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暗恋太子妃_分节阅读_第12节(2 / 2)

  她对着那副嘴角带笑的书生面具发了下呆,逐渐意识到祝子安是在逗她玩。她简直能够想象,面具下的那个人绝对是一脸坏笑。于是她恼了,挥起拳头,怒道:“滚。”

  祝子安顺势后退着起身,冲她招了招手:“那我走了。”

  他转身便走,钻进掩映的林木间,一身墨色长袍轻快地摇摇晃晃。霞光把他的影子拉了很长,斑驳陆离地投在枝叶间,忽明忽暗。

  “喂!祝子安!”姜葵朝他大喊,“我们下次什么时候见?”

  那个影子一顿,含笑的声音传来:“很快。”

  直到他在远方的树林里消失不见了,姜葵才想起自己忘了问他关于秋日宴的事情。她有些苦恼地抓了抓头发,忽然又想起那个人的手掌在她的脑袋顶上轻轻一扇,带起的一阵小风扑倒了许多碎发。

  她在心里重重地哼了一声。

  “我……还活着吗?”许久,谢瑗睁开眼睛,茫然四顾。

  “还活着。”谢宽往自己的胳膊上掐了一把,眼泪掉了下来。

  姜葵飞快地向他们解释了一行人是如何离开陵寝的,话语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学加工与胡编乱造,并省略了相当大量的细节和有关祝子安的部分。

  听完她的阐述,谢氏姐弟目瞪口呆。谢瑗一把抱住她的胳膊,满脸感动地说:“皇弟妹,我们以后就是过命的交情了!”

  谢宽还处在震惊里,喃喃问:“此事我们要不要禀告父皇?”

  “不行!”谢瑗立即摇头,“误闯到禁苑陵寝里,父皇要是知道了肯定要扒我们一层皮!况且……”她皱着眉头,“我觉得那里面藏着什么我们不该知道的秘密。”

  “我们立个约定,”谢宽点点头,“谁也不说。”

  “谁也不说。”谢瑗也点头,“今日下午,我们三个哪里也没去,什么也没看到,只在东宫的荷花池畔听了一曲琴,吃了许多莲蓬。”

  黄昏下的禁林里,三个少年少女击掌为约。掌声清脆地响了三次,在静谧的林间惊起几只麻雀,扑簌簌地振着翅膀远去了。

  “我饿了。”谢瑗望着飞远的麻雀,咽了下口水。

  她这一开口,姜葵想念起东宫那些新鲜的莲蓬了。

  谢宽举起一只小手:“我母妃做了莲花糕,不若去我那里?”他看了看姜葵,小声补充道,“皇嫂,我母妃说她有话同你说。”

  淑妃有话同她说?姜葵眨了眨眼睛,眼前浮现出昨日兴庆宫里,那位文静温婉的华服女人。她说话的时候,一对翡色耳坠悬在耳畔,衬着那双秋水般明净的眸子。

第13章 药浴

  ◎他湿漉漉的发丝还在淌水。◎

  东宫。

  偏殿里熏了一室的檀香。

  袅袅白烟漫过乌木地板,在沉寂的室内盘桓升腾,化作一团云雾缭绕。

  “吱呀——”谢无恙推门进来,扯开外衣的领口,褪下满是血迹的长袍,胡乱地叠成一堆,随手扔到脚下。

  他只穿一件素白单衣,赤足步入竹木屏风后的一池热水里,半个身子倚靠在雪白的石壁上,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般、一寸一寸地躺倒下去,轻轻阖上眼睛。

  满殿寂静,出水口吐着咕噜噜的小泡,蒸了许久的草药散发出一股苦涩的气味。

  躺在水里的人一动不动,似乎睡着了。

  水汽氤氲,他的呼吸声很轻,微颤的睫羽沾了热气,潮湿的发丝沿着下颌一直搭到胸口,一起一伏。那件单衣被浸得半透明,紧贴在皮肤上,勾勒出清晰的线条,以及被砂石划破的细小伤痕。

  飘摇的水光里,隐约透出一点血腥气。

  “殿下,”洛十一在屏风外低声说,“圣上要到了。”

  “好。”谢无恙疲倦地应道。

  他从水里起身,抓起一旁的白巾盖在头上,湿漉漉的发丝还在淌水。

  缭绕的雾气里,他拎了一件在博山炉前熏过半日的绛纱袍,从竹木屏风后慢步走出来,在乌木地板上踩出几个沾水的足印。

  在洛十一的侍奉下,他换了一身干净里衣,披上满是檀香味的绛纱袍,戴着矜贵华美的白玉冠,在幽暗的烛光里,板正身子,站得笔直。

  他正在一点一点地恢复成那位端方有礼的皇太子。

  谢无恙从偏殿出,自正殿入。深绯色袍角跨过门槛,停在赤金的地砖前。在一盏光华流转的鎏金琉璃灯下,他对着殿中央一位身材高大的男人躬身行礼:“父皇。”

  敬文帝没有转身。他负手而立,仰望着墙上裱着的一副字画,平静问道:“朕听闻有人误闯进石山陵寝了?”

  “儿臣已经派人处理,”谢无恙恭声回答,“皇姐和三皇弟平安无事。”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到,是么?”敬文帝沉声问。

  “是,”谢无恙拜得更低,“他们什么也没有看到。”

  敬文帝没有回话。死寂一般的沉默里,一股无声的威压从他的肩头升起,如海潮般漫开,越过父子二人的距离,沉沉地压在谢无恙的身上。

  谢无恙没有动,只是安静地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头放得极低,脊背却笔直,如同一根在风里弯折的竹。

  忽有晚风穿堂而过,带来初秋的寒意。

  敬文帝转过身,拍了拍谢无恙的肩膀:“起身吧。”

  于是那根弯折的竹,在摇曳的光影里缓缓抬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