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阿娘要棒打鸳鸯(1 / 2)

  石雪儿从贴身的衣襟中摸出一张折叠得细细的纸张来,神情淡漠地交与银珠:“明儿出门时,将银票兑了,十两银给癞六,另外十两到锦绣线庄买些上好的绣线回来。”她得开源节流。

  银珠瞪大了眼睛。

  这二十两银钱,怕是姑娘最后的财产了罢!姑娘的命……好苦!

  第12章 阿娘要棒打鸳鸯

  次日。

  因为阿爹的伤势并不打紧,又有阿娘照料,是以赵锦衣在赵承德的房中厚着脸皮赖了一个多时辰,就被阿爹开口赶了回去:“外面春光正好,最是适合姑娘赏花扑蝶,不要总待在老一辈人的身旁虚度光阴。”

  赵锦衣对上了阿爹的眼神,赶紧领着梅染与鸦青走了出来。才出了门,吴氏身旁伺候的丫鬟无衣却快步追了上来:“四姑娘请留步。”

  赵锦衣驻足,回眸看着无衣。

  无衣相貌生得寡淡,又不爱笑,打扮也不上心,却是阿娘身边最信任的丫鬟。

  无衣往旁边的绣房作了个手势。

  绣房是阿娘用的,阿娘又着无衣来留她,这是有要紧的话与她说。

  赵锦衣进了绣房。

  绣房不大,打扫得干干净净,各式绣线摆放得整整齐齐。绣架上是阿娘正绣着的百福图,已经绣了大半,向来是预备在年底给祖母贺寿用的。

  赵锦衣刚在绣架前坐下,吴氏便进来了。

  照料了丈夫一晚,吴氏的脸庞丝毫不见疲倦,不过眉心却攒着一丝忧愁。这在自己阿娘的脸上,可是很难见的。

  赵锦衣也不提,只亲热地揽住吴氏的手臂:“阿娘,许久不见舅舅,舅舅他可好?”

  吴氏睨她一眼,兀自坐下来,叹了一口气:“舅舅很好,他新收的义子也不错。”

  义子?赵锦衣将吴氏的手臂揽得更紧了:“舅舅这一番游历,收获还颇丰。不过,既然舅舅很好,舅舅的义子也好,阿娘这里……”她调皮地在吴氏的眉心上一点,“再皱得厉害一些,可就有皱纹了。”

  吴氏终于笑了:“你这猴儿!”

  说完却是道:“你舅舅的义子,虽然才弱冠之年,却已是极有经验的医士。你舅舅此番游历,不慎在岭南染上恶疾,正是你这位义表兄精心照料,日夜熬煮药方,舅舅这才捡回了一命。”

  那这是好事啊。

  赵锦衣越听越糊涂了。舅舅染上恶疾,命中有贵人,顺利度过难关,这不是喜事一桩吗?阿娘又为何如此忧愁?

  吴氏又睨了她一眼:“这回舅舅回京都,自然也带上了那位义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