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436节(1 / 2)

  但——还是很紧张啊!

  “解将军,如今是什么时候了?灵武郡王掩有数十州,势大无比,他说要做什么,还不是完全由着自己心意?”苏濬卿急道:“便是屠了孟州,又如何?还能有人为咱们报仇不成?”

  “屠了孟州,名声就坏了,各州拼死抵抗,他敢吗?”解宾有些迟疑地说道。

  如今天下这个形势,并不是说你实力强我就一定要投降你。屠城,坏处远大于好处,只会让人反感。

  东平郡王攻时溥,打得那么艰难,也没见他下令屠杀徐州百姓。李克用与孟方立鏖兵数年,他的军纪都那么差了,但也只是劫掠罢了,围攻邢州那么久,到最后连孟氏家族的人都没杀。

  不是不想,是不敢。

  孟氏好歹也是昭义节度使,你屠了孟家,以后谁敢降?这年头谁也不比谁厉害多少,大不了跟你拼死算逑。

  “便是不屠孟州,解将军你觉得此城能守吗?”苏濬卿换了一个说法。

  “若中潬城、南城出兵增援,运送修补城墙之材料,可以守。”

  “把人拼光了,咱们算什么?”苏濬卿问道。

  这个问题点中死穴了。

  军阀手里没有兵,你连个屁都不是。夏军围攻北城,首当其冲的便是他们孟州兵,汴人肯定乐得看到他们拼完。

  “唉。”解宾又长叹了一口气,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解将军,敢问张帅何在?”苏濬卿一进城就打探到了张全义不在,但他还想确认下。

  “去南城面见朱友恭了。”

  “难道朱友恭接替庞师古统领大军?”

  “差远了。”解宾说道:“庞师古统帅十万大军,朱友恭不可能,他只是担着盟津这一片的防务罢了,其余各段,还有方面之将。”

  “这么多方面之将,总得有个统帅吧?”

  “只能是那位了。”解宾没有说出那个名字,但苏濬卿已经猜到了。

  “嗨,又绕远了。”苏濬卿赶忙将话题拉回来,低声道:“解将军,我知道张帅于你有恩,但如今这个形势,咱们得为身家性命考虑啊。我这里有一封信,你一看便知。”

  说罢,将一份封得严严实实的信件递了过去。

  解宾虽然识字不多,但接过来拆开后,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大体意思还是明白了。

  赫然是夏军河洛经略使李唐宾写给他的信,信中除畅叙旧谊外,还有就是劝降了,并许他到灵宝当镇将,仍统旧部——这显然不是李唐宾能做决定的,而是邵树德的许可。

  苏濬卿在一旁够着头想看。他本以为解宾识字不多,要向他求助呢,结果他看完后就仔细收起来,藏到怀里了,大为失望。

  “解将军,如何?”苏濬卿期盼地问道。

  解宾倒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道:“灵武郡王许我到保义军为外镇将。”

  这——这不错啊!

  苏濬卿有些酸溜溜的,武夫就这点好,手头有兵,说话腰杆子都直。孟州城内三千多步军、五百骑军,如今都听解宾一人号令,邵树德起家时也就这点本钱。

  “灵武郡王素来一言九鼎。”苏濬卿收拾心情,笑了笑,道:“河中王瑶,说保举他当节度使就保举了。陕州李璠,至今也是保义军节度使。别的不谈,光这份信誉,就让人无话可说,非常信服。解将军既得了许诺,灵宝镇将之职定然稳了。”

  解宾的脸上稍稍有了点喜色,确实,邵树德很讲信用,与朱全忠大不一样。

  他和苏濬卿并不是朱全忠的下属,对朱全忠也谈不上什么背叛。甚至就连他们的主公张全义也不是朱全忠的下属,属于投靠依附性质,严格说起来和王瑶、李璠、王卞、诸葛仲方之类的比较相似。

  可能由于性格原因,比如非常能忍,张全义看起来非常像是朱全忠的手下,但他与胡真这类人是有本质区别的,至少官员、军队、钱粮之事全是自己一手掌控。理论上来说,想送钱粮到汴州就送,不想送就不送。

  但胡真没这个权力,滑州钱粮收完税后,除留州部分外,全部解送汴州。邵树德那边的渭北、邠宁、泾原等镇同样如此,他的供军使衙门在各地设立仓库,这些库存钱粮,地方节度使或刺史无权过问。

  既然不是下属,那么背叛起来就没有太多心理负担了。唯一的障碍,就是张全义的态度,他到现在还不肯说出“降”这个字,可能还想掌握军权吧。他是经历过人吃人旧事的,对军权非常敏感。

  “解将军,可曾下定决心了?”苏濬卿有些着急,事情越拖越容易产生变数,再犹豫下去,万一汴军大队进城,你是让他们进来呢,还是不让呢?

  “张帅还在南城……”解宾还有最后一丝顾虑,不想坑了老上司和亲家。

  “解将军,不如先袭杀了军营内那五百汴人,然后封锁全城,严禁进出,不让消息走漏出去,待张帅回来后,便是想反悔也晚了。”苏濬卿建议道。

  “汴人善战,怕是杀之不易。”

  “不如,我让幕府送酒肉劳军,待汴人放松警惕之时,解将军带兵袭杀,则大事济矣。”

  解宾又看了一眼苏濬卿。这个毛锥子,这些日子以来一直让他刮目相看,够狠啊!

  艰难以来,各镇节度使利用赐宴、劳军的机会,不知道杀了多少骄兵悍将。苏濬卿这计,也是常规操作了。

  解宾悄无声息地点了点头。

  ※※※※※※

  解宾、苏濬卿二人在策划血腥阴谋,邵树德则在河清县接见从长安溜来的韩全诲。

  “拜见夏王。”韩全诲直接跪倒在地,谄媚地说道。

  “韩宫监这是何意?”邵树德心中一动,问道。

  “回大王,夏、汴开战,漕运断绝,长安局势不稳,多有军士鼓噪。圣人召开延英问对,崔昭纬提议给灵武、东平二郡王晋爵,封夏、梁二王,欲令二位解斗,重开漕运。韦昭度附议。”韩全诲说道:“这会使者多半已经出长安了,分赴安邑、汴州。”

  陈诚、赵光逢对视一眼。

  给邵树德、朱全忠封王,其实上次韦昭度过来解斗时就提起过了。以前邵树德不想要这个虚名,但上次他没有反对,一是因为天下已经有了董昌这个越王,二也是水到渠成,差不多是时候了。

  “陛下怜我守藩辛苦,何如此厚赏也。”邵树德面有惭色道:“圣人在上,野无遗贤。崔昭纬主政南衙,颇有建树,韦昭度分掌三司,论事忠切,有文贞之风。圣人有此贤才佐助,何愁中兴无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