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进击的皇后娘娘(17)(1 / 2)

  说着就要去搂她,心里痒痒。

  七杀巧妙地避开,笑道:“陛下,担惊受怕的可不只晴安,还有您心爱的于贵妃。”

  话音刚落,就有太监来报,于贵妃给陛下送亲手煲的鸡汤。

  徐定邦还未说话,七杀便做主请见。

  等于贵妃进来,不让她行礼,轻轻将她推向徐定邦,笑道:“陛下出征前让我照顾于贵妃,现在您看她有没有掉一根头发。”

  徐定邦:......你是在邀功么?

  有心让皇后留下,她却自以为识趣地退下了。

  再看看怀中软玉温香的真爱于贵妃,徐定邦忽觉得索然无味。

  第332章 进击的皇后娘娘(17)

  次日朝会,苟建正式上奏皇帝,北夷虽暂时退去,但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而大德若长时间陈兵塞外,对税赋是极大的压力。

  况且两军交战,难免有伤亡。大德以仁义立国,怎能行此不仁之事?因此为了边境的安定,大德应与北夷结亲联姻,成两姓之好。

  至于联姻的人选,皇后所出长女徐鸿宁最为合适。

  嫡出公主,才能显示大德的诚意。

  事实上,和亲之事,徐定邦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决定了。但这不是家事,而是国事,总要走个过场,便让大臣们各抒己见。

  乔云松、周广智等开国功臣默不作声,并不说话。

  他们都认为和亲不妥,但陛下此前已经召他们商讨过。

  说是商讨,实则是压服。所有反对的理由,都被陛下一一驳斥。

  他们也就明白了,陛下心意已决,谁都劝不动,也就不再劝。

  反正去和亲的是公主,又不是他们的女儿。陛下都不心疼,他们何必多事。

  几名御史不痛不痒地说了几句,被苟建用家国大义压了回去。

  于是,这个荒谬的决策竟然就这样通过了。

  满朝文武,无一人再反对。

  公孙源微微低头,冷笑不已。

  他一直不怎么看得起林项,觉得那就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但徐定邦立朝之后,他常常怀念林项。

  比如此时。他可以肯定,林项绝不会同意和亲,只会打过去。哪怕打不过,也要冲一冲。

  但徐定邦没有那种勇气。

  皇后娘娘,这一局,你怎么破?

  如果这一局你都破不了,就别谈什么篡位为皇了,老老实实待在后宫当摆设。

  而他也得想办法尽快逃命,再慢一步,可能就被徐定邦砍头了。

  救驾之功,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

  逃往哪里比较稳妥呢?公孙源暗自思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