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醉相告郑氏议旧约(2 / 2)

  却说江源之处,虽有江澄之言,又历经数日,他心内犹自记挂黛玉,一腔热情却不曾少了分毫,反倒更添了几分别样心思。只是他素来知道规矩礼数,人情世故,想着父母之命四个字,又知程家大姑娘程娟再无不妥,且两家世交,再不合因为自己而闹一出笑话,伤了数十年情分。由此,一来二去,这一番心思只能压在心底,无从宣泄。

  没成想,前头他于家中设宴款一干亲故知交,同窗同科等,内里有个郑家的郎君,排行行二,唤作郑景成的,因原在江南之地,虽也合有同乡等帮衬,到底于京中并无人情,便也特特请下一宴,只说是与江源还席。众人见他如此情义,素日也觉他是个好的,便都应下。

  江源想着前番便是因为一场宴请,方能得见黛玉,心中越加郁郁,后又见着宴上有酒,越发动了愁肠,且自借酒浇愁,独个儿自斟自饮,竟是吃了数盅酒。他素来读书上进,绝少近酒色两字,如此,少不得酒醉过去,竟生了些狂意。那郑景成见着,忙就过去搀扶,又是好言相劝,一路将他搀扶到客房,又令取来解酒石与他含在口中。

  如此少时,江源方稍有清醒。

  郑二郎见着不免一叹,道:“江兄可是心中有事?常言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如是信得过小弟,不妨说道一二,旁的不说,心中总是快慰些。”

  作者有话要说:稍作修稿。

  第五十一章 醉相告郑氏议旧约

  江源原便醉醺醺的。虽方才吃了解酒茶,似稍有清醒,却依旧不似平日,只听得郑景成这番话,他摇头晃脑想了半日,漫自张口喃喃,却是不成调的,竟也不知说着什么。

  郑景成见他如此,忙又与他倒了一盏解酒茶吃下,也因此凑得近了,方隐约听得几声。他口中似是喃喃着道:“林、林姑娘……”

  这一会儿的工夫,郑景成倒也不曾多想旁的地方去,只心内惋叹一声,暗想:原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江公子素日行事尚算端谨,倒不知是甚么的红粉佳人,竟让他流连忘返至此。不过,想来好人家的姑娘,自然不能至此,未必不是他着了什么道,又因着家教甚严,心内发不出来,方有了今日之事。

  如此,倒也是可怜可叹。

  心下这么思量的,郑景成琢磨一番,便有意劝说几句——这样的桃花于他们这样的人家,却是万万沾惹不得。且江源也有一身才学,若因此见弃,也是可惜。只是从来这些事上面容易昏头,若是言辞不妥,也是不好。

  由此,他斟酌一番,又多与他吃了几盏解酒茶,见他似是更清醒了些,才道:“江兄何至于此?似我们这等人家,虽也说门到户对四个字,然则相差不甚远,且禀告父母,想来多能如愿的。若为此颓唐,父母尊长见着如此,不免迁怒,异日你必不能遂心。如此,竟成南辕北辙,岂不可惜可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