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157节(2 / 2)

  这次从香江回来,有些事情高茹想找人分享,否则她会憋坏的。她把自己其实是去了香江的事情说了,只不过没说是跟着罗成去的。在香江她是表小姐的身份也没说,只是说在那边工作的事情,在家里,她还秀了自己学会的英语,虽然家里人听不懂,但这说的‘哇啦呱唧’的,的确能震惊很多人。

  当然了,她也说了自己在香江的工资,一个月八百块,没有说汇率的事情。因为不按照国家汇率走,到私人地方换,其实还不只八百块呢。

  在香江什么货品都不要票,因此她带回来了很多东西。都是国内紧缺的,很多糕点都是大家没吃过的。给家里留了一些钱,还带了一些小额面值的港币给家里人留作纪念。这是香江人那边用的钱,国内可弄不到,虽然国内这钱用不上,但真要用,友谊商店之类的能用的。不过县城没友谊商店,甚至义安城都没有,得去省里。

  一个月挣八百,买东西不要票,各种国内紧缺的物资那边都有。甚至高茹还有那边的身份证明,这一切对于高茹家来说太神奇了。

  在三个月之前,高茹就算跟家里有书信联系,也没说她在工业区工作,只是说自己在城区工作。以前读的大学说让她辍学的,也顺利毕业了。而在三个月的时候,高茹回去了一趟,说要把工作让给弟弟,那时候她家人才第一次知道高茹原来是在义安城工业区工作,而且以大学生的身份参加工作的,工作给弟弟的时候,都已经是储备干部转正了。

  当时就已经够震惊了,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了。高茹在老家过完元宵就要继续去香江的,平时很难回来,甚至电话都打不过来。但一年内还是会回来一两次的,因此今年在家里过年,她真的跟小姐一样,任何家务活都没让她干,就是让她在家里好好休息。

  而在去香江之前,高茹让家人列了一份清单,她人是不能轻易回来,来回一次浪费的时间也多。但东西可以找人运回来。以她现在的工资,家里人想要什么,她都能买到。

  因此高茹这次过完年去香江,是带着一份长长的清单去的。但都是一些生活用品,了不起就二三百块钱。对于国内的人来说,一年都难存到二三百块,但对高茹来说真不算什么了。

第316章 香江旱灾

  年后来到香江已经三月份了,三月国内很多地方还是很凉的,但香江这边已经很暖和了。

  罗成和高茹一行人来到香江后,发现这边的旱情还是没有缓解。香江这边已经几个月没下雨了,一些印刷厂都停掉了。目前只能保证人的基本用水,但再这样下去,可能基本用水都要成问题。

  不过这样的事情对罗成他们不受影响,每天往返国内的货船,都用很大的水箱拉很多吨水来用。但从内地拉来的水,除了他用,也只够一些工厂的高层使用,剩余的要用在工厂里。组装厂虽然不需要什么水,但工人上油或者搬运身上脏了总得清洗一下。

  但这水也是建立在香江的水能满足普通居民使用情况下,才能让工厂正常运转。可随着持续的干旱,香江的一些水塘都干枯了,香江的商店关门,工厂停产。罗成只能耗费成本,专门用几辆货船去国内运水。香江这边的生意已经下滑的很厉害了,维持工厂运作,是为了出口生意。

  到了四月低,香江这边对居民的供水也出现了限制,每天一些取水点只供应四个小时。现在的香江,大量的居民还是从国内来的,住的是木屋,不是每家都有自来水的。

  所以说是说有四小时的水供应,但大家都要排队取水。很多人都带着取水的桶之类的。轮到取水的时候,实际上就只能取水几分钟。一次取水要用四天。

  因此,香政府只能开始向国内请求救援。也就国内离香江最近,虽然现在香江属于英方管理。但英也没有办法在四周都是海的香江弄到水,并且也不愿意花费巨额的费用为兔子国的人弄水。

  但国内也要考虑各种问题,毕竟香江属于英方管属,到底该不该支援是一个问题。要知道国内现在也艰难,还在还债呢。为了还债,自身很多项目都是停了的。要不要救香江,救的话又用什么样的方式,都需要讨论。

  因为缺水,罗成在香江的组装厂也出了一些小问题,工人偷厂里的水喝。但管理人员又不好太过制止。导致运输过来的水,总是没在预计范围内就没了。

  不过香江受到旱灾,罗成倒是捞了不少好处。很多工厂停工甚至关闭,罗成打着搞电影院的名义,收购了不少工厂。当然了,因为愿意出售的比较多,罗成也不可能真全部去开电影院,很多厂收购过来,如果是生产民生产品的,直接设备也收购了。

  反正是很优惠的价格,罗成在香江的不动资产迅速翻滚着。另外就是新加坡那边,工厂也开始陆续建设完毕,只要招人就可以进行生产了。

  而这年代的新加坡,其实比香江还惨。又是搞独立,又是自治什么的。也是英国的殖民地,现在算是脱离了英的统治,打算加入马来西亚,内部正在投票什么的。而因为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是华人,内部现在还在搞民族歧视,马来人看不起华人,互相争夺着。根本没心思发展经济。

  因此,在新加坡的经济竟然还不如香江。罗成在新加坡建厂招工,一下引来了无数华人进厂,而马来人却说他们要高人一等,进厂就要当管理着,在新加坡这边不用他们马来人当领导还不行。

  搞的罗成也是被那边的民族争斗受到了牵连,一个加工厂都开的不安稳。好在新加坡上面的人知道了这事,为了税收问题和当地就业问题,可不想因为民族的争斗,把好不容易自己过来这边开厂的加工厂整黄了。

  直接派了警察在工厂附近看守巡查,要争斗到其他地方去,你们还想要挣钱吃饭,就别在这边争斗。

  因为新加坡那边的业务算是开展顺利,加上那边虽然也穷,有争斗。但高茹还是选择去那边负责管理了。原因是她有些受不了香江这边的江湖气息,到处是腐败和帮派,警署有时候跟土匪也没什么区别,有钱什么都好办。没钱,正当生意都难做。

  另外一点,她毕竟不是罗成真正的表妹,在香江很多人都称呼她表小姐,恭敬的很。她感觉不实在,在豪华的房间里,有管家和佣人伺候是很舒服,但却不踏实。

  而到新加坡那边去,虽然也有一些帮派,还有民族之间的争斗。但总体来说还正常,起码想过简单日子的人,不去招惹就不会被惹上头。在香港是你不招惹人家,人家主动招惹你。

  罗成想着她去新加坡也好,邵氏兄弟卖给他的产业,可是有不少居住的房屋的。送一套给高茹都可以,价格便宜的很。而且这样一来,两地他们师生可以互相照应着。

  一直当将近七月,香江这边的旱灾算是初步解决了,倒不是下雨了。而是国内做出了决定,虽然香江现在在英方人手里,但香江的人都是我们的同胞,不能坐视不理。

  因此决定拆巨资几千万,直接把深城这边的水引入香江。达到一绝永患的效果,否则这次帮助了香江,下次又出现怎么办。要知道香江的淡水只能依靠雨水储存而已。四面是海,没淡水河流。

  当然了,要想东江水供应到香江,工程不小,有点远水解不了进渴。因此,另外也在实行治标的办法,跟罗成一样,用轮船在给香江运输水源,每天十二小时运输。香江这边也出动船只,不能光国内出力。

  在香江的罗成,这才明白为什么香江这样一个缺水的岛屿,竟然还能经济起飞。想想也是,除了国内在它还没起飞的时候帮一把,哪怕归属权还没回到国内,但都是同胞,怎么可能会坐视不管。

  因此也就是在国内做好处理香江缺水问题后,哪怕香江还没立刻恢复一切,但给香江内的所有人算是来了一针强心剂,大家都看到了希望了。在半个月后,通过国内不断的运输水过来,居民用水已经得到了满足。

  然后就是用水量少的工厂,再然后就是印刷厂之类的。若是罗成早知道这样的情况,或许就不会把生产线加工厂弄到新加坡去了。除非以后新加坡也当成一个出口基地,现在那边也是一个二百万人口的地方,一样缺少基础资源。

  有些原材料能在当地购买,有些还是一样需要国内运输过去,那边加工好了又运输到香江。这样来回多了道运输工序,时间和运输上的成本不少。

  但目前已经这样了,只能慢慢来,国内供水的工程还没弄好。等弄好了,完全可以再上马加工厂。

  在这期间,罗成也就回了一趟国内。新的一届毕业生又要面临找工作了,大学生中专生包分配,高中生依然还是不包分配,但属于有文化的人,不挑剔工作,城里找不到工作,肯下乡的话,肯定有安排的。

  罗成这次回去,主要是太多人想来工业区这边上班了,现在不光是本地的学生,也不光是本省的学生。而是外省很多优秀的大学生,特别是学业跟理科有关系的,都想来这边工作。

  第一次罗成大量接收高中中专大学的毕业生,就跟曾说过,他们是占了工业区第一次招收的便宜,几乎只要是人品没问题的,那是来者不拒。但现在工业区在控制着发展,人才是要,可现在不是一个省了,是省外的一些学生都想来。

  罗成不回国内去解决都不行,因为这属于大事情,下面的人要是做主了,出了事情其实还是罗成要担责的,这还不如他回来一趟。

  面对这次的分配工作,中专和大学是包分配,但也优先遵从学生的意向。因此得工业区拒绝后,才会重新帮那些想来这边的人分配。

  对于大学生,有些厂一个都没有,中型厂有那么一两个大学都跟宝似的。这年头一个县城每年的高中生才二百多人,整个城区包含下面的县城,高中生也不过一千多人。而大学生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间,看城市。向义安这样的城市,有百分之三录取就不错了。

  一个大学的招生一般是面对一个省区的,而不是一个市区,并且就算这样,大学少不说,每年学生不会超过千人。

  排除一些学业不对口的,想来工业区这边的大学生总共也就几百人。但这几百人,占据了应届大学生的几分之一了。

  几百大学生,全部吃下来就是了。至于中专生,那就多了,这包分配也不是说他们想去哪就能分哪的。

  罗成的选择是省区的照顾一些,在学习成绩中上的可以接收。至于周边城市的,只选择优秀的安排。义安的中专生,按照跟省区的一样,中等就可以了。也不能全部要了。现在工业区自己办了职业学习,也就是中专,以后自己学校的是百分百可以安排到工业区的。

  这不是自己学校的,义安地区的,能中等以上都要就算不错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