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 / 2)

全都是有生活经验,或者做饭老手。

“行啊,你们可太欺负人。”

“这还怎么比!”

自己这边还在和面呢,人家那边热水已经开锅了。

墨辰本来想着大夏天的,大家吃点过冷水的老北京炸酱面,但却不经意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复杂的菜码和炸酱,各种配方和用料配比,墨辰都清楚,但工程量巨大。

偏偏自己这边又全都是一些二把刀帮工。

“史胖子,嘛呢?”

“我那黄酱是给你蘸黄瓜吃的么?”

“好家伙,内鬼是吧?”

史蒂夫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指了指王钢铁和戴夫。

“你看,她俩也没少吃。”

“……”

老浅草那边,老一辈们忙的热火朝天,炭烧拉面的香气,已经飘过来了。

而墨辰这里还在炸酱。

结局可想而知,第一场比试,老北京炸酱面还没做好,那边已经吃完了。

老珍妮红光满面的擦了擦嘴上的油,拿着话筒说道:

“第一场比试,小墨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菜品,自动判负,哈哈哈……”

“哈哈哈哈……”

长辈们全都露出会心的笑容。

墨辰气的两眼冒金星,拿着一把要扔掉的菜刀剔了剔牙。

“刑啊,你们,合伙做局是吧,中午的第二局比试,看看我小墨的手段。”

为了遵循所谓的“公平”,比试时各方的面条量都很小,小孩子要吃两碗才能吃饱。

中午,老浅草制作的是一款乌冬凉面。

微酸微辣,配合着浅草家传统的海鲜汤底秘方,孩子们和老人们都吃的不亦乐乎。

看着头顶毒辣的太阳,墨辰又看了看远处得意的浅草。

“嘿嘿,小墨,怎样呀,乌冬凉面怎么样?”

“好吃。”墨辰点头。

“这一局,你怎么说?制面的手艺,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呀。”

墨辰开始闷头做面。

龙国的面食,真的是千变万化,多到龙国人自己可能都记不清到底有多少种。

如果有一个龙国人,说他吃过大江南北所有龙国城市的特色面食,那人大概率是在吹牛逼。

不过有几款夏日凉面,在龙国却是大多数人都吃过。

四川担担面、三秦牛筋面。

这两款面食,不需要现场和面揉面,以及制作汤底。

从昨天墨辰已经开始准备好了干面。

不需要大火煮,只需提前煮好筋道的担担面,再把牛筋面泡发,吃的时候淋上汁料就可以。

不过墨辰的无双手艺不是白学的,在牛筋面和担担面的配料上,他下了十足的功夫。

这两款面的秘制酱料,集合了四川人和老秦人各家顶流担担面牛筋面的配方。

起锅,烧油。

龙国大开大合烧油爆锅方法,把孩子们的目光全吸引了过来。

就连老浅草等人,也兴致勃勃的在一旁观看。

几扇野猪生猪肉,取五花。

让王钢铁和戴夫双手持刀,肆意剁碎。

墨辰并没嘱咐她们怎么剁肉,随性就好。

五花肉如果剁的太碎的话,大火炒制后就会失去口感,切记不要剁太碎。

把五花肉爆炒成干脆的肉丁后取出。

重新烧油,放入四川宜宾芽菜煸炒。

炒好芽菜后,用爆炒肉末的猪油,将已经放在碗里的芝麻酱化开。

化开后的猪油芝麻酱,再加入白糖、花椒面、蒜蓉、红油辣椒,再拌入已经炒好的芽菜和五花肉丁。

撒上葱花、花生碎。

最后再淋上几滴香油。

将冷却好的淡淡面拌入碗中,墨辰用力大吸了一口。

“巴适……”

老秦人的牛筋面,吃法也很粗犷。

与担担面相似,都需要用麻酱为底,红彤彤的辣油着色增味。

再加入生抽、蒜蓉、黄瓜丝等辅料,与已经泡发的牛筋面搅拌开。

夏天正午的时候,人们的食欲普遍很低。

担担面和牛筋面的出镜率,在龙国炎炎夏日里非常之高。

不过身处米国的孩子们却是没怎么见过这两种凉拌面条。

而且亚裔孩子,也并不全都是龙国裔,有的孩子们甚至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吃法。

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墨辰。

看他吃着红彤彤凉丝丝的面条,口水也在嘴里泛起波澜。

墨辰给大家演示了一下怎么拌凉面,然后把碗发给每个孩子,让他们自己适量添加。

“学会了吗孩子们,小孩子少放一点辣哦,老人家也要少吃。”

“学会啦!学会啦!”

小孩子们兴奋的拿着碗冲了上去。

这种新奇好玩龙国面条和吃法,让孩子们有一种在吃自助餐的感觉。

而且凉凉又筋道的面条,本身也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唐元明和李婶、柳宗善等龙国老人们,更是和孩子一样,第一时间就冲了上去。

场面一时间热火朝天起来。

唐元明颤抖着拿着碗的手,激动的说道:“牛筋面牛筋面,我家在陕北,俄好怀念那个味道啊!”

两款龙国顶流夏日凉面,瞬间就攻占了老少妇孺的胃口。

即使她们刚刚吃过一小碗乌冬面,还是大口大口的往嘴里放凉面。

“哇,这个牛筋面可以抻好长呀!”

“你看,我的更长。”

“大象,大象……”

孩子们模仿蜡笔小新玩了起来,扯出一条长长面,高高举起,在放入嘴里。

墨辰看的好笑,这种吃法他小时候也玩过,没想到在米国也能看到。

中午的这场比试,胜负不言而喻。

墨辰以压倒性的优势,胜过老浅草。

不过老师傅仍满是自信。

“小墨啊, 下一场,咱们做一样的面好不好?”

“好啊,奉陪。”

“长寿面怎么样?”

“没问题,刚好这里老人家多,祝大家都寿比南山不老松。”

担担面(只能放一张图,牛筋面发不了了)

说干就干,墨辰和浅草都回去各自忙活了起来。

孩子们早已经被新奇又美味的担担面和牛筋面喂饱。

这次的评委,只有李婶、柳宗善、唐元明和老珍妮。

关于寿面,在龙国和霓虹都有不少做法。

这面的做法也很简单,也可以说其实就是普通的龙须面。

但往往这种所有人都会做的,普通的面条,才是真正能对比出差距的东西。

从中午开始,墨辰赶走了所有不靠谱的帮工,自己在厨房里独自忙活起来。

而老浅草这边,则是悠闲的叼着卷烟,和唐元明等人喝茶聊天。

直到晚上八点多,墨辰才终于示意,自己已经准备完毕。

李婶等人看了看浅草。

“老师傅,你的面呢。”

“在这里。”

老浅草洗好了手,拿出了一块平平无奇的面团。

“这是长寿面?”大家都有点不解。

老浅草微微一笑,让孙女千叶子端出一锅已经烧开的海鲜面汤。

这锅汤底的秘制鲜料,正是浅草家传了几百年的配方,也是凭借这个汤底,浅草拉面才能那么别具一格。

这拉面汤一拿出来的时候,浓郁的味道已经让在场众人沉醉了。

只是这面,大家还不知道他到底要怎么煮。

在案板前,浅草拿着一把传统的唐代菜刀,将面团压平。

也不见他使用擀面杖或者其他工具,只是一双粗糙的老手,面团就在案板上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那面团好像活了过来,不断变换形状。

然后老浅草用一把菜刀,雕花一样开始细致的切面。

与其说是切,不如说是刻,老浅草手里的菜刀好像变成了一把刻刀,将揉好的边条刻成细细的圆形条状。

时间一点点过去,人们惊奇的发现,在浅草手里的面条,竟然从来没有断过!

老浅握着面团,手上微微用力一抖,将已经成形的面条甩进锅里。

细致的面条看似弱不禁风,但在滚烫的海鲜汤中却完全没有变形。

千叶子拿出一个鱼形长碗,将最先进入锅里,已经煮熟的面条夹出。

这边夹出熟面,那边还在源源不断抖进锅里生面,一进一出,时间把控到了极致!

最绝的就是,这一碗面,就只有长长的一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