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457节(1 / 2)

  或许,与他们平日里都归太监管理有关吧,属于直接讨薪对象。

  “谨遵阿父之命。”见亲兵端来了早膳,韩全诲亲自接过,一一摆盘,殷勤无比。

  “无事就回去吧。圣人要回京了,抓紧时间将诸事理顺。”邵树德挥了挥手,说道。

  北司中官之间的斗争,他不打算管。

  若韩全诲当了观军容使,却连内部都摆不平,连西门重遂的势力都不能连根拔起,那就没什么栽培的价值。

  十月初七一大早,圣人经启夏门入城,返回大明宫,百官皆贺。

  邵树德是外臣,也懒得出面,自顾自在花园内打熬身体。这几日白天和一帮中年油腻男勾心斗角,晚上与两位幕僚策划阴谋诡计,忙得脚不沾地,有时连韩全诲用马车送来的女人都没时间享用,武艺锤炼是落下许久了。

  “大帅,刘季述来了。”刚刚收功完毕,郑勇前来禀报道。

  

第021章 三件大事

  天气愈发冷了。

  满是枯枝败叶的庭院内,刘季述看着一位武人静静沉思,不敢说话。

  “你是站在哪一边的?”邵树德问道:“西门氏耶?韩氏耶?”

  “还请大王指条明路。”刘季述一脸凄苦道。

  “你前前后后也帮我办了不少事了。”邵树德说道:“去成都当监军吧。”

  刘季述一愣。

  “听不明白?”邵树德加重了语气,说道:“朝廷以宰相挂帅,神策军护送之官,你去当个监军。”

  “大王,李茂贞岂会束手就擒?神策军士气低落,怕是一触即溃。”刘季述有些不愿意,哀求道:“大王可看在仆鞍前马后侍奉多年的份上,让仆留在京中吧。”

  邵树德沉吟不语。

  刘季述确实帮他办过不少事,但若说信任,还是不太够。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是不是该留个人制衡韩全诲呢?

  见邵树德不说话,刘季述明白有戏,面有喜色,道:“大王,仆一定忠心耿耿。韩全诲此人,奸诈歹毒,欲毁大王名声。”

  “哦?说说看。”邵树德不动声色道。

  “这几日,十六王宅使王彦范乃韩全诲门下走狗。这几日送来服侍大王的女人,就有王彦范从至德观找来的女修。”

  邵树德失笑。

  至德观是女冠,宣宗曾微服查访此观,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

  不过他失望了,观里不是他想象中的清修女观,而是浓妆艳抹的女道士,顿时兴致全无,立刻召来左街功德使宋叔康,“令尽逐去”,别选男子二人,住持其观。不过到了这会,又变回女冠了,因为皇室有需求——不是那方面的需求,而是很多人有出家的需求,比如嫔妃、王妃、公主等。

  玩女冠,在国朝根本就不是什么事,上到皇室,下到官僚,都对此情有独钟,甚至可以说是雅事。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至德观的女冠,除非人家主动,一般还没人敢玩。

  “若仅此事,刘宫监还是请回吧,收拾收拾行装,估计用不了几日了。”邵树德吓唬道。

  “大王息怒。”刘季述立刻说道:“还有一事。圣人有意令诸王出镇外藩,韩全诲并未阻止。”

  从制度上来说,韩全诲没权力阻止,如果基于实力,那确实可以阻止。

  “我知道了。”邵树德点了点头,道:“也罢,看你多年来比较恭顺,便当神策右军中尉吧。”

  韩全诲是左军中尉兼观军容使,国朝以左为尊,左军的实力肯定要强于右军。但右军中尉依然是一个香饽饽,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实权位置。

  刘季述听了大喜,道:“仆叩谢大王。”

  “你和韩全诲二人,私下里如何我不管,大面上若互相拆台,坏我大事,知道后果。”

  “仆省得,绝对不会误事。”

  “那就赶紧回吧。执掌右军之事,自有人和你接洽。”邵树德说道:“尽快将神策军整顿起来,南衙北司还拖着不办公是何道理?”

  “谨遵大王之命。”刘季述喜滋滋地走了。

  “大帅,这等阉竖,素无节操,也就这点用处了。”陈诚走了过来,一脸笑嘻嘻:“当个看门狗不错。”

  “陈长史还是喜欢戏人。”邵树德笑道:“办的事情如何了?”

  “尽在此了。”陈诚递过一摞抄录的表章。

  嗯,表章是从政事堂抄来的。圣人刚入京,百官朝贺完毕,随后几位宰相就匆忙办公了,因为有人盯着——夏王府长史陈诚,就在门下省喝茶,其意不言自明。

  “门下……具官莫再思,学奥六韬,术探三志。得子玉理兵之要,有少卿养士之心……乃睠海隅,地联越俗。每思封部,尤在抚安……尔当奉兹七德,睦彼四邻。夙夜以励武功,周旋以修军政。成于乐土,副我朝恩。勉服训词,钦承厥命。”

  这是一份制书,以皇帝的名义起草,大体写了任务要求。除此之外,还有正式的官印、旌节、仪仗及其他证明文件,一起发放。

  “海隅”、“越俗”,已经很明显说明了地点。朝廷还给了大体方针,即“抚安”、“睦邻”,同时也要“励武功”、“修军政”,基本上该说的都说了。

  山高路远,情况复杂,朝廷也不可能给详细的指示,只能如此交待了。

  静海军节度使,兼安南观察处置等使、安南都护,领交、陆、峰、爱、驩、长、芝、演、福禄、武安、武峨十一州,治交州。

  镇名安南,咸通七年,高骈收复之后,诏令置军,赐军号“静海”。

  静海十一州,一开始是比较安定的。即便经历了安史之乱,中原藩镇割据的割据,作乱的作乱,造反的造反,安南一直比较太平。

  第一次作乱是在德宗贞元六年(790),因为经略使死了,其僚佐李元度、胡怀义作乱,岭南节度使李复至,将怀义杖毙,元度流放琼州——即便这会,交州仍然是户口相对繁盛的好地方,琼州、崖州是令人生畏的流放之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