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阴错阳差(1 / 2)

  侄子的罪名怎么定还是以后的事,老兄弟那身子骨可挨不得一百板子。

  梅安素来爱思量,总想要做个周全人,眼下不能给侄子辩白,只能含糊道:“分家多年,并不知细情。”

  梅安推说不知,铁捕头也没有放过他,借口杜里正不在村里,命梅安领路去查梅平家的左邻右舍与姻亲。

  梅安心中不愿意,可也不敢拒绝,只能苦着脸跟着去了。

  落在村民眼中,就是梅安带了官差上门,都吓得不行,各种惊恐不安。

  都是小老百姓,谁能不畏惧官府中人呢?

  待听说是梅家的官司,梅平去衙门将长子长媳给告了,官府派人来盘问查证此事,大家提着的心放下,不禁将梅家给恨得半死,话里话外就带出抱怨来。

  连梅平这亲老子都告梅青树两公婆了,那他们两口子还能是个好的?

  况且梅青树家的素来泼辣小气,平素里人前待公婆也少了恭敬,留了不少小辫子在外头。再加上有之前打井泡汤的事,大家早就厌了梅家多事,少不得添油加醋,将梅青树公婆两个说成是最忤逆不孝的夫妇。

  听得众官差都咂舌不已,觉得那句老话没错,这还真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梅安在旁阴沉着脸,既恼兄弟的老糊涂,也气乡亲们落井下石。

  众村民见官差和气,并不是凶神恶煞的,说起八卦来就有些刹不住,有个好事的问:“梅家忤逆老人的不单梅青树两口子,还有另外两口子呢!”

  “是啊,是啊!”有人应和道。

  梅安眼前发黑,已经站不稳了。

  第209章 阴错阳差

  铁捕头虽是武人,可到底是衙门老官油子了。

  县令接了梅家“忤逆”的状子,说不得桂梅两家的官司就要不了了之。

  要是桂重阳是成丁,或是族人众多,自然无需顾忌什么。

  偏生桂重阳年幼,近支族亲不多。官司正式开审,固然能给梅家教训,可对于桂重阳却是弊大于利。

  以后桂重阳不出仕还罢,名声厉害点儿不是坏事;可要是出仕,翻出来就容易被非议。

  毕竟那个是梅家,桂家还有位身份含糊的梅氏,就算桂家户籍上是“养女”,可当初毕竟与桂远有婚约,且是以桂远“发妻”的名义进的桂家,又给桂家二老戴过孝。

  桂重阳户籍上有父有母,且有父母婚书为凭,本该是嫡子身份,可桂远在外“不告而娶”又有“停妻再娶”的嫌疑,那样算下来还是梅氏这边是桂远元嫡,梅氏与桂重阳长幼有别,梅家就是桂重阳的便宜外家。

  张量出身富贵,开始接了桂家的状子想的就是帮桂重阳出气,压根没有想这样周全,还是郑师爷提醒,才明白这官司的不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