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_分节阅读_第116节(1 / 2)

第133章

  那专门留给太子当侧福晋的博尔济吉特氏一看就是一副健壮的身子, 还有相比于京师女子小巧的面容,她的额头略显宽大,但是相貌底子不错, 有种大草原的异域风情, 不同于京师女子含蓄清丽的美,她的美是有些直接锐利的。

  虽说还没有进门, 但康熙帝看着还算满意,“若是奉行满蒙一家的联姻国策, 太子娶进侧福晋, 也算是全了国策。”

  清朝不仅是要嫁公主的, 娶蒙古贵女也是必要的, 就娶回府邸当一尊佛像供着,完全不会亏待她, 就是不会让她得了孩子罢了。

  “皇上满意就行。”一个侧福晋的位置,也算是看在皇太后和宣妃的面子上了,毕竟几人关系紧密, 这博尔济吉特氏算是有了象征地位, 届时等太子登基,就不会有其他蒙古女子进宫了,有一个看着命数长, 且听话的蒙古妃子在,足以安抚蒙古部落人心了。

  芷嫣点头, 转念提起一件事, “皇上, 太子有四个侧妃位, 前三个已经有定论了, 最后这个若是没别的安排, 雍和宫的李氏到底生养了两子一女,多年在府邸战战兢兢,不若将此——”能将侧妃位填满最好,免得之后入了什么贵女,这府邸的形势就被打乱了。

  “皇后,这事朕有决定了。”康熙伸手将皇后的手包裹住,轻声道,“那李氏不过是汉军旗出身,太子有一个汉军旗出身的侧妃已然足够,再多就不行了。”

  他微微叹声,“一个汉军旗侧妃,一个满洲旗侧妃,一个尚未进门的蒙古贵女,仅剩的侧妃位只能进满洲旗女儿。”

  “皇上既然做好安排,那就按皇上说的来吧。”芷嫣没所谓皇上的决定,她略微提一口又不会有人罚她,只是皇上还想着给太子后院塞进一个满洲旗的女儿着实是让她想不到的,毕竟太子的后院已经塞进不少能人了,且那些能人都有自己的子嗣。

  在这种情况下,她着实是想不到皇上想塞进哪家的女儿,而那家的女儿进太子后院意欲何为,总不会是为了给太子开枝散叶用的,太子的阿哥已有八个,比起他几个兄弟已经是很厉害的,如果真要开枝散叶,那都是一块来的,皇上在这块上从来不会厚此薄彼的。

  除非这个侧妃是别有他用的。

  芷嫣看着皇上,心里有了五成数,如果不出差错的话,太子后院怕是要来个大变化了。

  ……

  蒙古包内,康熙帝仍旧在御案上批改奏折,京师的差事一件接着一件都呈到御前供皇上评判,就算有了太子,他并不总是很闲的。

  不久后,里面进来了不少朝廷臣子,仔细一看还是颇得康熙帝重用的臣子,一个个看着都是赶着路过来的,彼此都擦着汗,等气喘过来以后,齐齐下跪给康熙帝请安,“奴才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康熙头也不抬,目光仍在那奏折上。

  “谢皇上。”臣子们起身,拱了拱手。

  “朕今日有事想找你们商量。”

  “请皇上尽管吩咐奴才。”留下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后,为首的吏部尚书富察富宁安垂下头,几个在他身后的臣子都跟着他一前一后垂下头来。

  “保泰,你来说说这最后的太子侧妃位让何人填上。”康熙终于写完最后一笔了,抬头第一件事却是将那奏折都摊开,没有理会保泰的意思。

  保泰是康熙帝的亲侄子,与康熙帝自是非同一般的亲睐,由他来开口,剩下的臣子也好说话。

  “奴才觉得太子后院已经有了满蒙汉三旗贵女做侧妃,这最后一个位置自然是由满洲旗贵女填上,这才显示咱们满人天下。”其实说是三旗人都是满人,但在一些皇室宗亲眼中,唯有满洲旗的女儿才是正儿八经的满人,当然那些本就是满人血统却分到汉军旗的旗人除外。

  要不就名义正统,要不就血缘正统,这道理说来还挺简单的。

  “是这样不错,”康熙帝淡淡道,“可是让谁家女儿当太子侧妃?”

  这话一出,剩下的几个臣子皆面面相觑,毕竟皇上要想随意定下一个太子侧妃,哪还不简单,看哪家女儿身份够了,就下达圣旨不就行了。

  可皇上还要为此事特地让他们过来一趟,说明这事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指定太子侧妃了,结合这段时间传的沸沸腾腾的乌拉那拉氏不能与皇室结亲一事,他们心里都闪过一丝了然。

  并且试探道:“皇上,奴才听说那文华殿大学士费莫温达膝下有一孙女正逢妙龄——”

  “费莫氏家族式微,不妥。”还没等大臣说完话,康熙就打断那话,神色不明。

  那费莫氏为满洲镶红旗人氏,为满洲下五旗,虽说是家族势力不显,可也是朝廷数一数二的高官了,配以太子侧妃绰绰有余,皇上为何说不可?

  于是有人往更高的身份说去了,“那伊尔根觉罗氏的伊桑阿嫡孙女?”

  虽说这伊桑阿已经逝世了,但是他为官期间任职礼部主事、礼部侍郎、兵部尚书等等官位,可以说得上是深受先帝和皇上信赖,且做了诸多大事,在百姓口中名声很好,且是满洲正黄旗人氏。

  其第三子伊都立是个有才干的,三十八年得了举人,此后在内务府当员外郎,但明眼人可知这人只是还暂居员外郎罢了,此后不放下大错,定能当上高官,其女就是他提及的侧妃人选。

  最重要的是这伊尔根觉罗氏是枝大叶大的家族,比起费莫氏可以称得上是满洲大姓了。

  “还是不妥。”官位太低了。

  这下子臣子们都面色紧绷,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怎么感觉皇上选的不是侧妃,而是嫡妃。

  突然富察富宁安提起了一个人选——“董鄂席尔达有一嫡女,品行贤惠,仪态端庄,不知皇上可否满意?”

  这董鄂席尔达说来可就是来头不小的人物了,为福陵总管大臣岳瞻之孙、都统格礼之子,年少有为,还参与了当时的三藩之乱,在这之后被皇上重用,任用的官职不知多少,用深受皇宠一词形容再贴切不过。

  这样的出身可以当上太子妃了,若是还不满意,他就没法子了,富察富宁安心里叹息,这对席尔达来说,算得上是天大的好事了。

  毕竟眼看着皇上可不是在选侧妃,而是太子妃啊!虽说当今四福晋没有犯下任何过错,但是其家族正是冒犯了皇室,不然那话也不至于传出来,这不是明摆着不想认四福晋太子妃的身份了吗。

  四福晋不至于被皇上罢免嫡福晋之位,可是这家世顶好的侧妃在太子未登基之前是侧妃,在登基后就未必是侧妃了,出于在朝廷上培养出的仔细敏锐的直觉,富察富宁安隐约察觉到皇上的想法为何,大清已经出了一个废太子,不能再出第二个有污点的太子了。

  因而四福晋的嫡福晋之位会在太子登基之前保留着,但是在登基之后是什么情况就不为人知了,毕竟乌拉那拉氏一族得罪皇室也成了总所周知的事,而四福晋始终没有被皇上承认太子妃的身份也是广为人知的事。

  “朕允了。”康熙头也不抬,一旁的大臣隐隐有些激动,心里不停喊叫‘皇上万岁!’,只因富察富宁安说中的是他的女儿,董鄂氏于先帝期间出了董鄂妃十分得宠,死后还被先帝追封为孝献皇后,只是这种追封并不得人心,在那之后皇上给生母加谥,就未曾对孝献皇后有过任何礼让。

  实则当时先帝已有嫡妻,孝献皇后的名分算不上多正大光明,皇上也断然不会承认自己有这一位嫡母的。

  而现在时隔多年,董鄂氏的女儿终于可以入皇上眼了,也可以被允许进入后宫了,即便这只是一种可能,但这种可能就让他心情澎拜了,太子侧妃,等太子登基后,最起码也是个妃位!

  富察富宁安暗自惋惜,他自个儿也有女儿,只是弘晖阿哥嫡福晋是富察氏出身,他要是非得蹭一回风光,就是跟富察马齐对上了,而且,就以皇上在这个时候给太子爷纳侧妃的举止来看,皇上保不准是做好两手准备的。

  也罢,还是让富察马齐出这个风头吧,他这会儿推荐自己女儿反而惹得一身骚,光是皇上这一关就难过。

  他心里暗自揣测着,康熙看了他一眼,又看向董鄂席尔达,心里摇头,席尔达的女儿自是在他想法里出现的,现在不过是借臣子的口说出这话,当然要是他们能提出更为合适的人选,他也不是不能参考,人总有疏忽的,皇帝也一样,他总觉得自己待废太子处处妥帖,没理由到老四这里就差了一截。

  ……经过一番畅谈,这些臣子还是退下了。

  康熙略微疲惫,心道精力真是大不如前了,他是不可能一直守着皇位的,这天下会给老四接手,原想着等弘晖娶了嫡妻生下嫡子以后就可以将权力交给太子了,没想到乌拉那拉氏在这个节骨眼上克制不住自己,也让他看到这家子作为皇后母家的弊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