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72节(2 / 2)

  不过洋州子城应该也快坚持不住了。守城物资消耗殆尽,昨日被接连两次攻上城头,城内都开始征发健妇上城戍守了。

  今日攻城的是神策军、邠宁军和泾原军,他们之前合计伤亡一千多,今天再次鼓起余勇,拼死攻城。上午已经登上过一次,被赶了下来,这会再打,应该悬念不大了。

  杨复恭父子不过几百衙兵、千余州兵,外加临时征集的丁壮,硬生生守到了现在。不过他们运气不太好,一般的攻城战,很多时候都是在围城。比如黄巢围陈州三百天,其实有没有打一百天都不一定,但朱玫是个狠人,每天都要打,各部轮番上阵,高强度攻城,不惜伤亡,这谁顶得住?

  洋州子城外突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梁汉颙一个激灵,快步走出伤兵营地,只见泾原军已经攻上了城头。贼军拼死反击,城头上不断有人或尸体落下来,但泾原军顶住了,而且还把贼军一步步往里推。

  正在待命的神策军捧日都第一时间派人增援,数百壮士持械而上,快速涌上城头,稳稳地立在那里。而最先杀上去的泾原军,则已经追着贼军溃兵往城内冲杀了。

  洋州城,终于要破了!

  梁汉颙长吁了口气。他不想再打攻城战了,一点都不想。死伤了七千军士,不过消灭了两千贼军,其中不少甚至还是丁壮。若是野战,怕是一个回合就能让敌军崩了。但在守城时,杨复恭父子连番重赏,硬是让他们攻了一个多月,这才生生把这座城市推平。

  大帅南征诸葛仲保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就是不知道会不会也遇到围攻坚城不下之事。其实还是河南打仗爽利,除了巢贼围攻陈州那次,各个势力打来打去,几乎就没什么长时间攻城的战例。

  要么是野战,要么是守城方被人轻易攻下,总之都很轻松。宣武军攻滑州,一晚上,攻濮、曹二州,也是一两天工夫,河南人就是爽快!

  就在梁汉颙遐想间,城门很快被打开了,诸军蜂拥而入。其间甚至还发生了一些争吵,凤翔军欲屠城泄愤,张彦球派人劝阻,差点兵戎相见。

  朱玫虽然是邵树德任命的洋州四面行营招讨使,但到底有所忌惮,也不敢完全无视张彦球的意见。再加上折宗本也站在张彦球一边,因此最后只能作罢,草草劫掠一番了事。

  对此,张彦球、折宗本都无话可说,没有阻止,毕竟大伙在这都死了不少人,心里肯定是有气的。城内百姓,或多或少也协助了守城,把财货交出来也是应有之意。

  杨复恭父子被搜检了出来。二人竟然没勇气自杀,让人轻视不已。没说的,绑起来移送兴元府,交给大帅处置。而大帅,多半会将其械往京师,交由朝廷治罪。

  邵树德是在二十三日收到消息的,此时他正在集州过夜。

  他看了会战报,顿时有些头疼。

  此番出征以来,死伤的军士可不少啊,算上蕃部,接近四千人了,就算其中有部分伤员能回归,但一年支出三万多斛粮食的抚恤是肯定免不了的。

  一斛粮食,与一匹杂绢的价格相差无几。三万多斛粮食,就是三万多匹杂绢。

  而收获呢?赵俭奉上两万缗钱、六万匹绢,这些绢换算成杂绢,以灵夏的物价,就认为是十二万匹吧,这是一次性收入。

  以后每年还会奉上三万缗钱、五万匹绢,虽然不知道能持续几年,姑且算是每年都有吧。山南西道,怎么着也得奉上同样的财货,这还是看在诸葛大帅的面子上没有多要。

  好吧,还是剩了不少。但其实最大的收获,还是今年的养军开支由关中、凤翔、山南西道的百姓承担了,一年下来节省了几十万缗钱、几十万匹绢,这才是大头。

  养军不易啊!但不这样养军,又维持不了战斗力。高战斗力,需要高额的军事开支,挺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

  “大帅,韦昭度已至南郑。”赵光逢走进了房间,禀报道。

  “韦昭度是要入蜀了。”邵树德挥了挥手,让正在给他揉捏肩膀的赵氏小女孩停下,说道:“洋州那些神策军,多半都要入蜀。两万人呢,陈敬瑄可顶得住?”

  “多半顶不住。”赵光逢说道:“朝廷旨意,在蜀地还是有点分量的。不需要一城一地打过去,很多时候是传檄而定。”

  这就是朝廷大义的好处了!大唐这块牌子,在南方还是吃得开。北方诸镇,多多少少都和朝廷对着干过,对皇权没那么敬畏,朝廷大义就不太好使了。

  “朱玫移镇的事情,韩全诲有消息传过来了吗?”

  韩全诲目前在洋州那边监军,毕竟干死杨复恭父子比收复通、壁、开三州更重要。甚至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这三州收复不了才好呢,他们才有拉拢的机会。到时候给你整个巴南防御使,恶心不恶心?

  “北司那边基本没问题,但南衙诸位宰相意见不一。”

  “哼!某才刚从长安旁边路过,就这么不长记性?如今诸宰相都要判三司的吧?直接和他们说,如果不同意我的要求,山南西道就不给朝廷大军过境。今后蜀中贡赋,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绕路转运。有本事船运出川,走夔峡、山南东道、金商这条线,看看李侃、赵德諲、李详三人好不好说话。”

  赵光逢低头不语。

  “赵随使,某觉得,你还是跑一趟长安吧。南衙那些朝官,别看一个个功名在身,有些时候,还没那些中官办事牢靠。某就两个要求,第一,罢武定军、置陇右镇,陇右节度使萧遘不变,凤翔节度使为折宗本;第二,邠宁节度使交给……”

  说到这里,邵树德沉吟了好久,最后才道:“定难军供需使李延龄任邠宁节度使。”

  “大帅要不要再兼一镇节度使?如今天下,已经有朱全忠、李侃二人身兼两镇了。”

  “还是算了吧。如今定难、朔方、振武、天德四镇,大小事务,某一人操之,与玄宗朝的朔方节度使何异?”邵树德笑了笑。他是非常苟的一个人,只重实利,虚名方面过得去就行了,没必要过分追求。

  数月前进薄长安,如果真的强行索要,一个王爵弄不来吗?一人身兼朔方、河西、陇右三镇节度使不可能吗?只是没这个必要罢了,整得和安禄山一样,成为众矢之的,只是自寻烦恼。

  “大帅,某今晚便启程。”赵光逢说道:“事情宜快不宜迟,省得朝中再生变故。”

  “何必急于一时?”邵树德伸手拦了拦,然后道:“赵姝,给赵随使倒茶。对了,你们还是亲戚吧?”

  赵光逢有些尴尬,道:“都是天水赵氏,然不是一支。”

  邵树德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别的赵氏都恨不得与天水赵氏搭上关系,但赵光逢却隐隐保持距离,这人有意思。

  赵姝很快端来茶具,给赵光逢倒了碗茶。

  赵光逢低头谢过,慢慢饮了起来。

  “今日,某收到了李克用的亲笔信,邀我共击张全义。”邵树德突然说道。

  “大帅可是已回绝?”赵光逢放下茶碗,问道。

  在赵光逢看来,此事很没必要。如今刚刚平定了山南局势,今后可坐收山南西道、龙剑两镇的供奉,一年六七万缗钱、十余万匹绢不成问题,可养即将屯驻于兴州、兴元府的上万大军。

  待班师后,还可细细拟定保塞军、保大军、凤翔镇每年上供的额度,镇内钱粮之用度大为宽裕,正好可以将多年积累下来的民生欠账细细清理一番。此时真的不宜再动刀兵,至少得缓一缓。

  “某确实回绝了。”邵树德说道:“不过,朱全忠已发大兵攻蔡州。打完蔡州,接下来怕是就要对朱家兄弟及时溥动手了。宣武军,几乎月月战,年年战,脚步一刻不曾停歇啊。”

  赵光逢仔细想了想,如今似乎到了一个战略抉择的关键点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