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279节(1 / 2)

  渭水道之上,折嗣伦穿着新做的戎服,兴致勃勃。

  他现在的职务是凤翔镇衙内都知兵马使,兼洋州刺史。

  凤翔一府四州,已经是折家的新根基了。

  麟州新秦那边,越来越多的子弟南迁,主要分布在凤翔府,相对富庶的洋州也住了不少人。

  折家对凤翔镇的经营是下了大力气的。

  军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折家子弟为骨干,充任各级军官。

  军士部分来自麟州,部分来自庆州,这是折宗本任邠帅时招募的东山党项部民。

  最近两年,又募了一些凤翔府、洋州及兴、凤二州羌人部落军士,但数量不多,占不到主流。

  折家与邵家乃姻亲,关系自不必说。妹婿有大志,那就帮他打好了,败了又如何?大不了遁去草原之上,还不一样过日子?

  而一旦赢了,这收益简直不敢想象,长安、洛阳亦可住得!

  独孤氏、长孙氏之故事,折掘氏便做不得吗?

  再者,折掘氏乃宇文氏别绪,这身份难道比独孤氏、长孙氏差了吗?

  干了!

  七千凤翔军,五千步卒、两千骑卒,真没有糊弄妹婿,全是精兵,这次便跟着去潼关,会一会关东诸侯。

  “衙内,金州又向洋州求援了。”驿道之上,信使忽至,禀报道。

  “李家也是老子英雄儿狗熊。当年攻长安,李详也出过死力,兵也不算差,这才过了十年,就这副模样了。”折嗣伦叹气,道:“冯行袭吃了熊心豹子胆,就这么想吞并金商?”

  冯行袭,山南东道均州刺史。

  本是该州一小军官。时逢贼寇孙喜聚众数千于汉南,截断驿道,抄掠外镇送往长安的贡赋,冯行袭将其斩杀。随后又鼓动军士哗变,驱走刺史吕烨,被时任山南东道节度使的刘巨容任命为均州刺史。

  中和年间,秦宗权部将赵德諲攻襄州,刘巨容不能敌,于是灵机一动,率军入蜀,“护驾返京”,随后入朝为官。山南东道遂被赵德諲所据,冯行袭继续当刺史。

  冯也是颇有野心之辈。

  他对现有地盘并不满意,于是便把主意打到了邻镇金商头上。

  去年泾师之乱,李详本来是要率军勤王的,但冯行袭攻来,便作罢了。随后又因为连续在外作战,餐风露宿,直接病倒了。

  冯行袭觅得机会,今年又再度攻来。李详不得不遣使向邻近的凤翔镇求援,折嗣伦接到的便是这封信了。

  他骑在马上想了会后,便让人搬来案几,随后下马,摊纸磨墨,给父亲写信。

  金商西面便是凤翔府的洋州,再西面则是兴元府,离得很近,救还是要救的。

  冯行袭忒也可恶,也必须给他吃个教训。

  如果诸葛仲方愿意的话,凤翔、金商、山南西道三镇联兵,把贼巢均州给打下来。

  赵德諲既然不愿管,咱们就替他管管。

  理亏的是你,有何话可说?

  听闻赵德諲也老迈得可以了,如此昏聩,实在不行的话,趁势杀到襄州去都未必不行。

  伏案写完信后,折嗣伦让亲兵带回凤翔府。

  想了想后,又写起了第二封信,这是给妹婿邵树德的,重点把李详、冯行袭之间的事情讲了讲。

  他觉得,兹事体大,还是有必要提前说下的。

  万一与山南东道闹大了,事情不可收拾之时,还得妹婿最终拿主意。

  赵德諲的忠义军节度使之位,可是朱全忠保举的。虽说两人貌合神离,但万一逼急了,人家真投靠全忠了呢?岂不坏了妹婿大事?

  写完信之后,他又喊来一名亲将,嘱咐他即刻北上灵夏,将信件亲手交到灵武郡王手中。

  

第014章 全忠

  大顺二年八月十九,汴州,朱全忠正与敬翔、李振、韦肇三位心腹谋士议事。

  “中和三年,镇州王镕、魏州乐彦祯、郓州朱瑄、太原李克用与我同登节度使之位。而今八年过去了,如何?”朱全忠最近心情不错。

  丁会统率大军攻时溥,武宁军已经不敢野战,单靠守城顽抗。

  仗打到这份上,其实已经相当被动了。

  时溥严密控制的是徐、宿二州,目前被孤立包围。徐州不好说,宿州拿下不难,目前采用的是攻城、攻心并举的方式。

  泗、濠二州,理论上是淮南镇的属州,但被武宁军控制着。

  当然这两个州本来就该归徐州管辖,但谁让徐州兵凶呢,屡次闹事。

  从广德年间拥兵不朝的李光弼开始,徐州就没让人省心过,朝廷不得不多番“操作”,想尽一切办法压制这里的大头兵。实在不行的时候,只能屠光了事。

  但正如魏博一样,杀光了一茬还有一茬。老一辈徐州兵被杀完了,新一辈桀骜衙兵又出现了,如今他们是抗衡朱全忠的主力。

  泗、濠二州,时溥控制得不是很严密,这次宣武军也没有主动去攻打,双方维持着相安无事的默契。

  待击破徐、宿二州之后,便可兵进淮南,泗、濠二州还不手到擒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