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通情(1 / 2)

  可李严,却没有降,反倒出力帮衬不能收入囊中的京师。

  这怎么不叫贾政心生动摇呢?

  “自古忠义难两全。”贾政听了半日,方感慨似得吐出两句话来:“按说我得先祖庇佑,前朝恩惠,原不当说什么。可如今,陛下既已赴国难,我也断没有再赴仕途之念。平民百姓,既得人恩惠,却也须得日后尽力回报一二。”

  他这话,说得虽然出自本心,却实并认为,自己能有什么回报的,不过感慨居多。

  然而,他却再料不得,后面竟真的似有些能为。

  却也不是旁的。

  而是这北狄劫掠而去,金银财货无数,倒也罢了。可这京师经历几场劫难,又有这几日的火光,这满城的人心惶恐,自然不必多说。

  偏这京城首善之地,天下人才汇聚,虽经历磨难,自也有许多聪明人。打量着北狄的行事,又估摸着如今的消息,渐渐猜出李严的动向来。

  而经历了这一场场灾劫,平民百姓也罢,富商高官也罢,都有些战战兢兢,唯恐再有什么反贼,夷狄一类前来劫掠。因此,起头儿许是些小民,商议着来去,,渐渐推举出里正一流。

  而这些里正,多半是积年的老吏,倒也深知利害,不免寻趁到各个坊市,旧年有名有姓的大户人家——这些不是昔年的高官显爵,又能是哪些人?

  如此从下而上,渐次寻趁,竟渐渐汇集了好些昔年的权贵。

  只是这些权贵人家,经了一回李成忠,再竟一回北狄,都凋零得不成样子。贾政放在这里,竟还是一二等的人物。休说他出身国公府,也不提为官三十载,就单单看他身边为着的一行人,子弟姻亲,竟大半周全,就不免叫人称绝。

  兼着昔年贤德妃元春并小皇子之死,凡知道的人,心里都有些数的,深知这里讳莫如深,倒不免更将贾政高看一眼。

  原排了齿序,他便占了高位,后面提起日后安排,如何料理维持的时候,不免说及那临闾关的李严。

  贾政却又出言阐明,竟引荐了江霖,言其与李严颇有交情。

  早就有人心怀揣揣,想着与那李严结交,好歹借一些兵将维持京师秩序,二来寻个依靠的,再听这话,岂能不欢喜的?

  当下里,人人称颂,又人人撺掇,且以京师数十万百姓之命相托,不消多少话,便让贾政不得不咽下口中言语,喟叹着应承下联络的事来。

  他如此,江霖也是如此。

  只是江霖却也深知轻重,因道:“如此重责,原不该推辞的。只是如今兵荒马乱,京师内外,强梁无数,在下虽敢冒风险一试,却也怕有负所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