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475节(1 / 2)

  决战?呵呵。为什么和你决战?

  只有弱势一方才会求着决战,一锤子买卖。我赢面大,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于偶然性极大的决战?

  “哈哈,朱全忠急了。”邵树德笑道:“先沿淠水戍守,迟滞梁人,待主力退到淮南后,再和他计较。”

  老朱啊,老子和你踢的是联赛,而不是一场定胜负的淘汰赛。

  “咦?”邵树德看到最后一份,居然是臧都保送来的。

  看完之后,递给了陈诚。

  有人密报,安州刺史武瑜征粮,诸县皆怨。

  武瑜为了甩锅,直接说这些夏人需索的粮草,若不给,全州六县十余万口皆要被屠戮,无孑遗矣,于是安州上下更怨。

  更有人看见,武瑜府上人员进进出出,有不少生面孔,怀疑是黄州过来的使者。

  陈诚看完一点不惊讶,道:“大帅,武瑜这等人,本就不堪信任。臧将军带三千天雄军士卒镇安州,不就为了防着他们么?大帅神机妙算,早有准备,何忧耶?”

  “本是为了防行密。鄂岳这些刺史,一个个全是墙头草。”邵树德说道。

  安州刺史武瑜,历史上曾投靠过杨行密,被梁军所杀。

  黄州刺史吴讨,为了保住权势,投靠杨行密,但很快被收权了,啥也没剩下。

  岳州邓进思、蕲州冯敬章之辈,也是左右摇摆。

  杜洪这人,驭下手段太差了。实力也不行,搞得现在就鄂州一地了。邵树德甚至怀疑,鄂州下面的县是不是还听他的,县下面的乡、里……

  这就是人心。

  你不行,底下人自然有想法,更何况这些要么是贼帅,要么是土豪,都有自立的本钱。

  “武瑜勾连淮南,此事不管真假,都要当真的来办。”邵树德思索了一下,问道:“陈长史,你说这是杨行密的主意,还是底下人的主张,比如黄州瞿章?”

  瞿章,杨行密部将,“权”知黄州事,还不是正牌的刺史,比不得朱延寿三人。

  “黄州政务,瞿章只管小事,大事悉禀报广陵。如果黄州有人来,必然出自杨行密之意,大帅勿疑。”陈诚说道:“相反,如果是朱延寿遣使而来,则未必是杨行密的本意。”

  “杨行密要管不住这帮军头了。”邵树德揶揄了一下。

  大家都是同行,看问题往往不会错。

  杨吴这股势力,朱延寿、田覠、安仁义三大军头是想扩张对外打的,但杨行密不同意。

  不是老杨不想扩张,而是这种对外扩张,只能在他的主导下,由他来。

  邵树德记得历史上这三个人全都造反了。

  田覠要歙、池二州,杨行密不给,田覠又出兵攻下昇州,但杨行密任李神福为昇州刺史。

  田覠跑到广陵去见杨行密,二度讨要他名下的歙、池二州,杨行密还是不给。最离谱的是,杨行密的亲信还私下里向田覠要钱,甚至连广陵的狱吏都威胁田覠索贿,可能觉得他要失势了,早晚住到他的监狱里。

  打压军头,邵树德能理解,但杨行密没处理好也是真的。

  或许,他也处理不好,这和他起家的过程有关。仗打得太水了,几次靠这些大将救命跑路。被围宣州时,想弃城而逃,是田覠力阻,并亲自鼓舞将士士气,这才奇迹般赢的。

  主帅就这个威望,大将跋扈也正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

  老杨为了除朱延寿,不得不装瞎,一装就是三年,老婆当着他的面与侍卫私通,上演夫目前犯,也装作看不见,这才把朱延寿骗来杀了。

  老杨是真的惨!

  邵树德只觉有些不寒而栗,当君主当到这份上,确实憋屈。

  随后又想了想,李唐宾敢学田覠、朱延寿、安仁义等人,在他面前这么跋扈吗?应该是不敢的。

  朱全忠、李克用,杀大将也不至于这么憋屈,这就是威望和掌控力的原因了。未来对付淮南,朱延寿之辈是很好的突破口。

  “让武瑜来见我。”邵树德突然说道:“再写一份表章,保举朱景为寿州刺史,抄一份送给朱景。”

  李忠站在一旁,下意识身体一紧,上任才几天,就要干这种活了?

  陈诚没说话,他在思考如今的形势,感觉太复杂、太诡异了。

  明明就两三个州,但各种势力掺杂,各有心思,甚至一个阵营中还有两种态度。

  一着处理不慎,搞不好会引发三方乃至更多的势力乱战,得好好想想。

  

第043章 顾此失彼

  乾宁二年三月初四,河阳南城。

  刚刚入睡的霍存被亲兵喊了起来,他气冲冲地登上了城楼,随即目瞪口呆。

  野外到处都是火把,如同两条火龙,遥遥延伸向远方。

  火龙行进的速度并不快,可能是因为夜间行军的因素,但给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却非常大。同时,心里也产生了疑惑:他们从哪来的?

  “必是偷渡大河南下的。”霍存铁青着脸,直接下了城楼。

  他毫不怀疑,野外打着火把活动的是夏贼,人数不多,大概数百骑的样子。他们本可以悄悄从别的地方走过,但却大摇大摆从河阳南城附近“路过”,打的什么主意,不问可知。

  回到府中后,霍存毫无睡意,盯着面前的地图仔细查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