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归乡(1 / 2)

  由此一推,倒都归于黛玉这一封书信。

  林如海只说天数巧合,如姬妾管家之流,早就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深觉是父女天性,神佛保佑。

  内里又有一个钟姨娘,本就是昔年贾敏的陪嫁,心腹贴身人,又是一家子都做了陪房,更是不同。她不仅口里说,且还要去佛堂还愿,这一番事做来,那些信的人更信,不信的人心内算一算,也有些半信半疑了。

  众人都这般说来,虽说如海不信这些怪力乱神,不免也添了两句话,也好宽慰女儿的意思。

  黛玉一时得了信,却唬得面色煞白,必命那长随入内细问:“父亲当真已是痊愈了?”

  那长随原也是如海身边人,见小主子面色,忙回道:“姑娘放心,老爷这病已是将将好了。当初那大夫也说了的,只消好生静养,饮食留心,便没有什么妨碍了。”

  黛玉却仍旧有些忧心,她这里却也有个想头,凡自己书信中多是报喜不报忧,父亲那里大约也是一般的心思。存了这个念想,如何不疑心,当下再三逼问,又将那大夫种种言语都问出来,才略略放了心:“大夫既说静养调理,便不出大错,家里又有钟姨娘、张总管、李总管他们,总能劝服着些。想来后来也不至于反复。”

  紫鹃在旁听着,心里盘算一阵,却觉得这话未必作准:这病症,怎么都像是劳神所致。在官场上浮沉,只消不是那等坐吃要拿的小官,哪个能不殚精竭虑的?如今虽说是治好了,往后也必要再耗费心神。这么一算,哪怕有一百个名医,那林如海也未必能得保寿数。

  存了这一番心思,后晌旁人散去,黛玉垂头凝思的时候,紫鹃犹豫半晌,还是张口说了出来。

  谁知黛玉听了这话,一句分辨也无,就眼圈儿一红,双目莹莹,珠泪滚滚而下:“你我料得到的,父亲如何想不到?只是食君俸禄,为君担忧,父亲身受陛下大恩,说不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着实有尽心竭力的心意。否则,当年如何不辞官归隐,倒将我送到外祖母这里来?自然是想着且将这一任做罢,免得仓促委派不良,倒使上下难安。”

  紫鹃见她如此说,心里不由一沉,暗想自己确实想得太过简单。盐官掌控大半财政出入,必是皇帝心腹,朝中大臣才能担当。如今忽得要辞官,那些君恩什么的话都不提,想得阴暗点,推诿于上,那也是取死之道。

  只是,哪怕林如海必要一死,自己也须另想他法,看着黛玉这般形容,紫鹃心里沉甸甸的,也着实不能撒手半点不做。因此,她斟酌了半晌,还是道:“老爷一片赤诚,尽忠职守的,怎么就想不得留有有用身,以图日后呢?往后日子且长着呢。便是朝中,也没得尽瞧着老爷鞠躬尽瘁的理儿,一时使人暂理着,或是有个协助的。待得病愈了,岂不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