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134节(1 / 2)

  至于兵子的那份,就算他结婚成家了,但现在大家住一个大院,就等听他罗成的安排。他媳妇怀孕,罗成可没少上心。诗诗以前又是捏肩膀又是捶背才在他那里混到一点糕点,给她的时候那次没让诗诗带点去给秦茹吃。

  系统签到的麦乳精,每天喝一点,现在都在罗兵的房间。所以罗成替他做这样一点主,感觉没有什么,主要这是慰问老兵和烈士家属的,为他们付出一点这样的东西算什么。

  饭后,这萌萌细雨的,主要是实在特别小的那种,都在考虑要不要穿雨衣去上班。要不雨衣带上,不穿,就小跑去上班,穿雨衣走路有些碍事的感觉。

  不过弟媳是不能跑去上班的,有竹伞,古代那种的,这年代其实还有不少。这要是保存下去,以后可能也是古董了。兵子是撑着雨伞跟秦茹去上班的。

  罗成没带雨衣,雨衣给茜茜她们了。这样点雨,跑去厂里就是了,真后面下大了,下班他再找一辆车开回来,根本就不怕下班雨下大。

  衣服的领袖都是茜茜整理了一下的,罗成走在路上,感觉自己是最靓的仔。其实茜茜有武力,也只是不被欺负的底线,但只要不欺负她,有事讲道理,温柔起来其实也很有女人味的。

  来的工厂,罗成今天没有召开会议,就连副厂长杜永康都没召开会议,副厂长得为新生产线的事情做筹备工作,他一来车间,就在各车间下达任务,让车间主任准备随时可能调出一些熟练工人出来,新的生产线一上马,人手就要安排过去。

  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定级考核的事情,年初是学徒升正式工的考核。不是正式工升级考核,升级考核都是在十月份左右才举行。所以有把握觉得能考核上正式工的,各车间统计人员。

  按照道理,是只要不是正式工,都可以参加考核的。但明显没那技术,跑去参加考核,浪费考核人员时间,那人家对你印象就不好了,起码得大差不差的。而且一些当师傅的也会给徒弟把关掂量掂量,觉得水平不行,就让他再熬一年。因为上去考核,人家徒弟要是都过了,你的徒弟过不了,也丢师傅的面子。

  你当徒弟的不听师傅的,觉得能过,当师傅的虽然强制不了你不参加,但要是没过。你这样不听话的,有些技术就不教你了,天天安排你去打杂,那才叫完蛋。

  其实昨天会议后,全厂的人就没有闲着的,明明生产线都没动静,但大家总感觉有人拿着鞭子在监视他们一样,干什么都得快得好,要来不及了,可却又不知道什么来不及。

  厂里经常可以听到,罗厂长回来了,干活赶快一点的话。可有些新来的人就奇怪了,厂长回来了,为什么干活就要赶快一点,他们平时也没偷懒呀。

  后时代,大城市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快,特别是香港那样的地方。罗成在厂里是感觉不到一点快节奏,就单纯想把利润给造完,把汽车厂发展大起来,自己级别提高,周边生活条件提高就好了。根本就没想到不知不觉中,就把汽车厂的人带入到快节奏当中了。

  今天张主任都没来工厂上班,倒不是请假了,而是昨天就跟部门打了招呼,要去地方单位要地,要了地还要去住建局找大量施工队。

  罗成还想找张主任商量直接把初中和中专给整出来呢,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还跟郑雪聊了学校的情况。学生少,那也是相对的,外界又没消息,学校开学的时候,工厂还没三千工人呢。职工小学起码职工家的孩子不收学费,现在又不讲究重点小学什么的。只要是小学,大家不会认为有什么不一样,职工家有合适的小孩都转过来了。

  但二千多职工,偏偏汽车厂有些断层,因为挖有技术的师傅,基本年龄都不小,有小孩也过了小学的年龄。而新招的工人,大部分是年轻的小伙子,就算结婚了,小孩也没有到读小学的年龄。

  因此现在学校就五百多个学生,一个年纪层次的就一两个班。但你再看看以前办公楼改成的托儿所,也就是3~5岁的我,小孩还真不少。这只要缓一两年,都会去职工小学读书了。

  而弄初中,那就又不一样,就像乡镇,能有几所小学,但初中基本就一所。高中就要去县城以上的地方读了,至于大学,现在县城里基本都没有,都是市区才有。

  罗成要弄一个初中,其实就近原则,能在外面招到不少学生的。但很少企业开办初中的就是了,要知道弄学校,学校老师的工资和其他费用都是企业自己承担的。

  教小学的老师,只不过是初级教导员,而教初中的就是中级教导员了。工资高一大截,而且课门也多了,请的老师就多。你初中弄职工学校,还不收学费,一个初中起码当两个小学以上的费用。

  但话说回来,弄了初中再弄中专,就等于是一条龙培养了,中专毕业直接进工厂。至于高中和大学,那就算了,不收费的话完全白给其他人培养人才。就算汽车厂承担的起,也不是该弄的事。

第280章 牵引车

  龙津镇,经济合作社,年后一个月的发展,在汽车厂的投入协助下,已经形成一个有规模的部门。

  “嘿,罗家的媳妇,你怎么这样扒拉菜呢,我可告诉你呀,你们刘家可是我们一个队里的,这菜叶子好好的,你怎么就择了呢。”

  “大叔,这是没办法,我其实也是为你们好,你这叶子老了一点的,不弄掉。拉去城里一斤得少算两厘钱,何况这叶子弄下来,还可以带回去喂猪喂鸡的,切掉一些人都可以吃。但这不是我收的菜呀,是城里的汽车厂。”

  “这~~,行吧,那你扒拉了可别少我们队里的钱。”

  一个带人送菜的小队长,来合作社送菜。现在整个镇里,什么土什么地,适合种什么,都是农业学校的人指点的。这月份,能有收成的菜,自然还是要耐寒一些的。不过这已经三月了,下一次种什么,又回有人专门指导。

  现在在汽车厂的牵头下,安排高茹去农业学校达成指导种植的形式。种一些蔬菜,也不需要专家教授啥的,一些要毕业的学生也是可以的。这样一来,学生还可以到田地里实习,又帮助了龙津镇的菜地规划。

  这山脚下种什么和山坡上种什么,完全效果是不一样的,菜都能种,不同的土地,水分,更能适合种一些什么。

  现在豌豆,芹菜,莴苣,荠菜,菠菜辣椒等等,都可以上市了。不同类型的菜不同的价格,收购价格肯定没城里农贸市场卖的价格高,但对于农村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呀。比如一颗莴苣,别看价格便宜,但它打重呀,一颗就好几斤,能卖几分钱呢。而且莴苣的叶子不收,可以拿去喂鸡鸭猪。甚至有些人一样当菜吃,不过就是口感不行。

  而真正贵的,是山上的春笋和野青枣,这春笋一般也就是春天刚开始的时候,有竹子的地方,一暴就是一片。很多人都会去采摘当菜吃,但农村人对这菜也谈不上喜欢,明明很鲜嫩的春笋,就因为当菜吃的话,不舍得放点油。这不放油炒,新鲜的只是单纯煮一下的话,还会带点麻麻的感觉。

  一般农村人,家里没菜了,才弄点煮了吃。稍微有点菜,这春笋就是切片煮了晾干,这笋干弄一下就不会有麻麻的感觉了。但不用油炒的话,这新鲜的笋是真的弄不出口清爽的口感的。

  但现在汽车厂竟然收的价格比菠菜辣椒啥的还要高不少,三分钱一斤在收,还不用你去切片晒干,就新鲜的春笋,连外面那层毛皮都可以不去掉。三分钱一斤,但不收太老的,别因为这边在三分钱一斤收,你们就想着让地里的竹笋多长几天。

  这春笋口感最好的时节就那么几天,老了就不收了。而且合作社的社长罗文,那是谁的面子都不给,不能要的就是不要,老了的就自己拿回去吃,别想占合作社的便宜。别说替镇里的人着想的话,要知道这是汽车厂收的。汽车厂的厂长可是他罗文的儿子,是同一乡镇的人亲,还是父子亲。

  另外就是山上一些野枣树,结的一些青枣,汽车厂也收,而且比春笋价格还高很的多。这青枣,其实没冬枣甜,特别是南方的枣子说真的没北方的好吃,北方的枣子个头大。但这年头缺水果,有枣子吃就不错了,哪有那么讲究。

  六分钱一斤收,比粗粮价格还高。要知道跟合作社交易的钱款,是可以不用票据,也别把钱领出去,是可以直接买粮食的。只要是在合作社的账目款子,都可以买合作社的粮食,但你领了钱出去,又拿钱拿回来买粮不行。

  就因为有这买粮的条件,哪怕有些菜收的比市场便宜,村民都觉得划算,没为了多挣几分一毛的,起早弄些菜去附近靠近城区的黑市卖。

  但也就是大家都听合作社的,一些农业大学的学生来这边指导,可别看是学生,要知道人家一毕业就是储备干部了,镇里的领导见了大学生也会很客气。所以哪怕是学生,人家让村里人怎么种就怎么种,所以这才三月分,很多蔬菜就可以采摘了,产量还真不错。当然也有些指导失误的,可能有些事情没考虑周全,但最多也就是产量不行而已,还没出现绝收的情况。

  菜很多,毕竟龙津镇是两个镇合一起的,而今年,还有一个镇想合过来。都是相邻的镇,就一个水库之隔。面积是不小,但人口其实不多,没什么平整的地方,到处是小山什么的,如果不是饥荒,比以前的龙阳镇还穷。

  但这几年饥荒,其实山多的地方,还真比田地多的地方好,反正都没收成。人家多少还可以在山里找点东西,就算是树皮也要比别人多呀。

  送菜的卡车,一天来回可以跑两趟,到今天其实也没送多少天,也就是现在春天算是来了,菜的收成越来越多。

  而合作社忙起来,还真人手不够。镇里其实又有很多人想来合作社上班。可合作社的性质是汽车厂与镇里合作,汽车厂招的人归汽车厂负责,合作社要在当地招人,不是不可以,但合作社招人,就是属于镇里招人,工资的钱就得镇里出。

  当然也不是说需要镇里额外出钱去招人,而是合作社挣的一些利润,本来就要上缴一部分给镇里财务的。

  就比如大家种的菜,有些村民在家门口种点菜算个人的。但小队长组织种的菜,土地和菜都是集体的,这卖了钱,的确会按照工分来分给大家。可这钱得上缴一部分后才能分。上缴的这一部分,其实就是给镇里的。

  罗文也跟镇里人说了,合作社的确需要人,他作为镇里的居民,也希望镇里安排人过来。最主要的,也是避嫌,别合作社里的人,不是城里调过来的,就是罗家的一些亲戚。

  而就为了合作社需要招人的事情,镇里公社还特意开了一个会。这要是安排人进去,看上去工资是合作社付,但其实还是镇里的上缴款出的。而镇里不派人去,其实是可以占汽车厂便宜的,因为真缺人手了,合作社的人事工作人员,就会向义安汽车厂的人事部打招呼派人过来。

  所以,镇里少安排一个人去,一个月就可以省几十块工资。现在在合作社领镇里工资的,其实就三人,罗文算一个,还有一个财务会计和一个出纳。哪怕汽车厂也派会计和出纳了。但这方面的事情,镇里还是觉的有两个自己人监管要好点。

  但现在有人说,队里一百斤的东西拿去合作社,合作社就只算了八十斤。一下就贪了多少,这光有个算账的有什么用。得加人,方方面面得牵制才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