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西北大旱(1 / 2)

  又说道:“霈云近日虽不理会宫中事,但也听说大人前不久才劝得皇上出兵东岐,怎么如今却见不着了?”

  温桓见她问起,叹道:“那是皇上没有防备,老夫才得以出奇制胜,如今承安宫里里外外都是裴红川的人,防的不是刺客,正是老夫啊。”

  萧霈云闻言噗嗤笑出了声,能让兴文帝调动羽林军日夜戒备,看来温桓把皇帝吓得不轻。

  她这一笑,温桓脸色都变了,萧云收敛三分,说道:“大人言重了,那羽林军防的自然是刺客,跟大人有什么关系?”

  温桓干笑两声,说道:“还不是那时寒水关刚破,老夫硬闯承安宫,谁敢拦我,我就一人赏他一个嘴巴子,好在都是些小童守着,倒也不费什么力气,现在可不行了,那外边儿围着的羽林军,个个都跟温君彦一般壮实,老夫是打不动喽。”

  素来老成持重的温桓也会玩这些把戏,萧霈云虽有心强忍,却也憋不住笑了:“您丞相之尊,打几个童子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算出手重些,也用不着调集羽林军啊,想必这中间还有些不为人知的曲折吧?”

  “也算不上什么曲折,不过是老臣与皇上论了一夜的道,老臣侥幸小胜一筹罢了。”温桓如是说道。

  “您也懂这个?”萧霈云疑道。

  “不懂不懂,一窍不通,但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若想劝得皇上回心转意,老夫只有临阵磨枪,翻了几天的道宗典籍,这才能成,如今却无法故技重施了。”

  难怪皇帝避之如虎狼,温桓这口才,满朝文武一起上,恐怕也辩不过他,听他絮叨一夜,也的确折磨人,萧霈云有些理解为何坚持不肯出兵的兴文帝翌日一早便下了圣旨,又调集羽林军防守承安宫了。

  温桓轻描淡写两句,萧霈云好笑之余,心中却十分震撼,朝中官员数百,喜欢溜须拍马,奉承迎合的已占去大半,谨守自身,中庸而立的也有许多,能赤心为君,忧国忧民的已是凤毛麟角,这其中能做到如此的也不过温桓一人,其中艰辛,恐无法与外人道哉。

  她躬身郑重向温桓一拜,道:“丞相高义,霈云敬服。”

  温桓忙将她扶起,长叹道:“哪里算得什么高义,老夫如今也是黔驴技穷。”

  萧霈云忙道:“大人说得哪里话,大人济世之才,举世无双,朝中上下可全指着您呢。”

  “举世无双?”温桓摆摆手,笑道:“宴高尚在世,哪敢论无双。”

  “宴高是谁,我怎么从未听过此人。”萧霈云疑道。

  温桓却不答,他抬头看了看天色,笑道:“不早了,老臣尚有要事,这就告辞了。”

  他说完便起身告退了,温桓手执长棍走在宽阔的石板路上,虽已年过花甲,脊背却挺的笔直,阳光洒在他身上,更添了几分豪气。

  萧霈云曾经觉得,温君彦天生粗野,不如温桓儒雅,也不肖其母温润,如今终于知道他身上那股豪迈之气承自于谁了。

  温桓走了,萧霈云才想起有重要的事忘了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