紧张,邵树德骑的高头大马给了他很大压力。

  “回大王,五月中夏粮已收完,旬日前,秋粮也已入仓。夏秋二粮,总计不下四十万斛。”王班答道。

  “苏判官,工役之事,向由你督之。沁水河工,前后发役十万,可有人逃亡?”邵树德策马至苏濬卿面前,又问道。

  “回大王,事先与百姓讲好了,陂池沟渠整修好后,所得新田,按上役工期分配。宋司徒亦足额拨发钱粮,未曾短少,故百姓乐之,未有逃亡。”苏濬卿答道。

  “解将军,调你部至河阳征战,将士们可有怨言?”邵树德到了解宾面前,问道。

  “回大王,我部攻广河镇之时,人人奋勇,尽皆死战。下月攻板渚,还请大王令我部上阵,定杀得梁人片甲不留。”解宾答道。

  他本有三千步卒、六百骑卒,前阵子肢解保义军后,他也分到了一部分人马,目前共有五千步骑,被编为保义军右厢,归保义军军使、左厢兵马使王建及节制。

  “魏司马,将你调来怀州,可知所为何事?”

  “回大王,修武县窑场、炭场、匠铺已尽皆完备,再过些时日,产出还可更多一些。”说话之人出身嵬才氏,粗通文墨,精于冶铁、采矿,目前担任怀州司马,实际负责修武县的一摊子事。

  “如此甚好!”邵树德翻身下马,笑道。

  刚才询问的这些重要事项,他后面还会去巡视,届时可印证一下到底有没有人说谎。

  河阳这个前进基地,他可是非常看重的。

  

第006章 修武

  修武县与河内县究竟哪个更繁荣,就目前看来,没有争议,河内县更富,毕竟是州城。但如果再往后的话,则很难说,因为夏王府真的在修武县投入了很多资源。

  邵圣又带着他的“嫔妃、皇子、百官”东行,渡过沁水之后直趋修武。

  铁林军、飞龙军、玉门军、侍卫亲军、阴山蕃部等数万大军相随,旗幡如林、车马如龙,于八月二十九日抵达了修武县。

  进城之前,发生了个小插曲。

  魏州罗弘信密遣使而至,邵树德让王府西阁祭酒裴通去接待了。

  应不是什么大事,罗弘信还不至于在这个时候投靠。他其实也没什么野心,没有对外扩张的欲望,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自保。

  今岁飞龙军两次“借道”卫州渡河南下,人家就捏着鼻子认了,当啥事也没发生过。魏人还不至于傻到为朱全忠火中取栗,牺牲自己,照亮他人。

  这就是一次简单的示好罢了,罗弘信应也很担心夏军直接攻入卫州。

  修武县城住不下这么多人,大军屯于城外。

  “赵成不错。”邵树德放下手里的表章,赞道。

  赵玉静静坐在床榻上,打理着秀发。

  已经年逾四十了,可谓年老色衰,但出行这些日子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晚上,是她服侍夏王的。

  邵树德对她很爱惜,除了少数几次实在没忍住,大部分时候都很注意,尽量不让赵玉在这个年纪再怀孕。

  裴贞一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四名女史。

  因为身份无法洗白,即便已经为夏王生了一双儿女,但裴贞一依然只能不明不白地继续当黑户。

  目前她在王府内担任尚服之职,这是一个邵树德自己添加的职位,同样是逾制的。

  按制,尚服属于宫官(女官),是尚服局的两位主事之一。

  尚服局,“掌供服用采章之数,总司宝、司衣、司饰、司仗。”

  简单来说,有几大职能。其一,替皇帝保管章玺,建立使用档案,“朱书标记”;其二,掌御服、首饰;其三,掌汤沐、巾栉;其四,掌仗卫之器。

  本来手下应该还有司宝、司衣、司饰等下属女官的,但邵树德排场还没那么大,只用尚服一人即可,另给她配了四名女史做助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