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1 / 2)

  顾菀细眉弯弯,同太后道了一句夜安,才郑重地行礼远去。

  “过几日带一个太医去肃王府,就说肃王妃染了风寒,要好好修养些时日,再将那凤印拿回寿康宫来。”等到顾菀离去,太后仔细想了想,决定为顾菀寻一个理由,省得外头有那等长舌妇嚼舌根——在太后严重,顾菀主动推脱,一来是真累了,又想与谢锦安多相守些,二来则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缘故,值得欣赏心疼,哪儿轮得到旁人议论。

  李嬷嬷低声应下,又问:“肃王妃进来前,正碰到小罗子出去呢……想来此时皇上应该知道了。”

  “皇帝知道就知道,这也横竖是德妃自个儿挑事倒霉。”太后浑不在意:“要是其中事关前朝,皇帝应当会有旨意下来,却不关哀家的事情。”

  “吩咐小厨房将今日呈上的绿珠葡萄洗了些送来,和德妃浪费了些口舌,实在是口干。”

  *

  正如李嬷嬷所猜测的那样,未曾睡下的皇上在德妃离开寿康宫不过半炷香的时间内,就大致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因为陈院令的千叮咛、万嘱咐,皇上当真将几乎所有的国事都丢给了手下人,自己悠哉游哉养生起来,每日晚上都要翻一翻兵书,在脑海中杀得尽兴才去安眠。

  “朕知道了。”皇上将兵书翻过一页,连眼皮子都没动,口中漫出一声嗤声:“到底是一对母子,行事风格都是一模一样的。”

  嗤完又有些后悔:“朕当年就不该将武王交给德妃亲自教养的。”

  连带着太子都不当给皇后自己抚养,一个个溺爱着教出来都没边了。

  罗寿低着头,等着皇上进一步的吩咐。

  “你去太后宫里说一声,要是肃王妃因此有些退缩,不妨就让德妃接替宫权。”半晌后,皇上才慢悠悠开口:“她既然这般关怀朕与太后,又如此急切,就看看她做得如何罢。”

  “对了,你提朕记着,下月秦婕妤的生辰,吩咐殿中省照着九嫔的规格好生热闹一番,再提醒朕亲自去看一看秦氏。”

  罗寿一一地应了。

  提起柔安公主的生母,皇上就不免想起还在闹腾的永福公主,原先还颇为安静,近日许是因为腹中产期降至,又让人去了鲁国公府大闹一通,让百姓们笑话。

  “今日的香太淡了。”皇上揉了揉自己的额角:“再将那熏香多添上一炷,叫鲁国公府多进一些来。”

  最近他愈发失眠多梦,惟有靠着鲁国公府的熏香才能睡得安稳。

  *

  那厢,肃王府。

  顾菀重新做了宽敞的马车回来,一下车就看见那道驻在寒风中等她的颀长身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