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杂音(2 / 2)

  正说着,探春笑着近来寻宝玉:“咱们诗社可兴旺了。”

  宝玉也连连点头,因道:“正是。你一高兴起了诗社,所以鬼使神差来了这些人。但只一件,她们虽是上京来的,到底各家亲戚也多,未必都住下的,还须央求老太太呢。二则,也未必都学过作诗的。”

  探春素知宝玉的,听到亲戚也多那一句,不由怔了片刻,笑着答了作诗有关的事,却着实打量他。

  袭人本来问薛宝琴的,这时瞧着这光景,不免道:“三姑娘只管这么瞧着二爷做什么?”

  “自然是有些惊异。”探春笑道:“二哥哥怎么也想到那些家常琐碎了?”

  宝玉道:“这些都是常情,又值什么?倒是明儿十六,原是要起社的,只才来了客,一时邀起来,未必合宜。却要问问大嫂子。”

  这一通言语,探春听得抿嘴含笑,一面寻出由头,将这诗社推后三四日,大家便宜,一面又看袭人。

  袭人早笑道:“二爷倒与先时不同了。非但课业尽心了些,就说说话行事都周全起来。我们问他,他说是林姑娘说得在理,他自要听从些。三姑娘你听听,我们旧日说得劝得那些个话也罢了,难道宝姑娘说得不也是正理?”

  听到她提及宝钗,探春若有所觉,往宝玉面上看去,见他笑容微敛,似有些冷意,便打断道:“可见个人有个人的缘法。这哪里是料得准的?一般的事,从前不觉得如何,后头又遇见,却又正巧撞到心坎上了的,也有的是。这佛家当头棒喝,也须机缘呢,何况其他。”

  几句话将事扯开,探春就又笑吟吟着道:“这些且罢了,却还要先央老太太,将湘云接过来,在留人住下要紧。”

  宝玉自无不可,兄妹两个就一起往贾母处过来。

  那边王夫人早认了宝琴做干女儿,贾母又喜欢,留她一处安寝。且不等宝玉言语,就要留下邢家、李家两处亲戚,独有王仁一处,因自有本家在京,又无有投奔之意,歇了半日就告辞去了。

  贾母与王夫人将人安插完毕,宝玉见着左右无人,正要提湘云的事。却在此时,忽有个管事娘子匆匆进来回话,道:“老太太、太太,环哥儿那里闹将起来了!”

  这一场欢喜未央,忽听见贾环闹事,贾母并王夫人都收起面上喜色。宝玉并探春相互对视一眼,都没言语。

  贾母拿着拐杖敲了敲地,咚咚两声,屋中顿时笑声一静,她便道:“怎么回事?”

  那管事娘子忙跪下来,一五一十将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昨儿正是贾环歇息得空的一日,他也出去走了走,无奈人人都躲他,又有一起人跟着。他自家也觉无趣,也不知怎么想着,出了大观园后,就往外书房那里去,说是要寻一册书,自己则从窗户里跳出去。

  只是贾府人多耳杂的,他自知躲不久,又不过是戏耍跟着的人,就没去旁处,自己回去了。这一回去不打紧,推门就瞧见一个小厮正在自己屋中翻箱倒柜,也不知在偷什么。

  当时就闹将起来。

  偏偏这院中也无人,一个想逃,一个要抓,又要叫嚷,不免厮打起来。待得外头有人听见了,赶过来拉扯开,那偷东西的趁着不防,一溜烟就逃了出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