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_分节阅读_第87节(2 / 2)

  今儿的一番试验还真不是白试的。

  如此,剩下的就只能是老三和老四他们了,只盼着能给他一个惊喜吧。

  至于老六……老六性子不错,能力也不错,若是不和佟家牵扯太深还可以,只是偏偏成了一家人的程度了,养母生母又有什么区别,就算他不将胤祚记在佟佳氏名下,倘若胤祚从他手中接过江山,迟早也会将佟佳氏封为皇后的吧,视作生母的存在。

  佟家出了一任皇帝已然是足够了,再出一任就是拿大清江山开玩笑。

  今日朝廷之上站着支持老六的臣子是朝廷官员的一大半了,几乎都是佟家的姻亲,怪不得京师里有人唤舅舅一声‘佟半朝’啊,原来是早有预兆的事。

  佟家要是再出一任皇帝,加上胤祚的嫡侧福晋本是佟家女,佟家就是三任皇后了,而往后,谁又知道胤祚是不是个容易被佟家人掌控的,他绝对不放心让胤祚得了这大清江山,实在是危险极了。

  康熙心里慢慢的将胤祚的存在排除,再然后就是对剩下有争位心思的阿哥进行考察了。

  老三是妃位之子,老四是贵妃之子,老八对皇位没有心思,老九老十都是随着老八的,而十三十四那儿还不足以对付年长的兄长……

  康熙几乎在一瞬间就定下了人选范围,但是这还不够,他还得看这几人的性子如何,最好是经得起他考验的,别像太子一样后期几乎变了习性。

  想起废太子,康熙的心情不免沉重几分,但是他确实是容不得太子了,他不可能看着太子一步步越到他头上,甚至还可能动了杀自己皇阿玛的想法,这是不可能的,他是太子的皇阿玛,但他更是这大清的君王。

  太子想要逆谋篡位还差远了。

  这般想着,康熙便沉下心来,他就不信他这么多儿子还找不到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就算太子不行,也会有其他儿子顶上的。

  ……

  不久,在佟佳氏给佟家传信表达自己的喜悦后,皇上还真将胤祚的玉牒记在皇贵妃名下了,圣旨上铁板钉钉将胤祚与其‘生母’佟佳氏联系起来,此后宫中人说起六阿哥也不会将他当成皇贵妃的养子了,而是记载在玉牒上的皇贵妃亲子。

  皇贵妃大喜若狂,佟家人也恨不得将这事当成是皇上对他们佟家的肯定,以及皇上自始至终心里都是有佟家的,不然也不会让佟家有自己的阿哥了。

  朝中局势也越来越偏向六阿哥,皇贵妃亲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半个嫡子了,谁叫皇贵妃是宫中副后,所诞下的公主也能得到皇后嫡女一样的待遇,就比如同样的被封为固伦公主。

  谁能说这不是皇上的默许,默许一向被自己偏爱的佟家在皇位继承人上也能继续得到皇上偏爱。

  其实无论像不像宫里宫外人想的那样,康熙将胤祚记在皇贵妃名下的行为就是对佟家的一种庇护了,就算胤祚无法继承皇位,也能作为佟家所出的皇子给佟家人一朝安稳,不至于在新帝即位时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管怎么说,在大多数人眼里,皇上这招棋确实是给朝廷局势添了不少变化,也确确实实扰乱了不少人的心思。

  还有胤祚府中的嫡侧福晋都是佟家女,足够让朝中大臣深深怀疑起母家所出的皇帝就是这么眷恋亲族的吗,三代皇后啊。

  一下子盼着从龙之功的大臣们野望更高了,目标直指那些有希望登上皇位的皇子阿哥的后院里,只要能生下有家族骨血的阿哥,分位什么的倒是在其次了。

  而六阿哥空出来的侧福晋之位更是被不少臣子盯上了,都巴不得自家女儿当了六阿哥侧福晋,要不只是个格格也行,只要能跟了六阿哥,将来的福气是少不了的。

  六阿哥空着的侧福晋争的人太多了,且还没定论。

  而四阿哥后院确确实实要纳年家女儿为亲王侧福晋了,这日子还是钦天监特地挑选了良辰吉日定下的,再吉祥不过了。

第100章

  对于年家女儿进府一事, 表现最激烈的不是嫡福晋乌拉那拉氏,而是李格格。

  嫡福晋好歹是早早做好心理准备了,也知道这门婚事对爷来说只好不坏, 她生养了嫡长子弘晖, 她有七成把握雍亲王世子之位是弘晖的,也就是说对爷好的东西, 对她的弘晖也好,这时候就没必要你我了。

  利益归于同一方后, 年侧福晋进门这事也就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府邸总不会多出一个像极了瓜尔佳氏的侧福晋, 就算年侧福晋像瓜尔佳氏那样惹是生非, 她又不是满洲旗出身的贵女,只是汉军旗的侧福晋罢了生下多少个阿哥都无所谓。

  有嫡长子在前, 剩下的阿哥都只是鱼目罢了。

  可是对于李格格来说就不一样了。

  她与年氏同是汉军旗的出身,甚至年氏还不是包衣的出身,是能参加大选的高门贵女, 与她相比如同一个高低配, 这本就让人气恼了,年氏的出现还抢占了她侧福晋的身份。

  一个空出来的侧福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让她这种在后院生养了三个孩子的格格补上的,生子之功足以让她将不少人挡在身后了, 但偏偏多出了一个年氏。

  有些恨意不需要多说,她只知道自己是厌恶年氏的就行了。

  因而年家女儿进府后, 颇受四爷宠爱, 且因性子骄傲以及独来独往的处事风格, 李氏针对她多回也没有发现, 最终还是年氏身边的婢女看出了其中门道, 说给年氏听。

  依年氏的性子是对这种事不屑一顾的, 但奈何李氏膝下孩子多,不需要多说也能将本应该到年氏院子里的四爷给带走,年氏恼了就只能和李氏斗起来了。

  雍亲王府的后院有一段时间还是挺混乱的。

  混乱到四福晋忍不住向宫中贵妃吐槽的程度。

  “额娘,儿媳已经将李氏和宋氏都提为庶福晋了,但李氏还是和年氏斗个没完没了,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斗下去的,单纯斗嘴皮子有什么意思,若是打起来,儿媳就不用找借口了,直接让爷看看她们逞凶时的模样,看她们还有没有心思继续吵下去。”

  乌拉那拉氏嘲讽道,两人都是在爷面前极为注意自己脸面的,被爷看到自己凶狠的一面,爷或许就不会宠幸他们了。

  “你看好弘晖几个就好了,何必管她们,只要有些事不闹出府邸,她们斗着斗着会明白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们斗得越凶,借此机会将宠爱夺来的妾室应该就更多了,她们迟早会知道这是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后院后宫里都是这样的。

  宁可自己忍气吞声都不会便宜其他人。

  芷嫣对这种八卦还是挺感兴趣的,得益于中宫没有皇后的原因,她从没看过这种戏码,但是她也不理解乌拉那拉氏的想法,随着弘晖的年纪增长,不是应该将这种后宅之事放下来吗,毕竟弘晖作为嫡长子已经长大了,底下的弟弟越不到他头上来,太过在意妾室,不将自己搞得焦头烂额已经算好的了。

  比起富察氏、兆佳氏和完颜氏这几个儿媳妇,乌拉那拉氏的心思更容易受后院波动,但有一点很好,乌拉那拉氏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对后院上心总比让它出漏子更好。

  因而芷嫣是一边叹息,一边恨不得乌拉那拉氏能放松一点,不必事事在意,最后想想还是让这事过去吧,乌拉那拉氏的性子已经定型了,就没必要改动几分。

  “你且看看胤禛的后院,别让瓜尔佳氏也一并闹起来了。”芷嫣突然想到了什么,告诫道:“近来朝廷上的事多,有什么事等胤禛这阵子忙完再说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