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_分节阅读_第77节(2 / 2)

  弘皙悄悄退下,看着小孩子一头兴起将石头装在弹弓上眯着半只眼睛对准那个花瓶,脸上的表情可谓是极度兴奋了,让弘晋来吓吓那人正好,将她吓没了孩子最好,他早就让人移了那个花瓶,正对准太子妃吃东西时的方向,弘晋能一举打中太子妃最好,打不中也能吓着人。

  可谓是一石二鸟了,正好让阿玛讨厌弘晋——

  弘皙对弘晋的怨恨不比太子妃肚子里的子嗣深,自从他伤到弘昱后,阿玛对他的态度没有以往那么重视了,有时候还将弘晋拉到身前问过功课,这在以往都只是他一个人的待遇,如今来了一个弘晋想分走他所有的宠爱,想都别想!

  就这样弘晋一人玩的高兴,竟没有发觉身边没了一个兄长,而他身边的太监不知处于何种心思,竟是连提点自家阿哥的意思都没有。

  弘晋前几次只击中了花瓶下的墙,声音不是很大,不足以引起里面人的注意,只是这最后一次一鼓作气想将那花瓶击倒在地,不料想那弹弓一歪,竟是进了里面对准太子妃侧边的肚子来了一下。

  太子妃心一惧,加上肚子上一种莫名的疼痛,她慌张站起来,不料不小心踩中了地面上的石子,一个不慎,竟是重重往地上坐下了,鲜血马上从她身上流出。

  宫女见了这个场面,吓得魂都出来了,“主儿您怎么了,来人啊,快叫太医过来,太子妃出事了!”

  不一会儿太子妃身边涌现不少奴才,而后知后觉发现自己闯祸的弘晋吓得连弹弓都掉了,然后被提到太子妃面前——

  一刻钟后,太子铁青着脸色将弘皙狠狠打了一巴掌,气得后者竟是不服输般的瞪着他,“阿玛,儿子没错,是弘晋干的好事,儿子早就回去了,你凭什么污蔑我!”

  太子冷笑一声,什么都不想顾了,狠狠在他脸上又扇了一巴掌,“没良心的畜生!你连畜生都不如,孤怎么会有你这种子嗣,谋害嫡母,陷害胞弟,孤前所未见你这种东西!”

  他看向弘皙的目光极为憎恶,以往的宠爱都不复存在,看得弘皙心一颤,“阿玛,儿子、儿子就是没有害嫡额娘,都是弘晋那小子干的,是他存心想谋害嫡额娘!儿子又没有在场,您不能污蔑儿子!”

  弘皙委屈的泪水流出来,而且、而且他不是阿玛最疼爱的阿哥吗,太子妃的子嗣没了就没了啊,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往阿玛不就是这么说的吗,那些叔叔伯伯的都想抢阿玛的地位,弘晋和嫡额娘肚子里的孩子也想抢他在阿玛心里的地位啊,他欺负回去有什么不对!

  “太子爷,不好了,”何柱忠深吸一口气,“太子妃、太子妃流了孩子,小阿哥保不住了!”

  轰鸣一声,太子眼前一黑,踉跄了几下,“小阿哥怎么会没了?太子妃的身子骨不差啊,孤的嫡子,孤的阿哥!”

  不管他先前怎么不将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当成一回事,他膝下子嗣少,有人能生下一个阿哥就算好的了,更别说是一个金贵的嫡阿哥,他从来都没有嫡子,太子妃能怀上孩子让他惊喜不少,可转眼嫡子就没了!

  “还不快扶住太子爷。”何柱忠急忙叫道,一些眼疾手快的奴才将太子稳稳扶住,后者闭了闭眼,再度睁开时眼里透着极度的怒火,他看向弘皙,随后狠狠一脚踢了过去!

  ……

  太子妃流产了,起因不明。

  芷嫣就算知道太子妃这胎很有可能保不住,也想不到幕后之人的动作竟是这么快,而且这个原因不明就很有意思了,什么情况下才会原因不明,她着实是想不透好好的太子妃会流产的原因。

  除非是毓庆宫内斗了,真是好一个内斗。

  不是后院妾室就是后宅子嗣,其他人还没有让毓庆宫护住的理由,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一个妾室还不足以担得起嫡子的命,也有可能是原因还没有查出来。

  但这都不是她在意的事。

  芷嫣将桌面上的叶子牌摆好,一张一张掀开,毓庆宫斗他们的,永和宫安安分分的,她静等看戏。

  承乾宫附近,六阿哥刚从宫所里出来,心情看着不好不坏,神色平淡,唯有不自觉上扬的嘴角仍可看出他的高兴。

  没想到太子的两个庶子如此管用,不过是在他们耳边略微说上几句话就能挑动一个阿哥谋害人的心思,不过这也怪不得他,太子的长子看着是养废了,连大哥的嫡长子能下狠手,更别说是危害到自己地位的嫡子了。

  当然,太子的嫡子没有了,太子也撑不到多久了,总有一天皇阿玛会废了太子的。

  胤祚无比笃定道。

  而四郡王府上,胤禩伸着懒腰,懒洋洋道:“四哥,果然不出你所料,太子妃这胎是保不住了。”

  “而且动手的人很可能是六弟。”胤禛不紧不慢的接过了这句话。

  自打上次在索额图那事中察觉到六弟的身影,之后的事想要找个源头都不难了,他们这么多兄弟中,大哥还不到谋害太子妃还不被人发现的程度,三哥性子太谨慎,五哥在宫里的势力还不如最小的几个阿哥……这些结合起来,他要是猜不出是六弟所为,就是蠢的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毓庆宫一时倒霉了,但这个可能性不大,毕竟太子妃身边还是有挺多人保护的。

第89章

  乾清宫内, 康熙的神色阴沉之极。

  梁九功于一旁不敢出声,每当帝王动怒时他都选择做一个明哲保身之人,而明哲保身最好的举动就是一言不发, 不要因为自己的没有眼色再次惹怒帝王, 这是他多年以来的经验。

  即便皇上只是因为太子妃流产之事的内幕而动怒,那都不是他应该触碰的事, 若是现在贵妃娘娘也在就好了,能极大限度避免皇上怒火的蔓延, 毕竟皇上在贵妃娘娘面前向来都是和颜悦色, 不会再贵主子面前发脾气, 不可谓不厉害。

  梁九功心里为自己默哀, 同时觉得毓庆宫的太子爷还真是厉害了,皇上少数几次的发怒都是与他息息相关, 这哪能说不是一种长处,这都是将皇上的脾气硬生生的拿捏了。

  这么说来,太子爷也不太好过啊。

  梁九功想的多, 也看的明白, 当他看见皇帝略微挺直身板时,就明白自己的说话时机到了,他在心里编排了一下语言, 非常小声道:“皇上,奴才给您添茶可否?”

  康熙摆了下手, “朕不喝。”也没兴致喝。

  太子啊, 还真是让他大开眼界了。

  康熙无比清晰的认知到, 太子处置诸事的手段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通透了, 反而夹杂着不少私心, 已经没有一个大国储君的模样了, 连他膝下养着的阿哥都能养废,太子妃还因此流产,这些事发生后太子不仅不想着弥补此事,还意图瞒天过海。

  呵,真以为他这个皇阿玛那么好蒙骗的?

  康熙站起身来,负手而立,眼神冷漠,他看着御桌上的一沓奏折,想到这是皇阿玛交给他的江山,是大清祖宗打下来的江山,他是大清入关的第二位皇帝,他心想要是自己能守住皇阿玛交给他的江山,他就不负此生所愿了。

  从即位时的鳌拜威胁到后来的吴三桂造反,还有三征噶尔丹之事,他无一不是想尽法子对付这些事,他念着自己能做就做到最好的,不光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还为了将一个完好如初的大清江山交给他的继任者——皇太子。

  太子是唯一一个由他亲自培养数十年的子嗣,也是他最看重的继承人,数十年如一日的期待只会让他将太子的地位看得更重要,因而在发现太子办事不如他意时,他只是有些失望,但没放在心上,一些手段上的问题还可在此后的历练中得到弥补。

  可是太子于明结党营私、没有兄弟情谊,于私性子太偏激,私事太过混乱,他以为的光明无暇太子爷身上有了污点,他着实是想不到他将太子选为继承人的缘故,当初分明是天下人都赞叹的大国储君,就这几年的时间一切都发生变化了,仿佛在一夜之间黑发人白头。

  这多不可思议啊,太子还不会教子,弘皙是个十成十的性子拙劣,弘晋就不用多说了,鲁莽之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