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京城谣言(1 / 2)

  人们闻讯大喜。数百年来蒙古草原上的心腹大敌,终于毁于内乱、实力大减,退缩回草原深处了。中原民族大明朝可以稍喘口气了。

  而这一切,都是有赖于一个少女的援助。就是她亲自得去谋划、操控、推动了整件事情的发展,使事件翻天覆地得逆转了。她一个人改变了这场战争的进程,使天下形势为之大变。都是一位叫“明前”的少女。

  * * *

  战争结束,一切迅速地恢复了原有秩序。

  前线的“金都城”留下了许规和几位大将镇守,固守防线,防范敌军。与鞑靼国进行合谈或者偶尔的小战役。代宗与小梁王率领着文官武将们凯旋回朝,返回北疆西京。前线的战争一旦赢了,后面大明的问题便迫在眉睫了。

  此时,大明的“大胜捷报”也传回了西京和京城“金陵城”。全国臣民们都为之欢天喜地、举国欢庆。垂帘听政的董、王两位太后等皇室宗室们和朝廷内阁也下旨表彰。代宗与太子回到西京,北疆百姓们夹道欢迎,杨皇后也在藩王府设宴欢迎丈夫和儿子得胜归来。

  北疆和大明朝都陷入了难得的喜悦中。

  西京是北疆的都城。古人认为东方主春,西京的正门便称成“向春门”。但是此正门不向着东方,而是面向大明内地的方向南方。以示藩王之心始终向着大明京城金陵城。这城是大明最靠西北,防御蒙古的军事重地,又是北地藩王的驻藩地。因此城池非常雄伟壮丽。也是仿照大明京城建立的。东西南北各有数条大街,把西京分成十多个里坊。有九个路口,号称九九之衢。城里南文北武东富西贵,一条宽阔中轴线穿过了街道里坊也穿过了藩王府,俨然就是个自立为王的北疆小京城。西京建造得格外雄壮大方。

  藩王朱堪直在弱冠之年被分封到北疆,隐隐就是当年争太子失败,被先先皇放逐到蛮夷之地了。他以为自己这一生就要终老在边陲之地了,就把西京当做自己的京城建造。建得极像金陵城。却没想到有一天他还能被邀请回出生地,重临帝位。真是天意造化啊!

  代宗仅在西京待了一两日,京城就传来了各种消息,使朱堪直下定决心,立刻整队挟大胜的余威返回金陵城。向朱氏皇室、京城内阁和全天下的臣民百姓宣告他回京登基。

  于是人们又快速得整理行装,点军,开拔,进关,返回京城。代宗的队伍一离西京,便直上驿道直驶京城。代宗由北疆进京,还是大胜之后的凯旋进京。非同小可。这一路上道路畅通,沿途各省的布政使都是表现各异。有的接驾,有的远观,各地兵马节度使们也是有的回避远望,有的前来护送……代宗丝毫不理会这些接驾求见的文武百官,日夜兼程,风驰电掣地奔向京城。

  ——胜利之后,便是争夺胜利果实了!手慢一些就会被他人巧取豪夺、做了“代嫁衣裳”。他朱堪直和儿子在前线浴血奋战,大胜敌国。怎么可能在最后关头把这个仓促得来的“皇位”让给了京城朱姓宗室、其他藩王和清流内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