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123节(1 / 2)

  并且,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要去拜年了。而罗文是罗家这边的老大,奶奶还跟着在这边住,明天会有很多亲戚来这边拜年。其他人罗成管不了,奶奶这边,罗成为她早就准备好了很多零钱,都是纸币,有分币和角币,一块一张的也给了些。

  奶奶看到一块的,都感觉是开玩笑呢,这两年大家都没钱,农村乡镇现在拜年都不给压岁钱了。这就算生活好了点,给小孩一两毛就可以了,哪还有给一块的。

  而罗成说,小孩给小的,他们明天也要给你拜年,不过罗成他们年龄多大,都是你孙子,亲孙子得给一块。

  奶奶一听罗成这样说,笑嘻嘻的把钱收了起来,并且笑着说,奶奶是没钱,有钱的话都留给我大孙子。

第264章 过完年了

  这大年初一主要是拜年,年龄小的,父母领着去,年龄大的,自己去拜年就行。

  过年,很多地方有很多地方的习俗,但以前的大户人家喜欢讲究。真正过年,对于小孩来说,拜年是其次,领压岁钱才是最开心的。

  而初二,就是回娘家了,兵子要跟她媳妇回秦岭娘家。这也就是罗成家还没有出嫁的女儿,否则还要招待女婿。因为不需要招待人,父母直接去了大舅家那边。

  这初三,大家都消停一天,也不知道是啥讲究。

  初四,才开始真正的做客,后世很多婚宴啥的,也都是从初四开始安排的。但这年头,说实话,真正过年也就是初一初二,初一给亲戚们拜个年,喝碗糖水就回来了。自己在家吃顿好的,初二外嫁的女儿回来,娘家人招待一顿好的。

  就这,这年头大部分人都没啥招待的。更别说初四开始邀请亲戚吃饭了,在后世,基本是今天吃这家明天吃那家,有时候还要两头吃,都吃不过来。而吃完饭基本就是打牌的打牌,有其他活动的人吃完就走人。

  说热闹,后世过年也热闹,但却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氛围。或许是大鱼大肉吃习惯了,这过年吃饭成了应酬而不是期待了。

  像八零年代的人,小孩吃饭还是很期待的,有一种啤酒玻璃瓶装的饮料,五毛钱一瓶。过年去吃饭,小孩必须分一瓶。大人吃罐头喝酒啥的,就算是八九十年代,过年对于能吃好的,大家都其实挺期待的。

  而那时候的小孩,压岁钱也多了些,男孩子的压岁钱基本都送给了游戏厅。

  但现在是六十年代,又是饥荒这几年,别说过年办席了,结婚都不一定办。因此,也就罗成家请客吃饭,那些姑姑和叔叔,舅舅小姨的,罗成他们是不用想去他们家吃饭了。初一的时候都去拜年了的,这也就算礼数到位了。

  今天最开心的就是到罗成家,给罗成奶奶拜年的小孩了,有压岁钱。罗成这辈的都有,曾孙这辈的小孩子,得喊罗成的奶奶叫太奶奶。小孩嘛,磕个头喊句太奶奶,母亲那边的,都给个几分钱。而罗家这边的,奶奶也一样分人,爷爷去的早,但爷爷也就罗文的父亲这边,罗家兄弟还是有不少的,这来拜年,奶奶见男孩,起码是给一毛的,女孩就几分钱。

  而大叔的大儿子生的小孩,属于亲孙子,直接给五毛了。就算是孙女,也给一毛了。罗成和堂兄弟姐妹给奶奶拜年,除了罗成和兵子领了一块钱,其他人都是几毛的。

  但不管多少,在这灾荒年,罗家亲戚也就在罗成的奶奶这边今年领过压岁钱了。小孩子哪怕有个几分一毛的也开心。镇里的供销社,散装爆竹起码有人关顾了。

  这初四,是罗成家招待父亲这边亲戚,办个三桌饭。初五招待母亲那边的亲戚,也三桌。桌子还是问大叔二叔家借的。

  客人到齐,差不多要吃饭的时候,还打上一卦爆竹。一是喜庆,二是按照传统说法,年兽贪吃,你不上供就自己吃,就偷在场的小孩吃。得点爆竹赶跑来。

  而这爆竹一大,不光是罗成家喊来的亲戚小孩,邻居家的小孩听到声音,都跑过来寻找没打响的爆竹,留着自己玩。

  本以为,今年这个年就算过的这里了。没有想到,大叔二儿子罗强的事情还是成了。毕竟罗强有工作的话,在镇里就算了不得了。刘家那边还是答应了,但人家姑娘不能白娶,你们罗家人不是牛嘛,侄子都是城里的厂长。要求你摆几桌席面,给他们闺女定套衣服,一个梳妆台,嫁过去总可以吧。

  人家刘家可没要一分彩礼,而刘家也是龙津镇的,人家嫁一个女儿,只图个风格和面子。主要是人家女儿长的不差,这点要求不过分吧。

  而大叔家,想着两儿子明年都有工作了,内心也有底气。这话说的就跟你刘家人要面子,罗家人就不要似的。办,必须办席。

  当然了,大叔家的粮食其实还是父亲罗文救济的。不救济,虽然上工的时候,罗文是安排了他们去钉钉子,但最多让大叔家吃上粗粮。多少还是得救济点。而刘家那边提的要求,其实大叔一个都办不到。

  这不但要借粮借菜办席,衣服还要问罗成借布票。至于梳妆台,答应年后找镇里的木工定制一个。毕竟这一谈好就立刻结婚的,没时间筹备呀。

  布票算是罗成送的,但买布还要钱,是大叔问父亲借的。婚事定在初六,刘家那边是初四答应的,太仓促了,但婚事讲究好事成双,要么初六,要么初八。可初八汽车厂就开工了。罗成他们其实初七下午就得开车去义安。

  初六那天,罗成干脆开着汽车去接亲,刘家人不是要面子嘛。这面子足够了吧,见到刘家姑娘后,罗成失望了,还以为有多漂亮呢。大叔和大婶都说不错,罗强还念念不忘。罗成是感觉很一般,扎个麻花辫,地道的农村土妞。

  个头和身材都比堂弟罗强看上去壮实,这生养方面或许的确比那些皮包骨的姑娘要强。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堂弟看中的,人家就喜欢壮实的也不好多说呀。

  堂弟结完婚,当天晚上就入洞房了。罗成也感慨,跟自己弟弟兵子一样,又是一对还没恋爱就先结婚同房的人。

  这年代到底属于开放还是封闭呀,说封闭嘛,想兵子和强子这样的相亲婚姻,在这年头是主流,自由恋爱才是稀少的。这总共没见几次面,可能手都没牵,就能住一起嗨皮了,这能叫封闭思想?

  而城里就要好多了,也有快的,但还是有不少介绍对象后,会处一处。虽然也是很快就会定下来,但起码偶尔能在婚前浪漫一下。

  罗成感觉自己的对象戴茜茜好像也是既保守又看的很开的人,因为和他处对象后,罗成其实什么都没提。戴茜茜那边好像就主动把后面的流程给安排了,也就是说,罗成啥都不用想,按照那边走,他肯定要不了多久就能跟戴茜茜睡一起了。

  这期间,罗成也不用想着跟后世那样,去约会呀,去浪漫,去讨好。而初八,罗成去汽车厂跟其他人打个招呼,生产流程能动的先动,然后请个假就要去SH找戴茜茜了。

  像赵主任军工厂车间的,姜组长他们,还有叉车厂今年要来报道的人。都没有这样快过来,不少活也是干不了的,所以这刚过完年,大家也都缓一缓,慢慢重新适应工作上的节奏。

  初七,大家都坐在商务车上,开始前往义安城的家了。车上,大家都挺开心的,唯独郑雪,因为她知道过几天罗成就要去找他的对象了,而她自己,以后真的要跟罗成保持距离了。

  缘不知何起,总教人肝肠断。望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郑雪总想吟诗一首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怀,来恨苍天的捉弄。想自己身为女儿身,三岁识字,五岁~~~。

  好吧,才女的文青病又犯了而已,又在内心塑造自己苦命的形象了。

  对于罗成来说,只要郑雪别自我PUA的没他活不下去,就算了解她的想法,也不会去招惹她。文青嘛,多愁善感很正常,为情殉情都有可能的,所以不是真心的那种,千万别招惹这样性格的女人。因为她们其实内心并不是你想的那么脆弱,其实是属于会自我安慰的人,比如郑雪把跟罗成没走在一起的事情怪老天,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表现。是老天的错,而不是她和罗成的错。

  甚至她知道罗成有对象后,第一想法是想到自己爷爷也是有小媳妇的。马上就会把自己代入另外一个角色。

  可以这样说,哪怕罗成跟她在一起了,以后出现不忠的情况。郑雪还是会自我找理由安慰自己,依然还是不会分开。

  但你千万别以为这样的性格就好了,每个人都是有极限的,当你以为她啥都会忍让的时候,很容易不断挑战她的底线,而当达到临界值,内心真正崩塌的时候。这样的女人一旦黑化起来,你求饶的机会的都没有。

  所以遇到郑雪这样的,不是真心的千万别招惹,一但黑化,笑嘻嘻的熬一锅汤,大家喝了全玩完。

  回到院子房,天色还没彻底暗下来,该打扫的打扫,该收拾的收拾。而这大院门没开一会,不少知道罗成回来的邻居们,都来跟罗成拜年了。虽然年都快过去了,但按照习俗,其实没过元宵,都算新年内,这罗成明天去厂里,也得跟很多人互道新年好。

  晚上简单弄了个面条,吃过了,罗成就送高茹回职工宿舍了。而大年初七,其实汽车厂的厨房人员已经开始上班了,要清洗灶具,准备好明天的工厂的食材。

  而罗成不知道的是,就因为过年安保处和救护车门诊要值班,这些天呀,几个护士和安保处的人勾搭上了~~,这年头不能说勾搭,应该说处上对象了,毕竟处对象就是奔结婚去的。

  这过年的,安保处巡逻,没少往职工门诊跑。门诊是新建好的,建设在工厂外旁边不远,就只有一层的砖瓦房,但用于开门诊是足够了。毕竟门诊不需要病房,最多就是打针开药看病。

  而建设在外面,其实就是也对外看病的。只不过汽车厂的职工看病不花钱,买药有报销比例,不是汽车厂的,就要正常花钱看病了。

返回