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151节(1 / 2)

  这要是罗兵把他小舅子给安排到城里,跟着他干搬运也可以的呀。不就是农村人去城里需要开借宿证明投靠亲戚嘛,秦茹自己都说了,分的是夫妻双人房,有两个房间加厨房的。这让出一个房间给她们小舅子住,以后转正了分房子了再搬走就是。

  秦茹这回趟娘家头都大了,又是要钱又是要工作的。但父母说的也没错呀,这是亲弟弟,自己不帮谁来帮。走的时候给她父母留了十块钱,算是弟弟谈对象的彩礼钱。没谈到合适的,就留着。

  然后秦茹就回公婆家了,按照医生说的,最近就快生了。这要生娃留在娘家可不好,会被说闲话的。

  龙津镇这边,合作社社长罗文其实挺忙的,附近的有个镇,叫什卑镇的,要并入龙津镇。是并入,不是合并。合并的话,都是镇一级的,那领导之间怎么来弄,又要扯了。这并入的话,什卑镇就只保留公社,也就是以后的社区。镇里的一把手调任到其他地方去,副镇长是可以保留职位到龙津镇这边的公社来上班的。

  而什卑镇愿意直接并入,主要是实在太穷了,最主要的就是龙津镇有一个合作社。鸡鸭猪都是合作社出钱弄的,再加上种植和一些副业生产,实在是让周围的乡镇眼红。

  在这年头,村民养鸡鸭,超过三只就属于要404的了,但要是在合作社签字了,就等于是帮合作社代养,不属于个人养殖。而且还真是帮合作社养,养活了养大了,只要蛋和鸡鸭卖合作社,收入都算纯挣的。但如果死了,只要不是自己弄死的,说明原因,拿着死了的鸡鸭还给合作社都可以,自己吃也不行。

  这样的政策,谁家里都想养几只呀,死了就是浪费点时间,饲料什么的,自己去山地里弄些东西就可以喂。因此什卑镇的并入,最忙的其实还是合作社,得勘察那边的情况,统计好了后,要上报,然后工业区那边负责这块的后勤人员才好更好的安排。

  工业区对于合作社这边,是希望他们蔬菜和鸡鸭猪弄的越多越好。还有就是镇里为了生产木托盘,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因此跟林业局合作上了,砍到树的地方,都开始种果树。这种果树嘛,要是从种子或者树苗开始种,树木头两年是没收益的。

  因此这刚跟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完大棚种植,又开始研究新的课程了,嫁接技术。如果把已经生长了几年的树枝能直接种活的话,哪怕看上去大小跟用种子种出来的树苗大小差不多,但它是能一年就开始开花结果的。

  比如葡萄,可以用葡萄籽种植,发芽长苗。也可以砍一截普通树枝下来种植,而砍下来的葡萄树枝是肯定比种植种子要快要好的。

  如果树枝不能直接生根发芽,就考虑嫁接,把一些生长期慢的果树枝条嫁接在快的果树上,一样能快速的得到果实。

  不过龙津镇现在发展的好不好其实罗成已经不怎么关注了,只要罗家的亲戚过的行就可以了。就算并入的新的镇,扩张了合作社的经营规模,但对于日益庞大的工业区来说,是满足不了几万人的需求的。

  今天罗成是哪里也没去,主要是哪怕睡到中午起来,人还是感觉有点累。从系统里拿了些吃的出来,就把午饭给解决了,是在香江茶楼签到获得的很多种小吃。浪费了他不少次数的签到,几乎有些天是天天在打卡一样了。

  吃过后,罗成又补了一觉,才觉得身体恢复了掌控。然后再去中转站打的电话,在中转站那边开了辆车回来的。

  回到家,罗成也就是在院子里歇着,院子里的木桩形式的桌椅还是他亲自从木材厂弄来的呢。院子里种了些菜,有辣椒青菜和萝卜。罗成见萝卜个头还不错,就拔了一颗出来,清洗了一下,当零食直接啃着生吃。

  可惜了,发现并不算特别好吃,稍微有点辛辣,水分还可以,但不像后世的大萝卜,白白的甜甜的,可以当水果吃。但话又说回来,这萝卜有萝卜味,辛辣味的萝卜腌制萝卜干,其实味道比后世那些看上去很大很甜的萝卜更好吃。

  在院子里,罗成还发现一个乐事情,院子里的小井里竟然有鱼,虽然不大,但数量好像还不少。罗成不太会钓鱼,但又有点喜欢钓鱼。也没去供销社买专门的鱼线和钩子,就在房间里弄了跟缝补衣服的白线和针头。

  把针弄弯了,跟鱼钩差不多,就是少了一个倒挂的刺。家里连剩余的煮好了的米饭都没有,罗成是从系统里拿出了一个烧麦,也就是糯米的那种,直接扣糯米试试能不能掉到。

  绑了一小段木枝当浮漂,也就是瞎尝试。没有想到,竟然一放下去就有鱼咬钩。这让罗成乐了,待在家里就能钓鱼玩。

  而井里的鱼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虽然不大,但都比手指要长一些,一会就钓了十几条,井里的鱼也没感觉少什么。

  然后~~脸盆都钓半盆了,茜茜才回来。茜茜回来后,发现罗成在自家井边钓鱼,还钓那么多,也是觉得惊奇。井里有鱼,其实她们都知道,天热的时候,自来水都是热的。但井水很冰凉,她们洗衣服都是打井水用,自然能发现鱼。但没一个想着去钓上来。

  这鱼不大,没啥肉,炖汤还能炖出点味道。但单纯煮的话,不怎么好吃。要好吃就得费油,先煎后炒。但这年头有什么人愿意拿油去煎这样的小鱼的,这用的油比鱼还精贵。

  茜茜看盆里的鱼也不少了,就让罗成别钓了。她现在了解罗成的性格,属于管杀不管埋的,这鱼钓上来,要杀半天,茜茜不动手的话,也是等小雨和表妹王月她们回来弄的。这半脸盆鱼,肯定一次全部弄了,有多的给周边邻居有小孩的送点。

  让罗成收拾一下,两人就直接出门去打电话。最近茜茜也很久没跟家人联系说话了,文工团是装了电话,但不像罗成的工业区,财大气粗,有事电话随便打。

  在文工团里,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随便动电话的,穷呀。不光是这边的文工团穷,是整体所有文工团都不怎么有钱。之前茜茜跟罗成还在处对象的时候,就没打过电话。

  这次乘罗成去问茜茜父亲要保护他的人的时候,茜茜是顺便去蹭一两个电话打的。

第305章 礼品

  秋风气爽,罗成跟茜茜去打完电话后,两人就在街道上散步。

  街道上没有了乞丐,不是说大家的生活过的好了,不存在乞讨的了。而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如果不是出现大规模的灾难,有手有脚的人根本不会让你当乞丐去不劳而获。

  该收容的收容,该遣返的遣返,有叫花子也是年龄大的,而且不会是在城区。城区的本地人都是有定量吃的。就算没钱,拿本子去领定量里的粮票啥的,也能换点钱,而且城市里的人真困难到要饿死的地步,还能找街道办帮忙。

  不过这年头城市也有些困难的人,穿的还不如后世的乞丐,但在年景还可以的年头,城市基本是没有乞丐的,出现了的话也会被街道办巡查人员发现按照流程处理。

  走在街道上,竟然能时常看见拉送货物的三轮货车了。而秋季之前,就是九月份,上面又收缴了一次利润,这次是真的让义安的财务开心的很。一个工业区上缴的利润都快抵半个城区其他企业上缴的了。

  这还是在工业区依然在扩张的情况下,厂房是没再建设,因为本来一次性就建设了很多,在六十年代花了几千万建设的工业区,是义安城一年上缴的利润,还不能使用才能有这样多。真要是一个城市就能有几千万结余,国内可是有六百多个城区。那欠苏的债务也六十来亿而已,根本不可能要还几年,还是拿粮食和矿石来抵账。

  几千万是一个城区年统计的总收入,这包括下面乡镇,县城收缴上来的。乡镇是没有什么钱的,主要是公粮,但会用金钱的方式计算。县城在上缴的时候,也会截留一部分自身发展使用。

  而到了城区这里,总共几千万还要上缴一部分到省区,剩余的要跟各地方单位发工资。有些下面的地方,要是发展的不好,还要倒从上面财政拿补贴出来救助。

  所以建设一个工业区,根本不是一个城区能支撑的起的。但现在工业区发展起来了,受益最大的就是义安了。拿着工业区上缴的季度款,又大量的购买工业区生产的三轮货车,发展整个城区及下面县区以及乡镇的运输能力。

  然后就是道路修建了,要想富先修路,谁都知道修路让交通便利后的好处。但以前一直没钱呀,现在不一样了,这年头城区里的道路都不咋样,城区外面的先不管,里面的道路得修缮了。

  工业区那边都是整齐的水泥马路,城区的姜书记打算像工业区看齐。但要想改造城市的道路,不是那么简单的,打算大马路先以修缮为主,保持畅通。而一些小过道,坑坑洼洼的街道,直接不修缮了。而是准备扩张然后重新铺设。

  有汽车工业区在,义安注定会成为车辆最多的一个城市,道路不好可不行。

  在街道上,除了能时常看到三轮货车外。‘摸你了’方块车竟然也能偶尔看见了,这是停止对小鬼子扩张销售导致的结果。以‘摸你了’的海外市场火爆,工业区是生产多少小鬼子就能要多少的。

  可现在是打算自己打开市场后,就跟小鬼子摊牌的,怎么可能还会加大出口数量。而需求直接由外到内,生产线扩张了一条加一些额外的配套机器,也可以说是扩张了一条半,产量就提升了不少。

  而这外转内,加上义安这次收上来的城区利润不少,在上面还没对‘摸你了’下手之前。姜书记让地方单位先采购了一批,所以在义安的街头,也能偶尔看见‘摸你了’在街道上行驶。

  用工业区挣的钱上缴的利润,然后又反过来购买工业区的产品。这就是这个年代的商业特色,就像洪城的摩托车厂,跟汽车工业区一样,购买的摩托车花的钱,可能都是人家摩托车厂挣的钱。

  当然了,自行车厂就不一样,这是民用的,不存在地方单位和企业采购。

  所以在这个年头当厂长的,别心里不平衡,要一直牢记你就是一个领高工资的管理者而已。厂不是你的,利润跟你没太多关系。能给职工安排好的福利就是你唯一可以做的。

  看着街道上能出现不少自己工业区生产的产品,说实话也有些自豪的。

  罗成跟茜茜现在虽然是夫妻,但逛马路最多只能靠的近,这在马路上,也不能随便牵手的,人多。有巡查的看见男女牵手,就会上前来询问,哪怕是夫妻,也会说你们这样影响不好,带坏风气。

  哎,这年代的确很纯,但这就像一个围城,后世的人都在怀念这时代的一些纯纯的东西。但真正在这个年代的人,见识到外面的世界后,不会珍惜现在这种生活的。小鬼子那边,有才能的人,一个月就能挣上千美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