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394节(1 / 2)

  有人想起了当年攻渭州的旧事。定远军将士如阴兵借道一般,悄然摸至,突袭了吐蕃人的西使城。

  今日之战,何其相似也。

  子时,大军抵达出发位置。稍事休息后,王德谦一马当先,带人冲了上去。

  站在关城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波光粼粼的河岸边,数枚银色的“箭头”正在小步快跑,往关城冲来。

  箭头之后,是一道道银色的波浪线,汹涌如潮,如惊涛骇浪拍向崖岸。

  “啪嗒”梯子靠上了关墙,有人用力扯了扯,梯子顶端的勾刃牢牢勾住墙顶。

  “吱嘎吱嘎”的晃动声响起,还有粗重的喘息声和甲叶碰撞声。

  一道白汽飘上了墙顶,继而露出兜盔上的红缨,然后是一张凶狠中带着惊喜的面孔。

  有人跃上了墙头,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如同睡梦中的野兽被惊醒,嘶吼声突然间就惊天动地了起来。

  “有贼子!”“杀啊!”“快去叫人!”

  城头爆发了短促激烈的交战。

  王德谦一斧劈下,将一个惊骇欲绝的少年劈下了城头。

  左脚一踹,熊熊燃烧的火盆顺着马道往下翻滚。炽热的木炭在黑暗中飞舞,点点星火落入了城下的黑暗之中,惊起大片惨叫。

  “将他们赶下去!”关北只有数十用于监视的老弱羸兵,因为自己的疏忽,让贼人爬了上来,本就罪无可恕,此时也只有拼死反击,将功赎罪了。

  十余个火盆被搬了过来,顺着马道往下倾倒。

  红热的木炭落在人脸上,钻入人脖颈,砸在裸露的皮肤之上……

  哭喊声此起彼伏,马道上乱作一团。

  更有全身被引燃的。冬日的绵衣外层很快被烧穿,夹层中的败絮给烈火提供了极好的燃料,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火人。

  火人不辨方向,狂乱起舞,或者栽落城下,或者在地上打滚,同袍纷纷惊呼,挤作一团。

  “射!”弓手冲了过来,一波箭雨落下,马道上惨叫声更加剧烈。

  焦糊味、血腥味交相错杂,汴军的北侧守军,几乎被一瞬间就被绞杀殆尽。

  “放火!”王德谦带着百余人顺着马道直往下冲,临走前还吩咐了一句。

  关城内的呼喊声陡然激烈了起来,大街上响起了凌乱的脚步声。

  王德谦看了眼身后百余名勇士,人人身披重甲,手持刀斧、长剑,目光沉凝。

  稍稍列了个阵后,百余壮士墙列而进。

  王德谦推开了欲挡在他身边的袍泽,拎着长柯斧,当先而走。

  拐角处涌来了一队惊慌失措的汴军。

  没有任何废话,直接一斧劈下。

  斧刃带起了大蓬鲜血。身上的铁甲几乎也在一瞬间遭到了数杆长枪的捅刺,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直钻脑仁。

  斧子横着一扫,一颗头颅高高飞起。

  皎洁的月光照在上面,狰狞绝望的表情纤毫毕见。

  “杀!”王德谦大吼一声,长柯斧横扫之下,数名汴军士卒的长枪落地,他瞅准机会,纵身跃了过去,再度横扫,引起一片惊呼。

  正面厮杀,长柄钝器何其神勇哉!

  身后的军士借着混乱,迅速跟进,双手重剑近身连砍,汴军的长矛手抵敌不住,连连退却。

  “去死吧!”王德谦的长柯斧已经卡住丢弃,他抽出随身携带的横刀,哪里人多往哪里挤。

  身上不知道被人砍了几刀,捅了几下,甲叶估计早就破碎不堪了。王德谦跃入人丛,横刀刺入一名贼兵腹部,还未及抽出,一贼挥刀砍来,他不退反进,合身抱住那人,头槌一撞,两人脸上都鲜血淋漓。

  那汴兵拼死抵抗,王德谦杀得性起,又是一撞,然后用双手掐住对方喉咙,直如铁钳一般。

  将士们受其激励,人人奋勇,长剑、陌刀连番劈砍,汴军支持不住,很快被推过了街角。

  关城上方的火势越来越大了,城楼烧得劈啪作响,火星四溅。

  即便是再愚钝的人,也知道己方被两面夹击了,正在南城拼死作战的汴军士气大跌,人人惊疑不定。

  城南的定远军将士看到了关城内燃起的冲天大火,士气大振,人人奋勇,死命搏杀。

  士气一涨一跌,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更何况守城的也不是什么精锐,州兵土团之流罢了。

  很快,有人攻上了城头,并站稳了脚跟。

  最后一股还敢厮杀的汴军疯狂冲了上来,双方毫无章法,战做一团,时不时有人互相抱着坠落城下。

  在城头上厮杀的,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战到最后,牙齿都用了起来,咬着对方的鼻子、耳朵,鲜血淋漓。

  鼓手扒了上衣,在寒冷的夜风中奋力擂鼓。他们的头顶仿如蒸笼一般,腾腾冒着热气。

  激昂的鼓声之下,一队又一队军士登上城头,将汴军逐渐往下压。

  王遇站在高台之上,鲜红色的披风随风起舞。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鲁阳关城头,在看到越来越多的己方军士登上城头,并且再也没有被驱赶下来之后,他轻轻松开了紧握的拳头。

  大事定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