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98节(2 / 2)

  回鹘人一开始派出小股骑兵不断袭扰、迟滞追击大军,不过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到了最后,乌姆主终于绝望了,放弃带着吐蕃部落民一起西逃的想法,而是裹挟着其精壮,乘马西走。

  这人,也真有意思!

  一开始想带着俘虏、牛羊、财货一起走,后来发现不现实,凉州大败之后,唐军全线追击,于是放弃了这些,转而说动六谷吐蕃一起跟着迁徙。

  但这同样很慢。在迟滞行动没有效果之后,乌姆主终于认清形势,放弃了六谷吐蕃妇孺,只带走精壮。

  来回折腾,不见棺材不掉泪,这是个煞笔吧!

  “大帅,丰安军游奕使王将军来了。”亲兵十将陆铭策马过来,禀报道。

  “让他过来。”

  王虔裕很快赶至:“见过大帅。”

  “王将军,此战突袭洪源谷、庄浪谷,瓦解敌军心,居功甚伟。”邵树德说道:“你部还有多少人?”

  “丰安、经略二军近千骑卒,另有蕃骑一千。”

  “可有短马槊或骑矛?”

  “有一些将士带了角弓,有短马槊。”

  “不要带长马槊了,携带短马槊和角弓,立刻追击回鹘人。”

  “遵命。”

  追!尽最快速度追!这是如今的首要任务。

  国朝骑兵,秉承南北朝遗风,使用的马槊较为粗长、笨重,槊刃也长,比后世明清的骑枪重多了,因为骑兵的训练方向就不纯是马上刺杀——马槊的武艺,和骑矛、骑枪是不一样的,要更复杂全面一些,培养成本也更高。

  马鞍旁悬挂的,一般是短马槊,长马槊只能手持,这就注定他们很难离开辎重部队独自行军。

  如今要追击回鹘,自然要使用更为轻便的长兵器了,以便携带弓箭杀敌。

  以后,是不是要改革传统的骑兵训练科目?马槊,是不是可以淘汰了?

  邵树德其实有个计划,此战如果能讨平甘州,那么就在甘州回鹘内大肆征兵,专门组建一支骑兵部队。

  这支部队的骑术底子很好,箭术也很高超,再专门制造很轻便廉价的骑矛配备给他们做长兵器——对,就是被很多马上武夫鄙视的过于轻便,以至于没大规模流行起来的骑矛。

  如此专门训练几年,看看到底是使用轻便骑矛的骑兵部队好使,还是使用长马槊的骑兵好使。

  如果性价比够高的话,以后干脆别整马槊了,连弓都没法兼用。更他妈难练,槊刃就长六十多厘米,前部重得要死,训练时间比骑矛长多了,想要精通更难。

  王虔裕走后,邵树德又想了想还有哪些骑兵没被派出去。

  “杨悦呢?现在在哪?他手下三千多蕃汉骑卒呢。”他问道。

  

第021章 甘州

  广袤的草原上,数千骑正在快速奔袭着。

  在付出重大代价后,嗢末人攻克了删丹岭。随后,大量骑卒如开闸洪水一般,沿着弱水水系向前突袭。

  嗢末人很快落在了后面,因为他们的马掉膘得有点厉害。

  骑兵追击战,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追击中的战马,不可能全吃草,得和粮食混着喂,最好全吃粮。草原缺水,还要沿着相对固定的路线行军,不然途中可能因为饮水匮乏而渴死。

  另外,如果不是一人双马甚至三马,就需要走走停停,马比人容易累!

  铁骑军一人双马,备用马匹上带了许多豆子和食水。食水自己吃,豆子用来喂马,因此还维持着一定的速度,并且慢慢追上了落在后面的回鹘骑兵。

  铁骑军像切蛋糕一样,时不时冲杀上去,截住一股回鹘骑兵,将其与大部队分割开来。

  他们的战马没有甲,但人有甲,配合也默契,无论是突骑都还是背嵬都,其实力都很强。不过总体而言,回鹘人更讨厌背嵬都,因为他们的骑射本领很强,死死地克制着己方。

  杨悦如今就截住了一股回鹘骑兵,可能还有少量六谷吐蕃,大概四五百人的样子。

  回鹘人不断打马,然后回身射箭。

  手持藏矛的蕃部骑兵想拉近距离,但做不到,被人像放风筝一样傻傻地吊着。

  草原广阔,一望无际,回鹘人的这种战法确实很恶心人。牢牢维持着最适宜他们作战的中距离,靠弓箭杀敌。

  不过蕃部骑兵还有人帮忙。

  新泉军都虞候范河带着将近四百骑卒,绕到了回鹘人前方,试图阻拦。

  拓跋部、白家部的骑卒也两翼包抄,硬是凭借人数优势,稍稍遏制了一下到处乱窜的回鹘骑兵。

  而一旦他们的活动空间被大幅度挤压,骑射战术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杀!”双方很快短兵相接,范河手持马刀,与一名回鹘骑将战在一起。

  闾马部的骑卒冲到外围,弃矛用箭,时不时射落一人。

  近战搏杀装备吃亏,打不过别人,外围还不断被偷冷子放箭,回鹘骑兵越战越没有信心。在被击杀了数十人后,他们不管不顾,硬冲着逃了出去。

  “换马!”新泉军士卒携带了不少从浩门谷、阳妃谷搜罗到的吐蕃战马,翻身上去之后,只一会就凭借马力优势追上了溃逃的回鹘骑兵,继续截住他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