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146节(2 / 2)

  而且那边是市场经济,有能力或者肯干的人,的确在收入上会比国内好。但目前香江还没有成为真正国内人认为的天堂,这几年国内旱灾,那边涌入了大量的国内人。

  导致那边也一下承受不住,导致那边很多地方漫山遍野都是木屋。一家八口挤一张床的情况比比皆是,唯一一个好处就是,在那边容易找到活,肯干就饿不死。但现在要说那边一个去就能挣大钱,是不可能的。

  但哪怕是有活干有钱挣,有饭吃,对于国内很多地方来说,就很好了。义安城没有罗成在搞工业区,出口获得物资,招不了那么多工人的话,就算今年也一样很多人吃不饱饭。而就算是现在的义安城,下面的县区和乡镇,除了龙津镇,还不是一样在为吃饭愁。

  粮食是丰收了,但也最多是有粮吃,一样要省着吃。现在这样的产量,在没有灾难之前,农民也没有怎么吃饱过。

  这年头去香江,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那边现在有外资公司四五百家,适合的机会多。而且现在那边也好混过去,因为属于英的殖民地,其实英在那边管理方面并不严格,有钱的话在那边很好办事。

  坏处就是,那边的工业看上去多,但都是轻工产品。罗成要出口的产品都是车辆类的,并且还是想通过那边为跳点,卖到其他国家去,去那边等于跟从零起步没区别。

  茜茜认为罗成是在为祖国的工业在做牺牲,听到罗成现在的局面,虽然不舍得,也支持罗成去香江。她也仇恨小鬼子,觉得自己的丈夫不能跟小鬼子合作。哪怕只是正常的产品上面合作。

  罗成在茜茜的内心形象中又高大上了一回,其实他也根本不想去香江。而是现在工业区扩张的有些大,职工有点多,要是跟小鬼子直接断了合作,能再维持现在福利的话,他肯定选择按照上面说的,产品以后都打上国内生产的标签。你要买就买有标签的,买回小鬼子国去,你再清除标签贴上自己的都可以。

  但在国内,或者国际上,小鬼子要还说是自己生产研发出来的车辆。国内就会直接反驳了,哪怕不要你这年外汇,也不会让你把兔子国的产品说成你们的。

  现在工业区其实还在增加生产线和招工人,只是规模没一开始猛烈。增加的都是面对国内销售的。但国内销售除了钱基本啥都没有,最多卖的好,给你厂一大堆票据,可以买自行车缝纫机之类的。

  罗成想维持职工的各种福利,当然也包含自己的,就只能另谋路子。靠英法目前那点零散出口量,是支持不起来的。除非叉车的产量能提上来,一个月生产个一千辆,卖个几千万。但无法直接冲压成型,把整个省的高级工人弄来敲打车身,都弄不出来。

  要知道国内的红旗车,够响亮牛逼的吧。现在却是年产百辆而已。

  罗成有些郁闷,他其实并不想去香江的。主要是听到那边现在也不咋样,去那边得慢慢铺路子。哪有在家里舒服,天热晚上有空调,身边还有女神级模样的媳妇。遇到心情不顺的时候,那能借传宗接代的口号,放松一下。

  就比如现在,罗成就想再为后代着想一下。

  “别乱来,弟媳她们还睡门外客厅呢。”

  “盖着被子慢点就是了,你不是说想要三个小孩的嘛。”

  “那~~,你努力让我怀上吧。”

  有时候不得不说,这年头的床做的是真神了,老做工手法,没用钉子不说,你在上面摇晃,床还是四平八稳的。一点声音都没有,难怪这年头一张做工好点的床要八块钱。

第298章 必须去香江的原因

  罗成要去香江,在彻底决定后,又联系了一下戴天德那边。那边让罗成先等着,现在那边跟国内不一样,在解放之前,香江是没有实行身份证制度的。

  在四九年之前,国人到香江或者香江到国内,都是可以随意来往的。但解放后,大量国内的人涌入香江,因此在香江就实行了身份登记制度,不过所谓最早的身份证,其实跟国内的介绍信差不多。就是一张纸填写的,没有照片啥的,大概填写个信息,居住什么地方,盖个章就可以了。

  在六零年代之前,去香江,哪怕弄一个假的章印,自己就可以伪造身份证明了。而且根本就查不出来。其实也没怎么严格的查。

  但在六零年六月,香江实行了新的身份证明。算是开始正式有点限制国内的人直接进入香江了。不过依然管控不算很严格,查归查,但人只要去了香江,稍微有人担保或者给点钱,就可以办身份证了。

  只有哪些刚非法过去那边,被抓了又没钱的,才会被遣返回去。而香江那边的同胞也是很热情的,每次有国内人被遣返回去,在装上卡车后,都会有热心的香江市民把一些物资丢上车给那些被遣返回去的人。

  在解放之初,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来香江呢,其实在解放之初,香江并不比国内强什么。只不过大家都知道的,土地要国有化,要实行社会主义化。有些当年资助过解放军的资本者还勉强能受到照顾。

  但解放之前,可不只是有解放军。资本家更喜欢老蒋的部队,因为老蒋可没有喊口号要让所有人跟那些土哈哈一样,全部平等呀。

  所有哪怕香江那时候不咋的,但跑到这边的,很多都是以前的地主和资本者。而香江是英在殖民,英本来就是资本社会。更适合他们生存了。

  而现在香江其实依然不咋得,看上去有很多工厂作坊了。但都是小型的,利润也很低的。GDP现在跟南非和希腊差不多。连委内瑞拉的经济都是香江的三倍。

  可要说香江的经济目前如此差,为什么现在国内还有大量人想过去呢。原因很简单,经济差那是政府经济目前差。现在还没有什么支柱产业。要知道现在香港二三百万人,却有上万个工厂。

  就是因为工厂虽然多,但没有什么大厂,有大厂也都是加工行业。普通人可以摆摊,或者弄点东西在家里加工,甚至在码头上干点苦力活。而大厂里,也是看准鹰酱的市场,生产布匹,成衣,胶鞋,塑胶产品,电子零件和五金制品。

  都是零散的小东西,利润很低,但这利润能直接到劳动者自己手里。有头脑的人,挣点差价,没生意头脑的人,苦干也比在国内强一些。

  当然了,这里现在说的比国内强一些是只跟没工作的农村人比。有工作的话,现在国内的人是比香江这边稳定一些的。但也就是香江这样的情况,几乎全民工业生产化,打下了香江的工业加工基础。

  真正香江起来的时候,是在电子产品出现后,外加一些挣了钱的人,逐渐不满足只是加工。香江这边外贸公司多,有能力的直接谈合作了,最多这边也垫一些本钱。然后逐渐拉开了国内经济,不但成为了海外世界加工港口,甚至还自主研发产品,娱乐行业也是在香江经济高起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罗成要去那边,身份证明国内会有人联系他,排个照片,弄一个指纹。然后在国内等就是了,要是这点能耐都没有,那就小看现在国内的某些人了。

  另外一点,那边的环境有点乱,毕竟就那么大的一个地方,发展还集中在一块了。那边不像国内,什么地方的有人管。那边可以这样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要是以平头百姓的身份过去,就罗成这样的,在码头当苦力都会被人嫌弃。

  而且码头那边拉帮结派的多,就算不是码头,那边也有些有关系的,各种包头。一下没注意惹到了,就是不小的麻烦。

  所有罗成要去的话,还得配上几个保护的人,在那边,以投资者的身份过去比较吃香。在香江那边,也有联络员,到时候罗成过去了,也会主动联系他。

  现在罗成能做的就是等,并且把工业区这边的事情也要先处理好。

  因此,罗成在工业区那边内部召开了一个管理层的会议。没有任何顾忌,直接说了现在工业区的问题,跟小鬼子不能这样深入合作下去了。他要去香江找新的出口出路,而这边的工业区已经规模不小了,暂时扩张国内供需,但要做到一点,别规模做大了,工人的福利却下降了。

  对小鬼子的出口不能再扩张,可以适当加大叉车的生产力度。而国内的话,销售多,只有金钱而已。要是职工在扩张,必须把自己的种植和养殖基地也扩张了。

  现在工业区有两三万职工了,别职工到五万人,反而福利下去了。他们这些当领导干部的,当然会因为规模大,职位权力会变高。但同样的,他们得考虑一点,工业区发展的太快,就连罗成自己都被压着没给对应的级别。其他人资历就够嘛,你一味的最求规模,小心上面派人来摘桃子。

  就跟现在的工业区主任杜永康一样,哪怕工业区职工翻一倍,甚至罗成不到这边当这个区长了。保证他现在的资格连一个副区长都当不上,上面肯定会空降人员过来。

  现在工厂和工业区都是厂长区长责任制,参加会议的人听到罗成的担忧,不少人其实劝说罗成干脆直接放弃跟小鬼子的合作。以现在工业区的状况,利润高的很,最多整个工业区停止招人了。把配套的养殖和种植业搞起来,只要发展一段时间,哪怕其他国家都不出口,在粮食保障上,也是能做到现在这样的。

  除了粮食,现在工业区的蔬菜都是龙津镇的合作社还有种植园提供的。蔬菜都不用去买,而且种植区已经跟农业大学在合作,现在都在大面积搭建大棚,搭建好后,他们说西瓜都能再种一季,能在十月份天气开始凉快的时候还能吃到西瓜。

  而冬天,除了最冷的那一两个月,还能有很多品种蔬菜吃。

  觉得罗成完全没有必要冒那个风险去香江,不就是大米嘛,缓个一两年,只要不再出现旱灾啥的,就都有了。

  对于大家好心的建议罗成还是拒绝了,要是光大米也没啥。关键是小鬼子帮忙购买的各种水果,奶粉,糖果,服装,大豆等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