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内忧外患76(1 / 2)

  “就没有再找人验尸么?”

  “我寻思这厮应该还有同伙,他趁我追那刺客时,往那停尸房放了把大火,全都烧成焦炭了,哪还有什么线索。”

  萧霈云听他这么说,眉头拧得更紧了:“既如此,说明此案疑点颇多,真相尚未大白,大理寺又怎能将你抓起来呢。”

  温君彦嘿地一笑,道:“要不然算卦的说老子今年流年不利呢,还不是因为谢正武那孙子跳出来作证,说亲眼看见我打杀了那人。”

  萧霈云疑道:“谢正武是谁?”

  温君彦见她一脸茫然,问道:“你不记得他?”

  萧霈云摇头,名字确有几分耳熟,但印象里却对不上脸。

  “兵部尚书谢潭家的二傻子,小时候书院里那个小磕巴,七岁还说不清话的那个。”温君彦如是说道。

  萧霈云哦了一声,继续没印象。温君彦原本只是有嫌疑,这有人出来指证,情况可就不同了,何况这证人还是兵部尚书的二公子,说话自然有分量,温君彦无法自证清白,此案又悬而未决,也只能暂且将他收监。

  后来萧霈云查过卷宗才知道,温君彦打死的人她也认得,便是曾在茶楼中与她发生口角的白袍书生张孝全。

  此人乃京中巨富张守义之子,据说是与温君彦在青楼妓馆中起了冲突,事后将温君彦堵至暗巷寻仇,反被温君彦出手教训,回去之后竟暴毙于室……

  可谢正武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要知道官场如棋,走一步便要把后面十步都算得清清楚楚,方可早做筹谋。

  为官者讲究中庸之道,是以无论私下如何暗潮汹涌,面上总是和和气气,往日里从未听说谢潭与温桓有什么政见不合,浸淫官场多年的大人们最懂得权衡利弊,就算谢正武一时脑热,家里人也会阻止他,这般堂而皇之的跳出来指正温君彦,绝非寻常。

  任萧霈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其中缘由,但自出事以后,两位大人也都未出手干涉,仿佛只是小辈间胡闹。

  许是因为温桓才说动皇帝出兵,他所代表的主战派风头正盛,这才招人嫉妒。

  此时温君彦若再惹事端,才是真正的拖后腿。他深知此中利害,才心甘情愿入狱受审。

  温君彦见萧霈云低头沉思,不知在想什么,他虽身在狱中,京中形势却一清二楚,欧伯卿身死,萧霈云大受打击,与兴文帝针锋相对的事传遍京城,他自然也有所耳闻。

  他思虑再三,还是忍不住开口:“虽说不该在你伤口上撒盐,但我还是多嘴劝你一句,人死不能复生,别太为难活人,更别为难自己。”

  萧霈云闻言,果然沉下脸,道:“连你也觉得我是无理取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