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300节(1 / 2)

  葛从周虽说没犯什么错误,但两次用兵,一次在崤山设伏,泰半落空,未能歼得夏贼银枪都主力,一次遣郝、冯二将绕道攻击夏贼粮道,但音讯全无,多半全军覆没了。

  后面放弃崤山营寨,也是奉东平郡王之令,引夏贼东行,让他们顿兵于洛阳周边,拉长粮道,好施展各种手段。

  但失败就是失败,统兵大权估计要被剥夺了,说不定还要被召回汴州,而今还联络他作甚。

  “葛从周要失势了,遣人知会一下庞将军吧。罢了,这信我亲自来写,你再誊抄几份,交由几个信使,趁夜出发,送往南边。”张全义想了想后,说道。

  之所以要趁夜,是因为外头夏军游骑活动比较猖獗,怕被截获。

  夜中出发,周围地域又这么广阔,只要运气不是太差,应能及时送到。

  当然即便被拦截了也没什么。信的内容他自有分寸,不会涉及到汴军各路兵马的行止,只是单纯地说下援兵先锋保胜军溃败的事情。

  写完给庞师古的信后,张全义觉得不妥,又写了封给葛从周的信。

  儿子张继业分别拿去誊抄。

  张全义静静地坐在屋内,他想起了弟弟张全武,如今在太原当个闲散小官。

  或许,该给他也写封信?

  他犹豫不决。

  想写,但害怕朱全忠。不想写,乱世墙头草的本能发作,又觉得该多面下注。

  罢了,还是不写了。

  晋阳那局面,看起来就不像能成事的,甚至不如灵夏。

  夕阳从窗户洒落进来,照在张全义的脸上,纠结得就像块橘子皮,这些乱世老滑头啊。

  他又思考是否该与李唐宾联络联络感情,但好像时机也还不成熟。

  唉,如今这局势,扑朔迷离。

  夏军看起来大占上风,但邵树德的老巢离这里太远了,不可能支持得起多少大军征战于河南府。东平郡王的势头又这么好,兵多将广,即便暂时小挫一阵,早晚能将夏贼逼走。

  除非,邵树德能拿下河中,如此才能追平宣武的实力。

  再等等。

  新安县那边,是不是要开打了?吾儿继祚能否挡住夏贼?

  张全义忍不住走进书房,拿起了洛阳周边的山川地理形势图。

  “来人。”他突然喊道。

  “大帅。”亲将走了进来,行李道。

  “遣使知会吾儿,若夏贼行至城下,当谨守城池,万勿出战。夏贼掳掠,便——便让他们掳掠好了。夏贼退走后,总还有收拾残局的机会。”

  “遵命。”

  

第037章 新安与商州

  两万大军来到了新安城下。

  是的,他又分兵了。

  之前留横山党项万人在硖石县整修堡寨,戍守地方。

  硖石县到新安县,总计约二百里,不可能不留兵戍守,毕竟这里是敌境,没有本方的州兵之类的地方武装帮着守家。

  乾壕寨、渑池县、硖石堡三地及附近重要地点,留天雄军五千步卒、顺义军三千多步骑守御。

  其实根本不够,九千多人摊到二百里的距离上,稀稀拉拉,也就象征性意思意思。

  现在邵大帅身边的兵力,有铁林军一万二千步骑(三千军属骑兵已归建)、天柱军七千步骑(同上)、河洛游奕讨击使徐浩手下两千骑兵,本来还有银枪都辅兵五千人,不过他们已经南下汇合银枪都战兵了。

  忠顺军已经滚到了四千多,不过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很可疑,忠心方面也很成问题,根本不能作为倚靠。

  河南府的人口还是太少了,被秦宗权、孙儒来来回回,现在才五万户,招降纳叛搞仆从军都成问题。

  而没有仆从军,光靠带过来的这几万人,处处分兵留守。邵树德突然想起了后世日寇入侵中国,一个县只放一个中队几百号人的事情……

  兵力摊薄到极致。

  还是得取得中原大族、军头的支持,唉,这人口突然也掳掠得不香了。

  “大帅,可是有不解之事?”刚扎好的大营内,陈诚察言观色,问道。

  此时大帐内外除了亲兵,并无其他人等。

  “我在想,是不是可以考虑授实权节度使?”邵树德这话说得含糊不清,但陈诚一下子就懂了。

  晋阳李克用,这个集团就是给手下人地盘和兵,和天下其他藩镇差不多。

  比如李罕之,就是泽州刺史,也事实上管着潞州。

  攻下河北三州后,安金俊任邢洺团练使,这也是实权,掌管邢、洺、磁三州军政大权。

  历史上攻下大同,克用表石善友为大同防御使。

  幽州,也曾经交给过刘仁恭、周德威等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