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暗恋太子妃_分节阅读_第96节(1 / 2)

  “我知道。”她颔首,“定全力相助。”

  “约定。”她说。

  帘外雪落簌簌,帘内烛光摇摇。她倾身朝他抬起一只手,他轻轻在她的掌心一击。击掌声啪地一响,两人的眸光微动。

  “多谢。”他低笑了一下,“我觉得……你好像我的小神仙。”

  “什么?”她怔了下。

  “你好像是上天派来的小神仙。”

  他轻轻笑道,“我此生得遇你,如有神明眷顾。”

  “康,”他换了自称,“不胜荣幸。”

  这一刹那,天地皆白,雪落无声。他的眸光落在她的身上,仿佛有如山的重量,又如水一般流过,稍纵即逝,转瞬即逝。

  他敛了眸光,淡淡笑着。那个笑容复又沉落,只是无言的静谧。

  “谢康。”她喊他的名字。

  “夫人,”他笑着摇头,“别放在心上……我大约是太累了,胡言乱语罢了。”

  他轻轻闭了闭眼,掌根抵了下眉心,掀开窗帘往外扫了一眼,“到了。最后这段路步行过去吧……夜深了,母妃不喜车马吵闹。”

  姜葵扶着谢无恙下了马车。他仍坐着木轮椅,略有些困乏,微微低垂着头,眼睑倦倦半阖。几粒雪籽缀在他的睫上,隐隐闪着一点淡光。

  德妃的承安殿里一片寂静,长长廊道上燃着供奉神佛的香火。

  两人在一名宫人的引导下步入偏殿,一位年长端庄的妃子面对一尊佛祖玉像,跪坐在一个蒲团上,手执一串念珠,正闭目拜佛祝祷。

  听见声音,她回过头,望见坐在木轮椅上的谢无恙,淡淡笑了笑,“无恙,你这孩子,又装的什么病?”

  “母妃。”谢无恙携姜葵起身行礼。

  他干脆利落地弃了木轮椅,走去扶起跪在佛前的母妃,搀着她坐在一旁的软榻上。

  “这是姜氏幺娘吧?”德妃望了望姜葵,示意她过来,“从前见过几次,如今出落得亭亭玉立了。”

  她挽住姜葵的手,“我身体不好,日日礼佛,不在宫里走动,与你见得少了。无恙这孩子,怕打扰我,也不敢带你来。”

  “是我的错。”谢无恙笑了一声。

  德妃剜了他一眼,接着问姜葵,“可有小字?”

  “小字小满。”姜葵恭敬答道。

  “是了,我记得。”德妃忆起了什么,“阿莲的女儿。”

  “母妃也同我母亲相熟么?”姜葵好奇道。

  “你母亲当年是少将军,谁人不识得她?”德妃笑道,“那时候京城里的世家女,个个都仰慕她纵马沙场的身姿。”

  她望向姜葵,“你很像她。尤其是眼睛。”

  “许多人这么说。”姜葵笑起来。

  “都坐下吧,别站着讲话。”德妃拍了拍身边的软榻,扫了谢无恙一眼,“夜已深了,你还站得住?”

  谢无恙无奈地笑道:“母妃,我身体也没那么差。”

  “我日日在佛前祈祷你平安,许是多少有些用了。”德妃笑笑,“今日是你的生辰,我遣人送到东宫的玉如意收到了?”

  “收到了,”谢无恙颔首,“多谢母妃。”

  两个小辈一左一右坐在德妃的身边。德妃拉着两人的手,把两只手放在一处,闭了一下眼睛,终于低声道:“无恙,这是你的最后一个生辰了吧?”

  “嗯。”谢无恙垂下眼眸,无声笑了下,“还好。至少过得很开心。”

  “你来找我,是有所求吧?”德妃注视着手上的念珠。

  谢无恙点头,“求母妃助我。”

  “专挑这个日子来。”德妃叹息,“你这个孩子,为了惹我心软吧?”

  “是。”谢无恙起身,对她长拜,“只求母妃在父皇耳边说几句话。”

  他低低地说:“我母亲当年……是被贤妃下的毒。”

  德妃叹息一声,“我猜到是她。……那时候,许多人以为是我。”

  “孩子,你恨么?”她低声问。

  谢无恙摇摇头,“早都不恨了。只是知道一个结果,尘埃落定罢了。”

  “我亦是。”德妃轻叹,“早都看破了、想开了。”

  “母妃。”谢无恙再拜,“我是将死之人……只有一点心愿,想求母妃助我。”

  德妃看着他,“你要同你皇兄作对么。”

  “我并不想。”他轻声道,“可皇兄与北司已是一党了。”

  “朝堂上的事,我不太懂。”德妃摇着头,笑了笑,“但你今日既来求我,我毕竟是你的母妃,只好应允了你。”

  “多谢母妃。”谢无恙又一次长拜,被德妃缓缓扶起。

  “早早回去,快快歇息。”德妃叹了口气,“你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我当然知道你是在强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