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巧合(1 / 2)

  宝玉一想,这话大有情理,兼着紫鹃素来有眼力见识的,不比那些听风传话的人,忙追问道:“那依着你看,倒是哪一个?”

  “这……”紫鹃故意停顿了片刻,才道:“官媒婆那里既不妥当,大约是有人相看着的。偏这一阵并无这些个人,要说起来,也就去岁老太太大寿,倒是将几位姑娘都唤过去见面的。那时候各家老夫人、夫人也多,说不得就是哪一位世交人家的夫人,就此看重了三姑娘。”

  提起这话,宝玉就看向黛玉:“我记得那一日妹妹也过去了的。果然有这么一位夫人?”

  “夫人说不得。”黛玉并不看宝玉,反而若有所思盯着紫鹃看了两眼,才回头与他道:“只有一位老夫人,却是南安太妃。她倒是十分欢喜,拉着我们说了半日的话。”

  第235章 巧合

  宝玉听了,半日没有言语。

  黛玉便知有异,忙问道:“可有什么不妥?”

  “郡王有四子三女,与其世子同胞的,只有长女与幼子。”宝玉脸色不大好看,声音也有些低缓:“那世子虽没说亲,却与郡王一并在南疆为将,京中也只有幼弟,与三妹妹年岁相当,最得太妃宠溺。只是他极少出门。我们两家颇有往来,我也没见过面,只听说自小体弱,常有病痛。”

  他这话一出,黛玉也有些缄默了。

  她也自小多病的,但毕竟是女孩儿,原就长居内宅的,并不须出门做出一番事业来,方可说是成家立业。但这南安郡王幼子,到底是个男人,哪里也能似她一般,常自将养内宅,仰人鼻息的?7K妏敩

  何况探春生性爽利,精明强干,自有一番心胸见识,是有心做事的人。南安郡王家再是富贵,这样的郎君,大约她还是多有不如意的。偏这一桩婚事,论条件,显然于探春于贾家都算结亲的好人家。

  想到这里,黛玉眼睫低垂,忽得有些伤感:“世人都爱富贵,却不知这富贵两字的厉害,真个能逼人的。”

  宝玉也沉默下来。

  紫鹃提及这一桩婚事,本来是想推进一二,早早定论,免得后面探春远嫁。毕竟探春放风筝一节,本就是两只凤凰,后被喜字搅散了,又有蕉叶覆鹿这话,可见前面那一桩婚事,大约是不错的。

  何况,有贾母、贾政、王夫人主张,他们为人且不论,儿女婚事却也着紧,总还有个下限。探春又是个聪敏厉害的性情,差不多的人家都能过得好。

  现在听宝玉这话,这人选似乎健康有碍……

  她不免有些疑虑,但看两人都沉默下去,反倒回转过来:难道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踟蹰不定,才耽误了探春婚事,后头和亲才落到她这未曾许婚的人身上?毕竟,她是元春的妹妹,国公府的小姐,品貌出众,自也比旁个略有名些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