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_分节阅读_第105节(2 / 2)

  芷嫣眨了眨眼,姑且将这话听进去了,只是心里不明了为何有人还会将佟佳氏当成一回事啊,宜妃不算,就说朝廷大臣居然真有站在佟佳氏这边的事来说,看来她这包衣宫女要成为皇后的事情真是让这些人受到深刻打击了。

  宁可惹得皇上不快,也不愿让皇上称心如意!

  真是有意思。

  ……

  后宫一时流言蜚语纷纷起来,芷嫣没有克制那些流言的四处窜起,她是流言的主角,她还挺想看看那些人如何编排她的,是说她身份不配当上皇后,还是说她只是一时行了好运,让皇上看重。

  话里话外都不缺一个意思,既是将她视作出身多不堪之人,一些往日不被她放在眼里的低位妃子、一些一辈子都可能不会出现在她眼前的妃子,皆是用着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谈论此事,说来她不过是一个包衣出身的宫女,生了太子又如何,能百年后被封为皇后已是幸事。

  听到这些传言,她心里不恼,她只是突然想起袁答应了。

  她听说袁答应到了延禧宫后,在女儿出嫁后,随着主位禁足就再也没出现在众人面前了,日子过得不尽如意,想当初这人还是她永和宫的妃子。

  芷嫣突然就想给布贵人和觉禅氏一个嫔位了,自始至终跟随在她身边的人不多,在有不同利益的妃子身上尤甚。

  不过这事日后再提。

  芷嫣听着有妃子存心出现在她面前,用着她极大的声音装作若无其事道:“景阳宫的娘娘可是早早被皇上接走了?”

  一旁的宫女应道:“小主,确实如此,早在皇上欲将皇贵妃册立为皇后前,景阳宫娘娘被梁公公不知带到何处了。”

  那妃子吃吃的笑了一声,“看来皇贵妃封后一事悬得很了。”

  芷嫣心里好笑,她封后一事悬不悬她是不知道了,她只知道眼下这个妃子悬的很了。

  大多数妃子也只敢在背后添油加醋,没人敢真正出现在她面前,没资格也没胆子,她头一次见到这种人,心里好奇极了。

  压下满脸不忿的家桃,芷嫣侧身问道:“她是谁?”

  “为宫中前几年大选进宫的妃子兰常在,是元后的远房侄女。”

  姓赫舍里氏啊,芷嫣了然,也只有赫舍里氏的女儿敢在她面前对她表示不满了,赫舍里氏尽管出了废太子这号人物,实际上对自家格格是皇上元后的身份自豪之极,天下女儿皆在元后之下,若是来个乌雅氏与她相比,就是辱没了元后的身份。

  芷嫣笑了笑,“降其为答应吧,当面议论宫中高位,是当本宫不存在,还是以为本宫处置不了她了?”

  “另外,让她禁足,将宫规摘抄一百遍吧,本宫看她实在太闲了。”

  “是,娘娘!”家桃眼睛一亮,立马就派人过去将那兰贵人、不,兰答应给制住了,兰答应还不住嚷嚷,“你们抓本小主想做什么?皇贵妃果然是个——唔唔唔唔!”

  硬是让家桃将帕子都塞进她嘴才消停一会儿,她方才也叫嚷的极大声的宫女居然一点用处都派不上,手足无措的盯着她,连声小主都不敢吭,生怕皇贵妃也盯上她。

  她可真像反派啊,芷嫣若无其事转过身来,但是与其当个憋屈的,她当反派当的很愉快。

  ……

  其实宫中的流言蜚语也就流传了一阵子,在兰贵人降为兰答应的当天,不过一个时辰,所有的流言蜚语都悄无声息了。

  那些话主要是说给她听的,见她没有反应,无异于对牛弹琴,一点都不痛快了,或者是知道她这个皇贵妃一旦追究的话,她们的下场未必好过兰答应,这些话就自然而然停下了。

  其实在皇上说了让她成为皇后的日子没过几天后,那些反对的朝廷臣子皆因自己家的丑事被揭发了,一个个无颜面对圣上,什么让妾室当家,妻子拾起妾室的家当,还有让嫡子嫡女为庶子庶女做陪衬,明明一个个干这种事干得欢快极了,有的甚至还离谱过当初隆科多的手段,只是不如隆科多备受人关注罢了。

  芷嫣听着家桃兴冲冲的说起几个阿哥为她找那些大臣的不痛快,还有皇上刻意将好些大臣的私事爆出来,让他们先立身不正,就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看来她在宫中数十年,到头来就算不靠自己,也有人护着她。

  然后有一天晚上,皇上牵着她的手到本应皇后入住的坤宁宫停驻,算得上是正式,也非常郑重的询问她,“芷嫣,你可愿成为朕的皇后?”

  在那一刻,她知道自己是发自内心说出这句话的,“臣妾愿意。”

  作者有话说:

第121章

  父子几人将朝廷上臣子的宠妾灭妻情况揭露出来时, 好些臣子已经不敢说话了,对于他们来说,无视自家娶进门的名门贵女确实是常态之举了, 皇上那还是正儿八经没有中宫皇后的情况下想将副后立为皇后罢了, 比不得他们的肆意妄为,且皇上那确实是和皇贵妃多年夫妻感情, 他们那种情况说来就是立身不正,谈何对皇上说些冠冕堂皇的话。

  这不明摆着说笑吗?

  当然, 经此一事, 也没人敢在皇上面前说皇贵妃的不是了。

  皇贵妃膝下有太子和三个阿哥, 公主也养了四个, 且被皇上早早抬旗,娘家出了能干的兄弟, 这不足以让皇贵妃封后吗,还想怎么样?最重要是,这是皇上心心念念的事, 就凭这一点, 就让皇贵妃越在诸多妃子头上了,那些反对的人多半是因为涉及到自己利益了,又或者是存心先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出过继后钮祜禄氏的家族就举双手双脚赞同皇贵妃当上皇后, 只因他们确实和乌雅氏牵扯颇深,且乌雅氏能人子弟不多, 等新帝即位, 多半也能重用钮祜禄氏。

  而出过元后的赫舍里氏家族就跟疯了似的想阻拦皇贵妃即位, 对于他们来说, 皇贵妃确确实实是包衣宫女出身, 且曾经还在佟贵妃身边伺候过, 也就是仗着自己能生养才越到他们头上来,废太子之事已让他们心里不甘极怨,再出一个乌雅氏的继后,就让他们无地自容了。

  只是皇上想立后那是他的想法,与赫舍里氏家族无关,也与钮祜禄氏家族无关,且最开始的联姻就是因为利益接触到一起,谈何冠冕堂皇阻拦皇上第三次立后,天家又不是他们家的,他们只是出了一任皇后罢了。

  朝廷上,康熙再一次提起册立皇贵妃为皇后一事。

  非常罕见的,朝廷上反对的人没有出现了,都垂着脑袋沉默着,乌雅家族和钮祜禄家族,还有几家和皇贵妃儿女有姻亲关系家族都站起来了,场面一度非常热闹,隐约可以算作是朝廷上的臣子都同意这事了。

  康熙笑道,“看来诸位爱卿都赞同此事了。”

  富察马齐拱了拱手道:“皇上,皇贵妃得皇上眷顾,且多年和皇上夫妻共处,当得皇上妻子。”他话术很是精妙,不以家国天下为基论,只是从寻常百姓家的夫妻之情出发,且他说的是妻子,先是皇上妻子,再然后过度到皇后身份不是正合适吗?

  “太子生母,理应得到大清国母的身份。”乌雅博启啥废话都不说,只从维持正统的角度出发。

  谁叫朝廷上的臣子都以他亲姐身份低微为傲,口口声声说他亲姐不配,也不看看自己家的女儿就配了?断然没有这种道理的,他就是想提醒朝廷上的臣子,就算他们乌雅氏是包衣家族,不也照样出了一个皇太子吗,那他们那些没出皇太子的家族是不是要为此羞愧而死啊。

  真是混账,他姐身处后宫多年,断然没有受这等委屈的时候。

  “宫中就数皇贵妃身份最高,皇后不是由皇贵妃当,还能是哪来的妃子?就算是满大清的贵女都进宫了,也有个先来后到的吧,谁家能一开始就封皇后,无子……又无资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