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172节(1 / 2)

  但罗成也没让人家白跑,不就是想他投资,并且是有技术的行业进来嘛。别跟他谈什么深城,就龙津镇到义安城这中间的郊区区域,给他划一块大地盘出来,比汽车工业区那边还大的地方。

  罗成保证电视,收音机,电子产品,玩具厂,服装,车辆,全部都开过来。深城不是在搞经济特区嘛,你们要是有诚意,就在义安城罗成说的郊区这边,搞一个小的经济区。预计初期光建设投入不低于一个亿。

  鹰酱币,不是一个亿人民币。而且要明白一点,既然是在国内投入这样多,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鹰酱币转换成人民币,所以只要他们答应,立刻就会有一个亿的外汇进账。而且罗成说的还只是初期建设费用,不包含装修,水电各自设施的中后期建设。

  要知道十几年轻的工业区建设就花费了几千万了,当然了,那时候包含道路修建在一起。而罗成说的规模可是比工业区还大,可这提议虽然让来的人很心动,但经济特区是上面指定的,很多地方还在观望了。罗成说的这个,哪怕来的人级别很高,也不敢做主答应罗成,得向上面汇报。

第339章 完结

  很多事情,在这年代都属于摸石头过河,而罗成虽然有后世的一些信息,但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

  在后世的人看来,就是这年代的市场开放了,农村的人不再吃集体饭了。分田到户,田地要保证种粮食,菜地就随便你怎么去种。想吃花生,买不起买不到就自己去种。

  但不是生活在这年代,甚至参与其中的,很多历史细节可能并不会清楚。罗成并不知道自己提出来的要求,撞到了风头上了。

  罗成的要求要是提早了或者提晚了,可能上面都不会冒进答应。但偏偏提的这个时间点跟上层某大佬的要求类似了。

  说开放,这是一个大框架,其实刚实行起来,并不太理想。只不过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哪怕是这个年代的人,也没什么体会而已。

  深城那边的一把手,就是在这时期向上面要政策,要自主权。不能光口头说开放,然后地方上想做点什么,因为没先例,什么都要汇报。

  深城那边要的自主,跟罗成要的自主十分重合。而深城那边要的是对商人各种优惠政策,不但给,甚至有些夸张。直接是规模达到多少,直接给你铺路,又达到多少,给你修厂房。地皮白送,项目好,厂房都给你建。

  也就是各种大力度的政策,有利也有弊。在这年代,出现了很多空手套白狼的人,吹的天花乱坠,其实根本没什么实力。但大部分还是真正吸引了不少商人。

  而罗成这边,在义安城,远离港口,坐出口生意,会增加很大的运输成本的。不过从罗成的资料里可以看出,当年他在义安城工业区当区长的时候,宁愿出面让省区去牵头从义安这边花几千万修一条去深城的道路就可以看的出,他属于有家乡情怀的人。

  否则的话,有几千万修路的钱,其实在那个年代,到深城直接再建设一个工业区都够了。而现在罗成不要深城这边的一些政策,宁愿真金白银投入几个亿,也要到义安城发展。

  深城目前是属于试点城市,意义就是有待观望。否则直接全国实行了,但目前就是吸纳外汇,给老百姓提供更多工作岗位,甚至是提高收入。

  政策是跟义安城一点关系都没,但罗成要干的却是上面想要的呀。要不~~,就在三线城市来一个试点,罗成要的地方看上去大,但对于上面的人来说,那点地方根本就不算什么。别说一整片郊区了,真要投入的多,拿一个县城他去改造的玩,也不算什么。

  起码一个小地方,出问题也在可控范围。深城一个这样大的城区都拿来试点了,多一个小地方不算什么。主要是深城那边要吸引外商还要前期投入很多配套设施,很多外商的设备和材料也算是投资金额里面。

  比如一个说投资百万的外商,设备不是国内购买的,价格还虚报。说投资百万,设备和材料一算,占一大半了。而真正现金却没多少,要的却是你答应的百万投资优惠政策。

  而罗成那边,说的是前期投入一亿美刀,按照现在汇率,其实也就一点五亿人民币。但国内的汇率是保护汇率,谁不知道事实。外换进来容易,国内想换出去,个人的话,只能呵呵。

  因此,也就在罗成说出条件没多少天后,罗成竟然发现上面答应了他的要求。他本来还打算晚个一年再来安义城发展的。

  现在这样的话,有点打乱他的规划了,起码明年就可以带着弟弟妹妹就在义安城干了。但这样更好,来国内发展,他真不是单纯的为了挣钱。

  但要求是罗成提的,人家既然答应了,也就没什么好想的。几个亿而已,不过说实在的,他是了解国内大概发展趋势的,几个亿放深城,随便经营什么,光地皮给以后带来的收入都不亏。

  而投在义安城,哪怕地再大,要是跟几十年的后世一样,就算自己要的地方以后也划入城区,价值也高不了太多。

  这答应后,哪怕是快要年底,这为了罗成的资金流入进来。那是这边省区和城区的领导都直接过来了,并且杜永康也在其中。

  至于镇里的领导,看着罗家三天两头就有车辆开来拜访,都不好随意就求见了。但城区的一些领导他们见过,还有省区的领导,反正感觉要有大动作了。

  罗成要的地方,这样多领导过来,本来是郊区的,现在直接规划进入义安城区了。并且还没开工,那片地方已经命名为义安城龙南经济特区。

  而省区领导过来,特别是杜永康,其实还是来跟罗成商定产业结构的。罗成要是真打算技术换市场,那就要合资的形式,比如生产的新款式车辆技术共享,就允许并不限制国营企业和单位采购购买。

  毕竟车辆要是在国内销售,没限制的话,会冲击国内车辆企业市场。还有就是烟酒产业,可以弄一些特定的烟酒在指定一些地方卖。但不能让罗成在国内主打经营这样的产业,国内烟民实在太多,市场太多,是不可能对个人开放的。

  罗成对于这日后‘年年亏损’的产业也没兴趣,不光是香烟,高速,加油站啥的,都不会去碰。罗成精明着呢,年年巨额亏损,他有再多的身价也不够这几个行业亏的。

  后来不是有外企进入‘油’行业嘛,人家怕别人水土不服,怕亏太多,坚决不让人家卖便宜。

  罗成属于听人劝吃饱饭的,你说什么不能碰,他就不碰。

  但罗成要的公交站归属权和出租车行业,义安城这边倒是给了,算合资。罗成的公司以后负责经营,地方上拿分红就是了。而义安现有的客运站几辆破车,加上工业区那边的中转站一起算是入股。否则什么都不出的话,也太空手套白狼了。

  就这样,罗成的资金很快就通过香江那边流入一个多亿进入国内,罗成在香江和其他地方能开设私人银行的,基本都开了。流动资金对于罗成来说不算什么。

  而义安龙南经济区的开发,项目这样大,省区筑建局怎么可能不来分一杯羹。现在依然还没项目投标的说法,也没有私企地产公司竞争。对于罗成来说,谁干不是干,而且这年头工程单位也实在,报价合理和用料不会弄虚作假。

  项目前期工作,测量,清理场地,在年前就开工了。工人嘛,现在的建筑工人都是正式工,没有民工什么的,不到年前一个星期左右,是不会放假的。

  义安龙南经济区,虽然整体建设和开放是罗成这边主导。但罗成现在是属于商人,投资者的身份。跟以前他是国家领导干部身份不一样,以前罗成的身份可以担任区长,在行政管理方面都他说了算。

  但在经济区这边,行政嘛,还是得地方单位主导。因此杜永康又从省区调到这边来了,级别算平调,而从省区调到城区,级别又没升,看似是下降了,但其实是明降暗升。因为杜永康到这边来,算是经济区的一把手了。而在省区,他虽然在部门也有不小的权力,可比他职位高,权力大的人多了。

  就这样说吧,一些城区部门的科长局长什么的,权力不小吧。级别跟下级县区一把手一样。但让他们去下面当县区的一二把手,这还用考虑嘛,抢着去。

  因此杜永康来经济区这边,担任的是经济区区长,兼任整个义安城的副书记。不给他一个副书记职位,他光当一个区长,怎么去调动城区里的资源。

  起码他兼任城区副书记,他的话在城区里的很多部门就管用。而且新经济区,也要很多部门单位开办到这边来,公安,交通,水电等等。这些配套部门的事情不可能罗成去组建,都是杜永康去负责。

  现在杜永康跟罗成不是上下级关系,甚至按照身份来说,一个是官,一个是商。但杜永康明白,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其实上面很重视罗成,或者说他背后的资本。他要是在经济区这边乱指手画脚,或者反驳罗成的意见,起码在没犯原则问题的情况下。那他这位置就算坐到头了。

  因此罗成不是杜永康的领导,但胜似领导。这经济区,等于是两人共同努力发展。而有熟人杜永康的协助,罗成也是很高兴。

  而罗成在义安城这边郊区的动静,也是惊动了很多人,最主要的是罗成的身份。十几年前的第一任工业区区长,知道罗成的人,都知道当年罗成当厂长和区长的时候,那福利有多好。

  现在罗成直接搞一个比工业区还大好几倍的经济区,各种工业和商业的结合。真不知道建设好了会如何,但都敢肯定,真是以前的区长罗成搞的话,肯定不会亏待工人。就是有一点让人担忧,罗成搞的属于私营企业和工厂,工人要去那边干活,是没有正规编制的,属于合同工。这样的话,好像有点问题。

  一个大型的经济商业区,不管是建设还是设备调过来,还有招工,都是很需要时间的。哪怕是有金钱开路,也飞不起来。

  过年前些天,罗兵是先带着一家人回镇里了,工作都转掉了。不回来干什么,还跟小舅子一家挤在一起不成。

  而两妹妹妹夫,按照习俗是应该过年前回妹夫那边老家过年的。但也因为经济区迅速动工的事情,提前来罗成这边报道询问情况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