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上礼(1 / 2)

  最后还是梅朵做主,因小奶狗是金黄色的毛,就起名叫金子。

  *

  转眼,到了十月初一。

  按照三河县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烧寒衣,为死去的亲人祭拜;活人也正式换下棉衣棉裤,火墙与大炕也正式烧起来。

  入冬了。

  因是村塾休沐的日子,桂重阳与梅小八都在家里,准备跟着梅氏、梅朵去梅童生家吃酒。

  就在休沐之前,梅童生还强调了一两遍喜帖的事,话里话外都是必须通知家里,必要到的意思。

  梅小八还惦记家里银钱不多的事,看梅氏封红封,不由心疼:“姑姑,真要给这些钱啊?”

  第174章 上礼

  梅氏包的两个红封,每个里面都是一串簇新的永乐通宝。

  一串钱是一百文,怪不得梅小八心疼。

  梅氏摇头道:“正好,少了生口舌,多了生是非。”

  “重阳哥,别的同学也会给这些么?”梅小八又问桂重阳。

  村里寻常上礼,十文二十文的都有,一百文确实不算少。

  毕竟桂重阳与梅童生不单单是师生关系,还有梅氏这边一重姻亲关系在里头,加上桂家买地都在大家眼中看着,要是桂家上礼上少了,才是落人口舌。

  桂重阳想了想道:“各家各户多半也会私下里打听着,夫子的脾气在那里,应该不会有人少给,多半五十文起吧。”

  村塾两个班,小班二十来人,大班十几个,总共三十几号人,平均每家五十文也是快两贯钱了。

  想起村塾学生的人数,桂重阳察觉出不对来,抬头道:“姑姑,村塾里每年收的束脩都是童夫子收着吗?”

  三十多个学生的束脩一年下来就是百十来贯,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是梅童生每年有这样收入,那以他手紧吝啬的性子,手中应该有一笔积蓄才对,不会遇事就要借贷卖地之类。

  梅氏摇头道:“还是你姑爷爷当年订下的规矩,村塾先生每年有钱米,可是都是定数,几贯钱,几石米罢了,其他的钱留着奖励应试的学生、修缮屋子、接济孤老用。”

  桂重阳的姑老爷,就是村塾的创始人,梅氏的亲爹梅二爷爷。

  当年村塾本是梅二爷爷主持,梅二爷爷能订下这个规矩,可见是心底无私,真心为了村民考虑的。不过也想象的得到,梅童生接手后,指定想要改过这条规矩,可是那是从村民手中抢食吃,肯定惹了众怒,不了了之。

  “这钱,是杜里正经手?”桂重阳道。

  以杜里正的身家,桂重阳倒不怀疑他贪墨,却怀疑他用这笔钱做人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